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问题的处理探讨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申艳梅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传射发射中心赤峰广播发射中心台

摘要

在基层综合发射台当中,中波广播以及调频广播都可以对日常的信息进行收听,但是也比较容易受到外来信息的影响以及干扰,进而造成发送信号损坏的情况。在人们生活期间,所遇到的电视广播都是通过信号发射台来对信号进行接收、交换、传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使用合理的方式来避免中波广播对调频广播信号造成干扰与影响,维持广播正常运转。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问题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

中波;广播;干扰;调频;信号

正文


随着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调频广播因其音质清晰、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中波广播信号对调频广播信号的干扰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调频广播信号的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传播特性、干扰原因、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为我国调频广播信号干扰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的原理

(一)中波广播与调频广播的传播特性差异

中波广播与调频广播在传播特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属于导致中波广播对调频广播造成信号干扰的一项关键因素。一般来说,中波广播的频率范围在300kHz~3MHz之间,而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在88MHz~108MHz之间,频率之间的差异导致两种广播信号产生的电磁干扰不同。另外,中波广播主要依靠地波来进行传播,传输距离较远,但是信号衰减速度较快,而调频广播则是依靠空间波进行传播,传播距离较近,但是信号质量较好。两种传播技术在传播方式上存在不足,这也导致信号在空间分布与覆盖范围上存在差异。最后,则是中波广播信号在实际传输期间,很容易受到地面反射、折射、绕射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信号在空间传输期间出现较大的波动与问题,而调频广播信号在实际传输期间,受到的干扰不多,信号质量更加稳定[1]

(二)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的原因

中波广播和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存在部分重叠,当两者在同一地区同时播出时,容易发生频率冲突,导致调频广播信号受到干扰。中波广播信号具有较强的电磁场强度,当调频广播信号与中波广播信号在同一电磁场中传播时,容易受到电磁场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中波广播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受到地面反射的影响,导致信号在空间分布上产生波动,进而干扰调频广播信号。中波广播和调频广播的天线布局不合理,可能导致两者在同一地区产生相互干扰。

二、避免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的意义

(一)提高广播信号质量

避免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的意义,核心在于提高广播信号质量。调频广播由于其高保真、抗干扰能力较强等特点,在音频传输期间具有显著的优势以及好处。然而,中波广播的干扰可能会严重影响调频广播的信号质量。例如,中波广播的干扰会影响调频广播信号当中的噪音,导致噪音增加,降低调频广播的音质,影响听众的收听体验。通过使用合理的措施来避免中波广播调频信号干扰遭受影响,可以有效提升调频广播信号质量,确保观众可以享受到清晰、稳定的广播服务[2]

(二)保障广播传播安全

避免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对于保障广播传播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波广播的干扰可能导致调频广播信号泄露,影响其他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造成通信事故。中波广播的干扰会增加电磁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广播信号的安全传输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有助于确保国家广播传播的安全稳定。通过采取措施避免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可以有效保障广播传播的安全,维护国家通信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促进广播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我国广播行业来说,想要保障广播行业走向健康发展,必须要使用合理的措施优化信号质量。通过避免干扰,提高调频广播信号质量,将会有助于提升广播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积极满足听众逐渐增长的收听需求。另外,通过优化频率分配,采取抗干扰技术等措施,也能够提高广播频率资源利用率,促进广播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中波广播调频广播信号问题,广播行业需要不断的开展技术创新,推动广播技术走向进步与发展。

三、目前我国调频广播信号抗干扰工作开展期间存在的问题

(一)频率资源分配不合理

在我国调频广播信号抗干扰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项核心问题在于目前使用的频率资源分配不够合理。随着广播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频率资源逐渐紧张,一些地区的调频广播频率资源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多个广播电台在同一频率上播出,互相造成干扰的问题较为严重。在频率规划的过程中,尚未能够充分考虑到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等因素,直接导致一些地区的频率规划不够合理,导致调频广播信号在传播期间很容易因此而遭受干扰与影响。由于频率资源分配不合理,一些地区的调频广播频率也存在重叠等情况,导致中波广播、电视等其他的无线信号干扰问题始终难以解决。最后,则是在频率规划过程中,并未能够考虑到未来广播行业的发展需求,直接导致频率资源分配缺乏前瞻性,无法适应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需求[3]

(二)抗干扰技术手段不足

我国调频广播信号抗干扰工作开展期间,抗干扰技术手段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抗干扰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抗干扰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部分广播电台在抗干扰技术应用方面存在滞后,未能充分利用现有抗干扰技术手段,导致信号干扰问题难以解决。随着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的抗干扰技术逐渐失去效果。然而,我国在抗干扰技术更新方面存在滞后,未能及时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广播行业从业人员在抗干扰技术方面的培训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应对信号干扰问题。

(三)信号监测与控制能力不足

目前来看,我国广播行业在实际运转的过程中,虽然已经针对信号问题进行了较大的投入以及关注,但是在实际使用期间信号监测与控制能力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和障碍。首先,一些地区的信号监测设备较为落后,难以满足实际监测的需求,很容易导致信号干扰问题,并且这一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另外,我国信号监测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人工监测,无法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信号监测模式。除此之外,监测数据在抗干扰工作当中的利用率比较低,并未能够发挥出监测数据在信号干扰问题解决当中的相关作用,信号监测与控制部门在协同工作期间也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导致信号干扰问题难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有效的解决与改善[4]

(四)行业监管力度不足

在我国调频广播信号抗干扰工作开展期间,行业监管力度不足也属于一项重要问题与关键因素。现如今我国在广播信号抗干扰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很难对一些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控。除此之外,一些地区的监管执法力度不足,直接导致违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与处理。另外,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完善,这也导致在信号干扰问题处理方面存在推诿、扯皮等问题,这对处理工作的效率造成了较大影响。从素质上来说,监管队伍在专业素质、执法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很难满足广播信号抗干扰工作的实际需求。

四、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问题处理策略

(一)优化频率分配策略

首先,可以使用先进的频率规划软件,对各种频率的传播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地形、环境等因素,精心设计频率分配的基本方案,为调频广播电台分配到最佳的频率资源,确保信号传输的清晰性以及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抗干扰能力,还可以引入频率复用技术,这一技术允许多个调频广播电台在同一频率上开展同时传输,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例如滤波、编码、解码等,实现对信号的精细分析力以及优化。也就是在同一频率上,也可以有效区分各个广播电台的信号,从而显著降低中波广播的干扰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实施频率跳变技术,这一技术让调频广播信号在传输期间实时改变频率,从而避免与中波广播信号在同一频率上发生冲突,减少干扰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巩固频率规划的结果,还可以在频率分配当中设置频率隔离带,这一隔离带主要用于将中波广播与调频广播的频率间隔分开,确保两者之间拥有足够的频率空间,极大的减少由于频率接近而导致的相互干扰问题。通过合理的措施处理,可以更有效的优化频率资源,确保广播信号质量以及传输连续性[5]

(二)使用抗干扰技术

可以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调频广播信号进行一系列优化处理,包括滤波、放大和压缩等。这些处理步骤能够显著降低中波广播干扰的影响,通过精确的信号处理,我们可以滤除噪声,增强信号强度,以及压缩数据,从而在接收端获得更清晰的广播内容。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信号的鲁棒性,需要采用抗干扰编码技术,如卷积编码和Turbo编码。这些编码技术能够增加信号的冗余度,使得信号在遭受干扰时仍能保持一定的可读性和质量。通过这种编码方式,即使在恶劣的传播环境中,信号也能够被正确解码,减少了干扰带来的损害。还可以引入抗干扰调制技术,如差分相移键控(DPSK)和正交幅度调制(OAM)。这些调制技术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提高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性能,使得信号在受到中波广播干扰时,仍能保持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信号监测与控制

为了更好的管理并且减少中波广播对调频广播信号的干扰,还可以使用一系列的综合管理措施。首先,建立覆盖广泛的信号监测网络,这一网络通过多个监测站点组成,可以实时收集并监测调频广播信号的质量。通过这样的网络,可以更加及时地发现中波广播干扰问题,确保信号传输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其次,可以利用收集到的信号监测数据,结合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一些干扰源进行精确的定位,这种定位技术将会提供干扰处理的直接依据,从而迅速定位干扰源,使用对应的措施来进行处理。为了更进一步减少干扰,还可以使用信号干扰抑制技术,这些技术当中包括干扰抑制滤波器、干扰抵消器等,在信号传输期间实时抑制干扰信号的影响,降低干扰对调频广播的影响,提升信号质量。最后,还需要积极打造出详细的信号控制策略,这些策略当中包括调整发射功率、改变发射频率等,主要目的在于降低中波广播对调频广播的影响,通过精确控制信号参数,可以更好的优化信号传播路径,减少干扰带来的可能性[6]

(四)优化天线布局和发射功率

对于发射天线的布局也需要进行优化,使用先进的信号同步技术,确保调频广播信号接收端与发射端始终保持同步,减少由于同步误差引发的干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中波广播的干扰,同时提高信号接收质量。另外,通过精确调整天线增益,可以让调频广播信号在特定传播方向上具有更强的信号强度,这种增强的信号强度有助于在干扰源附近形成保护区域,有效降低中波广播的干扰影响。发射功率控制同样较为重要,通过合理设置发射功率,避免信号由于过大放大而溢出,这将会减少对邻近频率的干扰,保护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适当的功率控制也可以减少能耗,提高广播系统的整体效率。为了更进一步提升信号传输质量以及抗干扰能力,还需要使用多天线技术,例如MIMO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和接收信号,可以在同一频率上传输多个数据流,显著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系统的抗干扰能力。MIMO技术的应用,可以让调频广播信号在更加复杂的环境当中始终保持稳定与可靠的传输。通过合理的改进与优化,可以打造出一整个更加完善、全面的抗干扰系统,确保调频广播信号面临中波广播干扰期间,依旧可以保持高质量与稳定性,提供更高质量的广播服务[7]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电频谱资源逐渐紧张,中波广播干扰调频信号质量问题也越发明显。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提出一系列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从而做好约束与管控。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不断优化与改进,相信未来可以通过不断地探索以及创新,适应全新的时代挑战。

参考文献:

[1]贺培洲.浅析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问题的处理[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03):228-230.

[2]杨正嫒.调频广播互调信号对民航地空通信干扰的典型案例分析[J].中国无线电,2021,(11):53-54+61.

[3]拉巴旺堆.调频广播同频干扰监测方法探讨[J].科技传播,2021,13(17):113-115.

[4]蔡枫芬.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问题的处理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6):228-230.

[5]林玲,王奕.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问题与对策[J].电子技术,2021,50(05):104-105.

[6]续芳.同台中波广播干扰调频广播信号问题的处理[J].电子制作,2021,(10):96-98.

[7]萨仁同拉嘎.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和处理对策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06):87-8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