从“安吉”游戏到“安化”游戏——县域幼儿园自主游戏推广与实践探索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陈小宜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教育局 4135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安吉”游戏是幼儿园“低成本,高质量”的自主游戏实践与探索,县域学前教育改革的样本。教育部关于安吉游戏推广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幼儿教学游戏化的进程。2021年,安化县被确定为湖南省“幼小衔接”和“游戏活动”两项试点实验区。安化县教育局抓住这一契机,强化学前教育管理,因地制宜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县域推广路径。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坚持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学习借鉴“安吉游戏精神,以内涵提质为导向,以多维研训为抓手,以集团办园为策略,创新游戏环境,丰富游戏材料,开发游戏课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游戏样态。

安化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是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23个乡镇2024年初,全县共有151个幼儿园和幼教点,其中公办园70所,民办园31所,幼教点50个。全县每个乡镇都有一所优质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普惠性覆盖率达92.43%。公办引领,区域联动,已全面去除“小学化”现象,真正做到了游戏活动实践与研究全员参与,本土自主游戏多样化常态化开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实现了从“安吉”游戏到“安化”游戏的成功蜕变

一、顶层构建全力推进游戏试点

2021年春,湖南省第八届学前教育论坛新晃县召开。借此机会,安化县学前教育管理团队对新晃县幼儿园的自主游戏进行了考察学习,确定了安化学前教育因地制宜、主动创新的管理模式。要求各幼儿园把《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游戏学习与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必读书目进行学习研讨,深入了解安吉游戏精神,更新教育理念,为县域自主游戏的推广拉开了序幕。

(一)更新理念,明确思路

为了推进“两项试点”工作,安化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域游戏活动实施方案,从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双向发力。2021年5月,县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全县各乡镇中心校分管校长和幼儿园长关于“推进幼儿园游戏活动和幼小衔接”集中研讨会,进行专题学习和研讨,确定了“行政推动、融合推动、科研推动”的县域推广路径,强力推进幼儿园自主游戏。研讨会从游戏环境、材料、时间等方面,解读了安吉游戏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对县域试点推广安吉游戏的整体思路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示范引领、区域联动、帮扶发展”的实施策略。

(二)强化管理,分步推进

针对县域学前教育现状和地域特点,安化县确立了教育局局长主管、业务副局长分管,学前教育股主导,乡镇中心学校主抓的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在幼小衔接的大背景下,安化学前教育通过“创建一体”“批管一体”“城乡一体”“研训一体”的方式整体推进自主游戏,采用由点到面分步实施:第一步,省级试点园先行,为县域自主游戏实践探索方向;第二步,乡镇中心园全部开始试点着重游戏观察与分享全面提升游戏价值;第三步,所有幼儿园参与实践。幼教点师资力量薄弱,点园结合的方式参与研究。

(三)创优评先,激活游戏

    近几年来,安化县教育局强化管理督查,把学前教育纳入年度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了“学前教育股--研训区域--乡镇中心校--幼儿园”的四级管理和评价机制,建立了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生均拨款、奖补、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在公办园督查和民办园年检中,把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作为保育保教质量评价的重点考查项目。通过“拨、捐、奖”的方式争取项目资金,鼓励先进作为,促进各乡镇保教质量的均衡发展教学质量优秀、教研成果丰富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区域主题研训扎实、集团办园有突出业绩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倾斜奖励项目资金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校长、园长和老师们参与学前教育改革的热情,激活自主游戏的力量源泉。

二、整合资源,全面优化实施策略

对山区学前教育而言,自主游戏是一个需要全方位探索的课题。2013年以来,安化县学前教育以《3-6岁儿童学习与成长指南》为指针,探索科学合理的一日活动。幼儿园室内游戏主要是区域游戏和表演游戏,户外游戏主要是体能游戏和规则游戏。因为有一部分幼儿园是校中园,教学理念相对固化,农村幼儿园百分之九十是临聘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对于自主游戏实践与研究不知从何下手,必需整合教学资源,改善教育环境,优化实施路径,才能提高游戏试点的实效性。

(一)让校长和家长成为游戏活动的同盟军

试点之初,安化学前教育工作大会邀请了相关单位的领导和机关部分股室负责人参加,并让校长和园长一起外出考察学习,助推教育改革。有校长的支持,城区“校中园”率先实现“四独立”,成为游戏试点的“排头兵”。安化先后有67个幼儿园园长成为独立法人,提高了园长的执行力,落实了教师的主体责任。各幼儿园拓展了家园共育的内容,让家长们体验游戏,发现游戏的价值,成为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同盟军”。游戏试点采用园长负责制,进行自主游戏专题培训,制定园所游戏活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打造自主游戏环境,细化各部门工作流程,落实教师的主体责任。家长们参与到游戏中来,一起改造幼儿园游戏环境,进行自制玩具的制作,给幼儿园种植和养殖进行指导,帮助收集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如竹子、木头、石块以及各种废旧生活用具。这样,减轻了幼儿园经费的压力,初步解决了自主游戏“玩什么”的问题。

(二)让试点和帮扶成为游戏活动的催化剂

安化县游戏活动省级试点园一共有5所,县城区有3所,乡镇中心园2所。为了促进游戏试点,县教育局学前教育股分年度制定了研训实施方案,成立了县级志愿者团队。以学前教育教研员为主导,组织线上交流研讨,带领团队到试点园现场办公,细化工作要求和实施步骤,提出整改建议。2022年初,安化县教育局学前教育得到了湖南省教科院周丛笑老师的大力支持,她所带领的志愿者团队对安化县城乡的8所幼儿园进行了“一对一”的精准帮扶,为自主游戏“怎么玩”指明了方向。2022年4月,安化县成功承办了湖南省第九届学前教育论坛,城乡9个幼儿园进行了游戏活动现场展示;2023年11月,安化县举行了第六届学前教育发展论坛,梅城镇幼教集团进行了全开放游戏活动展示和交流。成功的试点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县域游戏活动的深入开展。

让共同体建设成为游戏活动的突破口

为了解决乡村幼儿园试点困难的问题,安化县教育局强化学前教育共同体建设,提高游戏实践的内驱力。两年来,各乡镇中心学校采取优势互补、全面均衡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自主游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集中各乡镇财力资源,重点打造中心幼儿园游戏环境。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很多乡镇中心幼儿园环境融入了本土旅游资源和文化元素。游戏材料也更自然化、本土化、生活化,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幼儿园真正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二是调动各乡镇社会资源,把游戏试点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了教师招聘制度,建立了教师集中研训制度和教师轮岗制度,优化师资队伍。把优秀教师派到乡村幼儿园和幼教点担任园长或支教,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这样既解决了幼教点招不到教师的难题,又盘活了游戏活动资源,丰富了游戏课程,缩小了城乡差距县域大的乡镇一般成立了幼教集团,采用“一对一”点园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其余乡镇以中心园为龙头,组织自主游戏主题研讨和园际交流,扎实开展本土化的自主游戏实践

三、科研引领,全速提升教育内涵

县域学前教育的改革,和所有的改革一样,是先做起来,再沉下来思考。对自主游戏而言,放手是理念的转变。为了丰富游戏课程,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游戏价值,安化学前教育以科研为引领,努力促进游戏活动的不断深入。2021年-2023年,围绕“两项试点”工作的开展,安化县学前教育有5个省级课题、9个市级课题立项,还有很多幼儿园以微型课题的方式进行研究。县教育局每年都举行了游戏活动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直面问题与困难,改进措施与方法。2023年的安化县游戏活动中期推进会上,提出了“每周一次观察分享、每月一次主题研训、每期一次案例分析、每年一次经验交流”的要求,通过“多维研训”的方式,落实主题教研提升教育内涵

以赛促研营造创意空间

幼儿园环境是隐性的教育课程。游戏试点以来,安化县学前教育强调因地制宜改造游戏环境,创设自然生态的游戏环境,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可创作的空间,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采用以赛促研,激发创新。县局每年都组织自主游戏系列成果评选,召开游戏活动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先后举行了幼儿园园长专业能力大赛和教学能手比赛,把自主游戏观察与分析作为比赛内容,培养教师的观察与反思能力,组织了两次幼儿园环境创设比赛和自制玩教具比赛,鼓励各幼儿园大胆实践。各区域组织现场初评,复赛以简报的方式进行评选。通过区域教研和层层评选,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幼儿园。乡村幼儿园大多户外面积比较充足,但立体改造难度大,主要利用自然资源进行丰富或拓展,如玩沙、玩水、爬杆、搭建、种植、野炊等,倡导野趣游戏、民间游戏和生活体验游戏。很多乡村幼儿园就像一个小农庄,养鸡鸭、打擂茶、磨豆浆、做粑粑......充满了野趣和乡土气息。   

(二)以生为本,凸显课程文化

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一定要真实、生动、实践性强。安化县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开发以幼儿园园本教研为切入点,立足于儿童的生存发展,遴选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社会经验和生活实践的主题,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会发展,培养幼儿独立精神和良好习惯。安化自主游戏主要体现了趣味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一是返璞归真,倡导自然生态的野趣游戏,如玩沙玩水抓泥鳅搭灶台钻山洞,充分释放幼儿的天性,让幼儿感受童真的快乐;二是重视生活体验,将生活实践游戏与劳动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如做饭炒菜包饺子打擂茶过家家,以及各种手工活动和动植物的管理和养护等,通过亲身参与生活体验游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习惯;三是将本土文化引入园本课程的开发,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自主游戏课程。这些游戏课程围绕当地的民俗文化、名胜古迹、民间传说等主题进行设计,例如安化的茶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商贸文化、社区文化、农耕文化以及民间游戏等,注重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三)以研兴教,促进师幼成长

游戏是儿童期最纯净也最具灵性的活动。在自主游戏中,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教师的爱心和智慧去读懂,发现,鼓励和成全。两年来,安化学前教育团队聚焦游戏过程,在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游戏价值。首先,以游戏观察为切入点,要求教师追随儿童,了解不同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运用定点观察和持续观察等方式,进行多种方式的观察记录,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生长点,进行材料调整和支持策略,并以游戏故事和案例的方式,提升教师的观察支持能力;其次是重视幼儿游戏过程的交流与分享,优化师幼互动。抓住幼儿的兴奋点和疑惑点,认真倾听。引导幼儿进行回忆分享,激活幼儿的多种生活经验,让师幼互动有个性有情境有期待,促进游戏的进一步发展。

安化学前教育通过“多维研训”的方式,深入主题教研,促进教师成长。2021年-2023年,安化学前教育有5个省级课题、9个市级课题立项2022年,在湖南省幼儿园教学能手比赛中,安化选手获得省一等奖,被授予幼儿园“教学能手”的称号;2023年,在湖南省幼儿园园长专业能力大赛中,安化选手获得了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级的成绩。在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改革案例评选中,安化《县域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被评为优秀案例。两年来,全县3个游戏案例获得省级一等奖,有6个游戏案例发表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

2024年,安化学前教育将聚焦薄弱的民办园和幼教点,打通县域自主游戏实践研究的最后一公里,优化实施策略,实现自主游戏多样化常态化开展。在游戏实践过程中,遵照《3-6岁儿童学习与成长指南》精神,对标幼儿园入学准备,努力提升幼儿的核心素养,助力幼小衔接。改革的路上,安化学前教育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幼小衔接背景下县域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推广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3BJC052)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