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唐强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健康需求也随之迅速增加,老年人群体的健康问题复杂多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8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至少一种慢性病,这些健康问题不仅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还需要专业的健康管理和康复服务,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解决养老护理人才短缺问题,还能推动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而如何推动这一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制度支持是目前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护理;医养结合;人才培养

正文


引言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健康老龄化是通过积极的健康管理和干预,延长老年人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慢性病和残疾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老龄化不仅涉及身体健康,还要全面覆盖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而这离不开高素质的养老护理人才,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因而,本次的实验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现状、社会需求和高职院校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1.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护理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现状调查

1.1 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现状调查

1.1.1 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结合科学设计的问卷和抽样调查研究,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机构中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人员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问卷调查覆盖了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在线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详实的数据。

1.1.2 老年护理人才数量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到2021年底,全国持有养老护理员证书的人员仅有约50万人,而实际需求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多数养老机构和社区护理服务中心都存在护理人员短缺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护理人员数量更为匮乏。

1.1.3 老年护理人才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在职业素质方面,现有的老年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专业化水平不高。许多护理人员仅接受过短期培训,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调查显示,仅有30%的护理人员拥有中等职业教育或以上学历,大多数护理人员的培训时间不足三个月。护理人员普遍缺乏应对复杂护理需求的能力,尤其是在应对老年慢性病管理和心理护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1.2 社会对老年护理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1.2.1 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通过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机构、卫生行政和民政部门的抽样问卷调查、现况研究与深度访谈,收集家庭和社会不同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情况。问卷调查覆盖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医疗和养老服务机构,并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取详细的需求分析数据。

1.2.2 不同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

不同类型的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有着多样化的需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需求具备专业护理技能和医学背景的护理人员,能够处理老年患者的急慢性疾病,并提供专业的康复和健康管理服务。养老机构则更侧重于日常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需求能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护理人员。

1.2.3 家庭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

随着家庭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普及,家庭成员难以承担全面的老年护理任务,导致对专业护理人员的需求大幅增加。家庭普遍希望护理人员不仅能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还能提供健康监测、慢性病管理和心理疏导等服务。调查显示,超过70%的家庭愿意支付更高费用以获得更专业的护理服务。

1.3 高职院校培养老年护理人才的情况调查分析

1.3.1 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通过对医学院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目前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情况、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调查覆盖了全国主要的高职院校,重点分析老年护理专业的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和实习实践情况。

1.3.2 老年护理课程设置现状

高职院校的老年护理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多数院校开设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基础护理、护理学概论和老年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方面,而在实际操作技能和实习实践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少调查显示,仅有50%的高职院校在课程中安排了系统的实习实践环节,学生缺乏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技能的机会。

1.3.3 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的差距

高职院校培养的老年护理人才与实际需求存在明显差距。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基础护理和简单生活照料,而忽视了对老年慢性病管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养。许多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难以胜任复杂的护理工作,缺乏应对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能力。

1.4 调查结果与问题总结

1.4.1 现状与问题

通过上述调查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当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在数量、素质和能力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具体来说,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专业素质和能力不高;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脱节;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实习实践环节薄弱等等

1.4.2 问题根源

社会对老年护理职业的认知和重视不足;现有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医疗和养老服务机构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不匹配;缺乏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2.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需求分析

2.1.1 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为了构建有效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就业单位、科研机构和人员的调查,分析产学研结合的老年护理人才所需要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找出目前存在的差距。数据来源包括对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2.1.2 知识水平要求

调查显示,老年护理人才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包括基础医学知识、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营养学知识等。这些知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能处理日常护理任务,还能进行老年疾病的管理和心理支持。此外,掌握基本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术也成为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要求。

2.1.3 创新能力要求

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护理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多样,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具备创新能力的护理人员更能灵活应对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能够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方法。

2.1.4 实践能力要求

实践能力是老年护理人才的重要素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进行老年人健康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估。通过实习和实践,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能够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护理服务。

2.2 培养方案框架

2.2.1 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

基于上述需求分析,提出以产学研结合为基础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框架。该框架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为方向,以学校为基础、科研机构为纽带,将学校、科研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五者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集科技开发、人才培养及培训、医疗护理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研究。

2.2.2 培养方案设计

培养方案从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构建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1)专业能力培养:开设包括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与保健、中医护理等课程,系统传授专业知识。

2)创新能力培养:通过任务驱动式研究创新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设立创新项目和竞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和社会实践。

3)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开展理论与实践交替循环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内集中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后,定期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实习,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2.3 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2.3.1 课程设置

根据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验证、预测和筛选),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框架进行了详细设计。

课程设置包括:

1)基础课程: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与保健、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等。

2)专业课程:老年疾病护理、康复护理、中医护理、临终关怀等。

3)选修课程:老年社会工作、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营养配餐等。

2.3.2 教学模式

构建一套“校内集中教学—理论与实践交替循环—任务驱动式研究创新”的医养结合型教学模式。

1)校内集中教学:在校内集中进行老年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辅以技能训练,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操作技能(在老年护理、老年心理、老年营养与保健等课程的基础上灵活展开培养①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集体备课共同编写《老人日常护理与健康教育》指导教材,包括:老人日常生活指导、老人健康评估与安全防护、中医护理养生与特色技术、老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四个模块;②学校、科研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共同参与教学计划与内容的制定,实践平台的搭建以及教学团队的培训建设。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与体验,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内化迁移,在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强化职业认知的同时发展创新思维与协调沟通等能力;③将探索、创新贯穿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循环过程,以问题为任务驱动,通过自主探索,学会主动学习与思考,在完善知识贮备的同时对困惑进行自主解答,从而提高对问题的解决与创新能力

2)理论与实践交替循环:理论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进行实习实践通过真实工作环境中的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认知。

3)任务驱动式研究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团队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务,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教学团队与实践平台建设

2.4.1 教学团队建设

为确保教学质量,学校、科研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共同参与教学团队的建设。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的专家教授,组成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

2.4.2 实践平台建设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建立老年护理实训中心,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模拟病房,供学生进行基础操作训练。校外与多家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

2.5 评价与反馈机制

2.5.1 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包括期末考试、实习报告、创新项目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5.2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通过定期收集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设立教师学生座谈会、实习单位反馈会等渠道,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

3.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应用与推广

3.1实践应用

3.1.1 校内集中教学

在校内集中进行老年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包括老年护理、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与保健等,辅以技能训练。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模拟操作,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护理技能。

3.1.2 理论与实践交替循环

根据课程安排,学生定期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进行实习实践。通过真实工作环境中的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认知。实践过程中,安排专业导师进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并提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3.1.3 推广应用

在本校试点推广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并逐步推广到其他高职院校。通过分享经验、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等方式,推动医养结合型培养模式的广泛应用。与其他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共同提高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水平。

4.讨论及展望

近些年来,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全球范围内人口寿命显著延长,这就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数据,到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亿,占总人口的16%,在我国,这一趋势尤为明显,我们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6亿,占总人口的18.7%,这一数据还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上升,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4.9%。传统的养老模式和护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老年人多样化、专业化的健康需求。基于这一背景之下,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不单单是应对当前挑战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未来养老服务发展和提升的战略举措。在未来的展望过程中,各级政府、教育机构、医疗卫生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一起携手并进,积极开展合作活动,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实践,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科学、系统、持续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构建和谐、健康、幸福的老龄社会,为每一位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英春,商丹,王丽丽.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 34(6):5.

[2] 李静.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与构建研究[J].人人健康, 2020(8):282-282.

[3] 李玉莲,李长远.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化策略[J].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8(5):6.

[4] 王颖捷.老龄化背景下江苏"医养康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探索研究[J].智慧健康, 2022, 8(31):55-59.

[5] 吴斯婷.社区"体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 2022(34):52-54.

[6] 车峰,马峥嵘.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养结合服务政策内容分析与优化建议——基于政策工具与参与主体的二维视角[J].学习论坛, 2024(1):78-84.

[7] 翁曼萍,何世鼎,翁东东.老龄社会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借鉴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其运行机制[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2(3):28-38.

[8] 聂杰,潘慧娴,荣英男,等.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3, 26(3):307-312.

[9] 刘梅洁,胡成洋.医科院校临床医学生"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对策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 14(24):183-187.

[10] 王鑫.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22(14):3.

作者信息:唐强(1981——),男,汉族,湖南长沙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护理教育、护理心理。

课题项目: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XSP2023JYC2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