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技工院校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与技能竞赛的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质量发展、竞赛、实训对接
正文
当前,我国提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理念,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数控加工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一直受企业认可和欢迎。根据闽人社文〔2021〕126号文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产业的相关专业,依据职业能力标准,引入世界技能大赛先进技术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融入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一、数控车实训教学的目的
数控车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控车工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夯实的基础。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车床的各种零件、部件、机构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理解图纸和工艺,并根据设计的工艺要求加工零件。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安装刀具工件和设定加工参数,熟悉机床的日常操作和维护。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数控车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掌握正确操作数控车床的步骤和技巧。
其次,实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同时,通过网络、课本及报纸新闻向学生熏陶工匠事迹,通过工匠事迹让学生从中学习体会工匠精神。实训教学也反复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实训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此外,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老师授课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不断的实践尝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训教学也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尝试新的操作方法和编程技巧,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数控车实训教学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通过实训,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同时,实训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身的才华和技能的平台,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为将来就业提供有利的保障。
综上所述,数控车实训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在于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数控车工赛项特点
近年来,我国技工院校数控车工技能竞赛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纷纷组织各类竞赛,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数控车工技能竞赛不仅考察的是选手对数控车床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还涉及对职业素养、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编程、设备维护、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选手需要全面掌握数控车工技术,包括数控机床操作、工艺编程以及零件加工、创新等各个环节。既是竞赛选手水平之间的比拼,也是竞赛指导教师之间的比拼。技能竞赛既是体现一所院校培养学生超高的技术、超强的素质、稳定的心态、超快的应变能力。近年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活动的开展,给社会和技工院校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促动,各技工院校都高度重视,积极组队融入国家、省、市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因此,竞赛训练的内容通常包括大量的实践练习、模拟比赛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以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度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其次,数控车竞赛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数控车工赛项不是简单的理论考试,而是要求选手在实际操作中展示师傅所传授的技能水平。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零件的加工任务,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同时,竞赛还强调选手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能力,以检验其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
此外,数控车工赛项还具有很高的协调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竞赛要求选手从时间协调上无缝对接,争分夺秒,娴熟兼备。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数控车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竞赛还关注选手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在竞赛中展示新的加工方法、优化工艺参数等创新成果。
最后,数控车工赛项还强调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在竞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能给选手减轻不少压力,在遇到问题中不慌不乱及时冷静解决问题。同时,选手还需要遵守竞赛规则,尊重裁判和对手,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风尚。有的赛项还需要选手与其他队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综上所述,数控车工赛项具有操作性强、内容广泛、注重实践、专业性强、应变能力强、技术性强以及职业素养和强调团队合作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数控车工赛项成为检验选手技能水平、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大国工匠展现精湛的技艺。
三、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与技能竞赛的对接
1、专业情况
当前,我国提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理念,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数控加工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一直受企业认可和欢迎。它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编程、调试和维护等技能,以适应现代制造业对高精度、高效率加工技术的需求。我校近几年数控专业的学生人数整体也呈现上升趋势,数控专业的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大部分来自农村,相对会更加吃苦。结合学校设备数量和场地,为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采用了电脑仿真+实际操作交叉进行。
2、教学模式
调整实训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操作课程,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数控专业教学选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第四版数控车床分册)。此教材特点紧贴教学实际情况、体现行业技术发展、适用系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任务为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巡回指导的方式,实训车间分小组集体教学方式,每个小组设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一个团队的整体分工协作安排,组员包括工艺分析员、程序编制员、实际操作员、质检员、后勤保障员,小组相互竞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根据下达任务书制作的工件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点评每个小组的优点及缺点。
3、实训教学中融入竞赛要素
实训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和实训课题计划,注重将技能竞赛中技能考核点的要素融入实际教学中,如将深槽、异形槽、端面槽、薄壁内孔加工的技能考核点融入到实训课题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图纸、进行加工工艺分析、合理选用工量具,加工实训,通过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相互协作,完成实训课题工作任务。
日常考核中,注重将技能竞赛中相关技能考核点进行提炼,设计成实训教学中课题考核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模拟竞赛场景进行实训考核,同时为培养学生临场处置能力和心理素质,结合考核实际,加入问题情境,随机设置一些现场问题,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这是考验学生随机应变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小组与小组相互竞争,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所需工件,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评的目的。
当然,竞赛是以个人为主体,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中我们以团队为主体,通过小组形式,让参与的每同学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专长,考察的是学生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只有合作才能成功完成。因此技能竞赛模式和教学实训需要相辅相成,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4、竞赛专项选拔训练
(1)竞赛学生的选拔
建立完善的选手选拔和培训机制,为优秀选手提供更多锻炼和成长的机会。通过专业老师班级授课及班主任推荐宣传方式,竞赛指导教师设定选拔标准,选择优秀的学生采取一系列科学、公正且全面的选拔测试,采用“以老带新”方式。根据所带几届竞赛学生总结出的选拔条件是吃苦耐劳、自觉、应变能力强、服从安排等,只有这样在实际训练和处事中才能快速应对一些紧急情况。前期学生利用每周校内开设的兴趣小组进行专项训练。后期学生通过停课方式进行封闭式强化训练。
(2)训练模式
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调整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训练中获得的技能更具实用性。竞赛专项训练主要包括:职业素养、基础认知、熟悉设备、刀具安装、工件装夹、零件检测、CAXA制图、简单零件加工、特殊零件加工、复杂异形零件加工。通过采取分阶段性的专项训练,每天一点评,每周一小结,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训练也要依托学校的大力支持,最终被选用的选手,学校会给予一定的鼓励性政策支持。
(3)“走出去,请进来”交流
为有效提升备赛效率,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备赛模式,邀请资深专家和技术人员,为选手们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还可以通过每年的市里、省里举办教研活动及专业会议走出去和外校教师交流经验,回来总结自身的不足以提高自我的专业水平。其次,充分利用每年竞赛和赛前拉练的机会,多走出去和兄弟院校沟通交流,通过取经学习及时改进不足和弱项。最后,请专家和优秀教练选手到我校交流指导。每个人的情况和需求都不同,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途径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热情,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5、精准服务,无微不至
建立健全竞赛制度,提高全员素质,确保竞赛过程公平、公正、透明。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备赛集训工作要求,深入研究、整体把握比赛规则和技术标准,多方面收集竞赛信息,深入分析研究每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动态关注备训选手的身心健康,科学制定集训工作方案,不断提高训练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科学安排备训日程,合理调整集训负荷,有效提高备训的实效性。
四、反思
1、需要多合理引导,及时把握学生动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学生的数控车基础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未来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3、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创新能力。
五、结论
本文结合竞赛成果转化,就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与技能竞赛有效的对接,是培养数控车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将来数控加工实训成果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方法,只有不断优化实训教学,完善技能竞赛制度,才能为我国数控车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从教学到竞赛,再从竞赛到教学,不断的推陈出新,总结出一些新教学和竞赛经验,为学生成长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技工院校建设七条措施的通知》,闽人社文〔2021〕126号。
[2]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第四版 数控车床分册)。
[3]以赛促学 以赛促训 以赛促评 以赛促建——唐山劳动技师 学院技能大赛工作经验分享 李文利; -《职业》- 2023- 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