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的维护及管理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白全红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乌海广播发射中心台

摘要

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能够凸显出传输质量稳定、传输频段宽的特点。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得到广泛运用。在发展的历程当中,由模拟制式转变为数字制式,在传输容量、范围、质量等方面会得到显著提高。不过,因天馈线系统较为复杂,导致对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带来挑战。要想确保天馈线系统的使用更加安全,发挥出自身价值,相关人员也就需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以此保证广播电视质量,避免存在广播电视停播的情况。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深层次探究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的维护要点以及管理要点,旨在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使得台站与设备能够保持更加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广播电视传输质量,使得传输的覆盖范围更加稳定,对人们的音视频信息获取需求加以满足。


关键词

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维护要点;管理要点

正文


通常情况下,天馈线系统设备会安置于高山天塔之上。大部分设备直接暴露于无遮挡的自然环境中,不仅面临着严酷的气候考验,也导致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复杂性与困难性的增加。为确保广播电视信号的高品质传输,同时保障维护人员的安全,会对维护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高标准要求,确保其能够规划天馈线系统维护的每一环节,通过周密的计划和详尽的部署,使得维护人员能够有序、定期地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旨在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任何潜在问题,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如此,不但能够提升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也会对维护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一、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广播电视发射与接收设备的体系中,天馈线系统占据重要地位。该系统主要由发射天线、分馈线以及多工器等核心组件构成,其核心功能在于利用微波接力通信技术,将待传输的信号有效调制在微波基带信号上,形成无线电波,进而在自由空间中实现信号的广泛传播。这一技术过程能够实现图像成像的信号传输,确保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高效传输[1]。具体来分析,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的一部分,主要功能就是对无线电波进行辐射以及接收。在实际进行发射的过程当中,主要会将高频电流转换为电磁波,以此向空间进行辐射。而在接收时,则会将一定方向的电磁波进行接收,并且转化为高频电流。而对馈线系统来说,主要就是将广播电视要发射的高频信号馈送给天线,或者由天线对高频信号进行接收,以此馈送给接收设备。其中,天线属于对射频信号进行输出的通道。传输系统的工作性能,主要取决于天线系统的性能。对天线性能带来影响的主要参数包括方向性系数、输入阻抗、宽带等。馈线系统也具有馈电设备之称,是从发射设备输出到发射天线之间的设备,其主要作用就是将发射设备所输出的能量,馈送到天线振子上。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天馈线系统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到信号的覆盖范围、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二、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的维护要点

(一)机房内部维护

在对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进行维护的过程当中,机房内部维护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发射机作业状况进行检测。相关工作人员会注重利用仪器仪表以及相关设备,检测整个发射系统的驻波比。通过基于驻波比,对天馈线是否正常运行进行鉴定。因正常频率范围内,驻波比会实现健康运行。为此,相关人员就可以通过将检测出的驻波比与标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天馈线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若驻波比异常升高,则可能表明天馈线系统存在问题,如馈线断裂、天线损坏或接头松动等,此时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查和修复。若馈线断裂,则需要迅速定位断裂位置,进行修复或更换。针对天线损坏的情况,需根据损坏程度进行修复或替换,确保天线能够正常接收和发射信号。而接头松动的问题则相对简单,只需重新紧固即可。在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确保操作规范,避免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害。简言之,若驻波比存在相应的异常,工作人员会选择及时查清影响因素,迅速消除安全隐患,以防止存在相应的事故。

(二)做好充气工作

在实际对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进行维护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对电缆的充气工作。究其原因,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电缆内部可能会因为电流的流动而产生热量,进而导致温度升高。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对电缆的性能造成损害,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通过定期为电缆充气,可以有效排出电缆内部的热量,使得电缆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并且,充气也可以使电缆内部的潮气凝结。在高山等潮湿环境中,电缆内部很容易积聚潮气,潮气可能会腐蚀电缆内部的金属部件,导致信号传输中断或质量下降。通过充气,可以将电缆内部的潮气排出,防止潮气对电缆造成损害[3]。在此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入干燥的空气,防止天馈线系统受潮而产生电功率降低的情况。为确保充气工作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应定期对电缆进行充气,并记录充气量和充气时间,以便日后对电缆性能进行评估。同时,工作人员还需注意对充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在需要时能够正常工作。如此,也就能够确保天馈线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为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提供有力保障。

(三)重视定期维护

要想更好地对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进行维护,就需要做好定期的维护工作。在此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应对月、季以及年维护标准加以重视,确保天馈线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月维护作为天馈线系统维护的基础,要求工作人员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上塔检查和维护。检查的内容应涵盖主馈线方向上的所有固定点,确保变阻器、分馈线接点、反射板结构等部件的固定情况良好。若发现腐蚀严重或损坏的固定器件和螺栓等部件,应及时进行更换,防止因部件损坏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还需检查相关部件是否出现破损、进水、绝缘材料老化、发热等异常情况,查看电缆的悬空距离和接头受力情况,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季维护要求工作人员在雨季对天馈线系统的绝缘度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绝缘值处于正常范围,防止系统因进水而受损。同时,每6个月对系统进行1~2次电压驻波比测试,以检测天馈线系统是否存在损坏情况[4]。通过季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中的潜在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年维护一般与场强测试和电压驻波比测试同时进行。在年维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对每个测场强的测试点进行固定和记录,以便对系统性能进行长期跟踪和分析,为天馈线系统后续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数据记录

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的维护较为复杂,为确保维护工作的系统性和可追溯性,相关人员就需要加强数据记录。在每次维护工作中,无论是机房内部维护、充气工作还是定期维护,都需要详细记录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维护人员、发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等信息。这些记录不仅可以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还有助于分析天馈线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变化,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具体来说,机房内部维护的数据记录应包含驻波比的检测值、标准值对比结果、发现的问题以及修复措施等;充气工作的数据记录应包含充气时间、充气量、电缆温度变化情况以及电缆内部潮气排出情况等;定期维护的数据记录应包含每月、每季、每年的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发现的问题以及修复措施等。此外,为更好地对天馈线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预测,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维护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驻波比、绝缘度等关键指标进行趋势分析,预测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还可以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天馈线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确保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5]。如此,便可以更加科学、系统地维护天馈线系统,保证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以及稳定性。

三、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的管理要点

(一)铁塔亮化工程管理

在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中,电缆会常年暴露在外,特别容易发生短路以及老化的情况,进而对天馈线系统带来影响,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为此,在实际开展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应对铁塔亮化工程的电源部门提高重视程度,确保责任能够落实到个人,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实际对铁塔亮化工程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铁塔亮化工程的电气设备、电缆及接头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特别注意检查电缆的绝缘性能,防止因绝缘老化导致的短路事故。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防止问题扩大化。针对老化的电缆和电气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确保铁塔亮化工程的正常运行。并且,还需要加强铁塔亮化工程的安全管理,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因人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6]。此外,也需要注重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如果发生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进而提升管理质量,确保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正常运行。

(二)系统维护安全管理

在对天馈线系统的维护进行安全管理时,应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在高空作业中,需要确保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且至少两人一同进行作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互相协助。每位高空作业人员都应确保自己睡眠充足,精神状态良好,且登高作业前8小时内不得饮酒,以免因疲劳或酒精影响导致意外发生。工作人员如果在作业前有任何身体不适或思想负担过重的情况,应立即向负责人反映,并暂停高空作业,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管理人员则应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是在雷、雨、闪电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应坚决停止高空作业,防止因天气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在高空作业现场,应明确划定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严格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针对经常进行高空作业的工人,应为其配备专业的工具袋,并确保所有小型工具都妥善放置在工具袋内,防止因工具散落导致的意外事故。登高作业前,工作人员应对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进行仔细检查,如安全帽、安全带等,确保用具符合安全要求,没有损坏或缺陷。在铁塔高空作业时,工作人员应找到合适的位置挂好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牢固可靠。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丢弃或抛掷物品,以免对下方人员或设备造成损害。如果需要传递物品,应使用绳索、吊篮等安全可靠的传送方式。

通过加强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可以确保天馈线系统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系统技术档案管理

对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来说,内部参数比较多,参数设置状况与运行操作效果具有紧密联系。为此,相关人员应做好对天馈线系统的技术档案管理,以便准确记录、保存和整理这些参数信息,为日后的系统维护、升级以及故障排查提供有力支持。天馈线系统的技术档案应包含系统各个部分的详细信息,包括主馈线、分馈线等关键部件的规格、长度、安装位置等;振子的具体参数,包括型号、材料、生产日期等;天线的安装记录,包括安装过程、参与人员等[7]。为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建议将档案材料制成电子版本,并进行定期备份。电子版本的档案材料应方便检索和查阅,同时设置适当的访问权限,确保信息的安全。而随着天馈线系统的运行和升级,相关参数和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也需要积极鼓励相关部门和人员充分利用技术档案,共享档案资源,提高系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天馈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在维护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还需要对铁塔亮化工程、高空作业以及技术档案进行细致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传输,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闫信增.中波发射台天馈线系统的维护与管理[J].电声技术,2023,47(08):79-83.

[2]袁林云.浅议大功率短波发射台天馈线系统维护与改进[J].科技经济市场,2023,(05):30-32.

[3]卢诗.调频广播天馈系统及多工器改造实践[J].广播电视信息,2022,29(12):76-79.

[4]高东升.中波发射台天馈线系统的分析[J].数字传媒研究,2022,39(11):51-53.

[5]侯莉.小功率短波发射台天馈线系统间干扰分析研究[J].长江信息通信,2022,35(10):232-234.

[6]李欣鹏.论中波广播天馈线系统的维护与管理[J].数字传媒研究,2022,39(10):64-66.

[7]李明柯.四川广播电视塔天馈线温度监测系统[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9):230-232+2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