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企业工程造价的控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耿秀爱

河北鹏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

在建筑领域,EPC总承包模式逐渐成为项目实施的首选,它以独到的一站式服务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面对这一模式,总承包企业承担着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上。本文深入探讨了在EPC模式下,如何通过策略和方法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以确保项目能够在预算内顺利完成。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行业内专家的见解,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措施。这些措施从项目的启动阶段就开始介入,涵盖了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优化成本管理,最终提升项目的整体盈利能力。


关键词

EPC总承包模式;工程造价控制;成本管理;项目管理

正文


1引言

探索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这是一个既复杂又精细的课题。众所周知,EPC模式为建筑项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和实施路径。在这一模式下,总承包企业需要全面负责设计、采购、施工等一系列工作,这无疑增加了工程造价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从项目伊始,面对成本预算的压力,如何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这是摆在每一个项目管理团队面前的首要问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EPC模式的特点,探讨了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预防、优化、精细化管理等多维度措施,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这一过程,既需要对市场动态有敏锐的洞察力,也需要对项目管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造价控制面临的挑战

2.1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

EPC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原材料成本的波动无疑是构成巨大挑战的一环。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它如同变幻莫测的风,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政策调整的步伐而变化,同时还紧紧依赖于资源的供需关系。特别是对于那些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建材,如钢材、水泥,其价格的波动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成本的浮动。在这种情况下,总承包企业在制定项目预算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尽管他们尽可能地收集信息、进行预测,但在许多情况下,实际的材料成本仍然可能会超出最初的预算估算。

当材料价格上涨时,如果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和成本调整机制,项目的成本便极有可能失控。这会压缩项目的利润空间,还可能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进行,甚至影响企业的信誉。故而,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总承包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灵活且有效的成本管理系统,以应对价格的波动。这包括但不限于建立风险储备金、与供应商协商固定价格协议等策略,这样才能确保项目能够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2.2设计变更的频繁

设计变更在EPC项目实施中屡见不鲜,它成为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小觑的挑战。造成设计变更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业主需求的调整、项目初期信息掌握不全以及在设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等。这些变更往往意味着项目团队需要重新评估已有的设计方案,可能会涉及到对原有材料和设备的更换,甚至是施工方法的调整,这无疑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和项目周期的延长。

业主需求的变化是设计变更中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项目进展或外部环境的变化,业主可能会对项目的功能、外观或性能有新的要求。而设计初期信息不足则体现在项目策划和设计阶段对于实际情况考虑不足,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原计划不可行或存在缺陷,必须进行调整。随着项目深入,可能会发现新的技术问题或者更优的施工方法,也会促使设计发生变更。

设计变更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了项目的复杂度,会延长项目的完成时间,还会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更换或浪费的材料、设备以及因变更导致的施工方案调整,都会直接增加项目造价。设计变更还可能影响到施工进度,需要重新安排工作计划,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和成本。故而,有效管理和控制设计变更,减少其对项目造价和进度的影响,成为了EPC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2.3施工技术的挑战

在建筑行业内,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带来了双刃剑的效果。一方面,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建筑性能的提升,使得建筑物更加安全、环保、节能,同时也更加美观现代。例如,智能化建筑技术、绿色建材的使用,提高了居住和使用的舒适度,还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然而,另一方面,这些技术进步也对施工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对总承包企业来说,采纳这些先进技术意味着必须对施工团队进行更深入的技术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这涉及到人力成本的增加,还包括了培训成本的上升。更何况,在实际应用新技术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试错阶段,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施工效率低下、材料浪费等问题,从而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

新技术的引入还可能需要更新或购置新的施工设备和工具,这是另一笔不小的投入。虽然长远来看,这些投资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短期内却会对项目预算造成压力。故而,总承包企业在决定采用新技术时,需要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确保新技术的引入能够真正为项目带来价值,而不是仅仅因为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盲目投资。在这个过程中,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是总承包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2.4市场竞争的压力

市场竞争的压力在EPC项目的投标阶段尤为显著,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成功中标。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站在众多竞争者之前,企业通常会采取压低报价的策略,这无疑对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在细致审视每一项开支的同时,寻找减少成本的可能性,确保在报价竞争中既有竞争力又不至于牺牲项目的质量和盈利空间。这种平衡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过低的报价虽能短期内提高中标机会,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一旦遇到原材料价格上涨、设计变更等不可预见因素,便会对成本控制造成极大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侵蚀企业的利润,更有可能导致项目亏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声誉造成不利影响。故而,企业在制定投标报价时,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成本分析,确保即使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也能保持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

3造价控制策略

3.1预防为主,动态管理

在项目的启动阶段,深入的市场分析和准确的成本预测就像是为工程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在项目伊始就描绘出一幅预算的蓝图,确保每一分投入都有其明确的去向和预期的效果。这是对资金的尊重,也是对项目成功的第一份承诺。随着项目的深入进行,静态的预算计划往往难以应对变化万千的实际情况。这时,动态管理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它要求我们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对项目进展中的每一个变化都要做出及时而有效的响应。当遇到原材料价格波动、设计调整或是施工方法的变更时,我们能够迅速调整我们的成本控制策略,确保项目成本不会因市场的不确定性而失控。

动态管理也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在项目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对前期的预算和计划进行评估和修正。这种方式虽然要求管理团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能大大减少因突发情况导致的成本溢出,确保项目能够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通过这样前瞻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我们能够应对眼前的挑战,还能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既定的目标。这种预防为主,动态管理的策略,是现代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我们在细致入微的计划和预算制定基础上,还要具备快速应变的能力,以确保项目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步前行。

3.2优化设计,控制成本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领域内,设计阶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造价的控制与优化。精心的设计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成本的投入。通过选择成本效益高的设计方案,我们能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地降低不必要的支出。这一过程中,设计团队需要深入分析项目的实际需求,避免过度设计,同时考虑到材料的性价比以及施工的可行性。

优化设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设计思维。这种思维要求设计师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还要有节约成本的意识。在选择材料时,优先考虑那些既经济又环保的材料,这能降低直接成本,还能减少未来的维护费用,实现项目成本的全周期控制。施工工艺的选择也是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用先进而高效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缩短工期,减少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使用,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还体现在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考虑上。设计师在做出设计决策时,要考虑初期建设成本,还要综合考虑运维、更新换代等后期成本,力求通过优化设计,实现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最小化。这种长远的视角,使得设计阶段成为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3.3精细化采购管理

精细化采购管理作为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关键策略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细致入微的市场调研,能够让采购团队对材料和设备的市场价格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种了解基于当前的市场状况,还预见了未来的市场趋势,为采购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和设备,意味着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这对于控制项目预算、提高项目整体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实施精细化采购管理,还需要采用合理的采购策略。这包括但不限于,集中采购以实现规模经济,或是采用分散采购以降低供应风险。在不同的项目环境和市场条件下,采购策略需要灵活调整,以适应项目的具体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谈判技巧也是精细化采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有效的谈判,可以在保证材料和设备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压低价格,实现成本的优化。这需要采购人员具备专业的市场知识,还需要他们拥有出色的沟通和谈判能力。

精细化采购管理的实施,对于提升采购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它要求采购团队不断地学习和适应市场变化,精确掌握材料和设备的性能、价格和供应情况,确保每一次采购都能为项目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种管理方式强调的是对采购环节的全面把控,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到后期的供应商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3.4强化现场管理

强化现场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有效执行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精心的现场管理策略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资源都得到最优化的利用,从人力到材料,再到机械设备的运用,都在严格的监控之下,以避免任何形式的浪费。通过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返工的可能性,进而降低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额外成本支出。

优化施工流程是强化现场管理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在项目实施阶段,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和流程,可以有效缩短工程周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等待和空闲时间,从而降低人工和管理成本。同时,优化的施工流程还能提升工作场地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关乎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是控制项目成本的重要方面。

提高施工效率是降低成本的直接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这需要项目管理团队具备高度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对施工技术的深刻理解。通过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比如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施工前期进行模拟,预见潜在的问题并提前解决,避免施工中的时间和资源浪费。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能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还能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成本的同时,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4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总承包企业在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设计的初步阶段开始,就需要把控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采购环节,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材料和设备的成本效益最大化。施工阶段,强化现场管理,提高施工效率,是减少成本的关键。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需要企业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有前瞻性的市场洞察力和敏锐的成本控制意识。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将更加多样化,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黄秀艳.探究EPC模式下发包人如何控制工程造价[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1):127-129.

[2]文龙.EPC总承包工程造价控制的探析[J].建筑发展,20226(2):53-55.

[3]田超.浅议EPC总承包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要点[J].建筑与装饰,2023(14):98-100.

[4]马锐.建设项目在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应用,20236(6):110-112.

[5]吴文毓.建筑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要点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7):57-58.

[6]周晓豪.建筑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要点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3):156-157.

[7]杨建伟.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招标发包模式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147-1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