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现存问题与应对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问题分析;应对策略
正文
结合目前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现状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际管理过程当中还存在城市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各自为政,导致档案信息或缺失或不全面、系统不兼容信息不共享等问题,需要相关档案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从而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一、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管理技术标准不够完备
在目前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权属单位往往还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地下管线信息化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采用的技术路径也不一致,导致管线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尚不统一,进而影响管线档案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与利用。与此同时,在地下管线施工过程当中,许多单位往往自己开展管理工作,未有效利用第三方监督,因此无法充分保证管理成效[1]。
(二)档案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从建设单位角度来看,其往往对地上建筑更为重视,对地下管线的建设工作存在忽视,这也导致相关管线档案的建立时间比较滞后,由于在未掌握新管线具体位置的情况下开展施工工作,进而导致管线出现损坏现象。除此之外,一些建设单位在施工中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这也导致管线位置和设计图不符,降低了档案的准确性。
(三)档案数据更新不够及时
当前城市建设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地下管线建设工作也在持续开展当中,所以需要动态化的管理地下管线档案,并对档案资料及时更新。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也因为管理不到位,动态更新不及时,最终导致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现时的管线信息。
(四)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地下管线建设质量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具有重要影响,而在地下管线工程当中,为了确保可以有效管理相关管线档案资料,需要健全和理顺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体制机制。但目前还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由于权属单位的职责交叉,进而导致在档案管理时存在混乱、无序等问题。此外,由于档案管理机制不顺,进而导致地下管线档案在相关权属单位中散存,无法保证档案资料管理的统一化和集中化[2]。
二、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现存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建设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管理平台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实现城市地下管线传统技术和新技术共存,提高服务功能和保障能力。有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收集地理空间数据,有效构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并运用计算机软硬件,结合信息科学以及系统工程等相关理论知识,使地理空间数据库能够实现科学化管理,有效收集与分析数据的空间内涵,这样可以为决策制定和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利依据。由此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而通过将地下管线数据有效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打造出综合化的数据管理平台。在当前阶段,我国许多城市的城建档案馆已对地下管线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创建,其具有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应用优势,可以采用网络化技术快速准确的录入与查询相关管线数据,而且储存容量较大。去年,我们也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管线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有效降低上位机的算力能力要求。还有,各类地下管线档案资料必须集中统一管理,以实现信息共享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实现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消除管线信息“孤岛”。城建档案馆需要有效联合相关权属单位,并对此平台进行建设,这样可以进一步统一双方的工作,并在创建公共平台后,为二者共享管线数据提供方便。除此之外,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还能够实时交换与更新相关管线数据,这使管线档案管理成效得到了显著提升[3]。
(二)协调城建档案馆和各权属单位的联系
结合我国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城建档案馆主要负责档案的收集、利用与保管等相关工作内容。具体来说,在地下管线工程中,当形成具体的管线档案资料后,需要由城建档案馆对其统一接收和保管。除此之外,城建档案馆还需要对地下管线档案做好日常的更新和维护,确保标准化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有效管理管线信息,使档案信息得到充分共享。从政府部门角度出发,其需要对管线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宏观调控,尤其要对城建档案馆以及相关管线权属单位的具体职责进行确定,使各个单位得到有效协调。对于相关权属单位而言,其需要与城建档案馆加强配合,确保可以有效收集管线档案,并对档案进行调度和管理。除此之外,城建档案馆也应有效联系相关权属单位,做好具体的协调工作,确保高效化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4]。
(三)城建档案馆全面参与地下管线档案的建立
在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有效发挥城建档案馆的重要作用,确保其在档案立项、收集、整理以及归档等工作中充分参与。在此过程当中,需要对各个权属单位所递交的数据资料加以明确,以此来确保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在地下管线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需要加大监理力度,并做好竣工验收工作,确保管线档案能够符合具体的管线数据。除此之外,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更新管线档案,以此来为管线维护提供依据。在此期间,城建档案馆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进程加以跟进,并结合管线变动情况对档案实时更新,从而为地下管线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提高数字城市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充分培养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人才
现如今,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地下管线工程项目也在持续开展当中,对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需要对复合型的档案管理人才进行充分培养。具体来说,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具体的档案管理方法,而且还需要有效运用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对档案管理方式进行全面创新,发挥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优势和作用,使管线档案从原本的纸质平面数据逐渐转化为电子数据。与此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对相关管线权属单位加以协调,使其可以在管线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参与。而档案管理人员则需要在管线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参与,并发挥出自身的管理职能,有效收集与整理不同工程阶段所形成的档案资料。这要求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以及测绘等技术进行掌握,以此来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想要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相关管理机构一方面应对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引进,另一方面需要针对管理人员全面加大培训力度,使其能够掌握新的技术手段,从而使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5]。
(五)健全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法规
为了使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需要对档案管理法规加以完善,并有效贯彻和落实依法治档。近年来,我国对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加大重视,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这也导致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法规支持。对此,相关部门需要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对管线档案管理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从而可以使管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规范和约束。在实际管理地下管线档案资料时,需要对相关基础性工作加以规范,在管线工程中有效形成和积累相关文件材料,并做好具体的归档工作。与此同时,对于工程项目当中所形成的验收文件,需要明确具体的材料种类,并在文件管理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当中,地下管线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而此类工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需要确保有效收集和整理相关管线档案,尤其对于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所形成的档案资料,需要全面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加大管理力度,以此来充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6]。
(六)建立有序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运行机制
在地下管线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合理构建档案信息运行机制,进一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对于管线的规划与设计,其有着相应的行政管理程序,需要将档案的形成、归档、积累以及移交等工作有效纳入到此管理程序中。为了实现此目标,首先需要在地下管线的报批过程中严格把关,确保其与相关规定相符合。其次,相关责任人需要对档案责任书进行签订。再次,在地下管线工程的竣工阶段,需要做好具体的测量工作。最后,在地下管线工程项目中,建设、施工等相关单位需要在档案资料形成后将其及时准确地移交给当地城建档案馆,这样可以使管线档案的重要价值得到有效发挥,为工程的改造、改扩建以及维护等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七)做好地下管线普查和建档工作
在对城市地下管线开展普查工作时,各级地方政府是其重要的实施主体,其需要对管线的普查工作方案进行合理制定,并要对档案管理工作机制有效完善,确定相关的责任主体部门。在城乡住房建设方面,相关主管部门需要有效发挥牵头作用,并合理组织相关人员,使管线的普查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切实验收其普查成果。与此同时,相关普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我国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方面的技术规定与标准充分了解,并遵循此标准对普查成果档案进行建立,使得到的普查结果得到有效总结与整合,向相关档案馆及时报送普查成果档案,从而为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确保集中化与统一化的管理地下管线档案。除此之外,各地不仅要高质量的完成普查工作,而且还需要在管线档案管理过程中有效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打造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此类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其需要有效配合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使二者能够同步运行,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档案的安全管理水平,而且还能够使相关信息资源得到共享,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资料,提升地下管线档案的利用效率,发挥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7]。
(八)严格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程序
对于城市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程序,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负责城乡住房的具体建设工作时,需要在其管理程序当中有效纳入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对于地下管线的改扩建工程而言,在对工程规划和施工许可的相关手续办理以前,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向建设单位告知,使其能够对地下管线档案在编制与移交时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解,并明确具体的档案内容。在地下管线工程项目的竣工阶段,相关建设单位在验收工程质量以前,首先需要预验收地下管线档案,并要对相关验收认可文件进行出具。在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需要在备案办理前,对档案的相关认可文件做好查验工作。在工程彻底竣工后,地下管线的相关权属单位要确保档案与相关规范和要求相符合,并按要求及时报送给城建档案馆。一旦工程项目未按具体规定进行档案报送,则禁止此工程项目的使用。对于不同层级的档案管理机构,其需要和管线业务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并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彼此间的有效配合,对管线档案进行严格把控,使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证[8]。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和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为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数据,确保可以有效管理与维护地下管线。但目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相关档案管理机构及时转变工作模式,全面创新档案管理方式,优化档案管理程序,从而提升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地下管线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沫.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5):220-221.
[2] 刘春华,吴玉臻,戴金英. 城市地下管线及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城建档案,2018,12(4):32,25.
[3] 丛华玲.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城镇建设,2021,14(21):17-18.
[4] 张丹. 试论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 档案学研究,2018,102(3):18-20.
[5] 朱俭.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对策思考[J]. 档案与建设,2020,32(10):64-65.
[6] 魏真真. 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卷宗,2020,10(6):43.
[7] 刘羽霄. 城市地下生命线系统档案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工程与建设,2019,29(6):875-877.
[8] 高振兴,吴群,李玉茹,等. 城建档案管理存在问题解析及对策研究[J]. 中外交流,2021,28(4):573-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