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红色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多重维度
摘要
关键词
中原红色文化;民族共同体;价值认同
正文
中原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革命历史中与中原地区相关的重要红色文化遗产和资源,它对大学生通过价值观教育、历史传承、思想引领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渗透,“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1],使其能够深入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集体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一、中原红色文化资源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首先,中原红色文化资源是历史的见证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原地区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留下了许多英雄事迹和红色记忆。这些历史事件和红色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能够激发人们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思考,加深对于人民伟大斗争的认识和了解。中原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精神价值。学生们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认识到先进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能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通过培养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可以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敬仰和传承,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中原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中原地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人物,他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和繁荣。红色文化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事迹为主题,传达了革命精神和理想信念。通过学习中原红色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从而激发爱国情怀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这种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和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中原红色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原红色文化,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路径,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和认同。
此外,中原红色文化资源还能够加深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中原地区多民族聚居,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彼此尊重、和睦相处的传统。通过弘扬中原红色文化,不仅可以强调中原地区多民族的共同历史,更能够促进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增进民族团结,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红色文化的融入让学生在充满挑战和诱惑的现实环境中,抵御各种诱惑,坚守自己的信念,成为真正有追求、有担当的人。
最后,中原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道德教育和人文关怀的价值。中原地区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和无私奉献,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道德追求。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原红色文化,能够加深对全国人民伟大斗争的认识和了解,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同时也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增强文化软实力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可以丰富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的品牌价值,改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让中原红色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中原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多维度
(一)中原红色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国各个民族在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意识对于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精神和文化基础”[2]。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只有当各个民族都能够认同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才能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关系,增强民族团结的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在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凝聚力。这种意识对于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原红色文化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革命斗争历史和红色文化传统,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论和道德观念,具有教育和塑造个人品格的作用。它弘扬了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如集体主义、奉献精神、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对培养和引导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原红色文化所传达的崇高情怀和伟大精神,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个人道德进步。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原红色文化,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塑造公民的品德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进程。
中原红色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还表现在其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上。中原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的典型代表,被广泛宣传和传承,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符号和凝聚力的源泉。中原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历史经验激励着广大中华民族的奋斗和进步,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二)中原红色文化体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是指中国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情感认同。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各个民族都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共同的情感认同。通过加强这种情感认同,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也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凝聚力。当中国各个民族都能够对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情感认同,并且展现出团结一致的形象,就能够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3],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当不同民族都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认同对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原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以英雄人物为代表,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长征精神的崇高理念,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认同不仅使人们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共鸣,更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原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中原地区形成并传承的一种具有红色革命主题和共产主义价值观的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深深地影响了中原地区的民众,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红色文化的民族性就体现在它是与中华民族的利益具有一致性”[4]。中原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革命文化,强调了团结、奋斗、进取的精神。历经艰苦的斗争和牺牲,中原地区的人民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追求。这种情感认同使得中原地区的人民对中华民族的集体利益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这种价值观的传承和认同使得中原地区的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更加深刻,因此他们从内心深处对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具有强烈的情感认同,增强了中原地区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三)中原红色文化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认同上。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通过历史文化探寻各民族“团结友善、互助共进、以和为贵的优秀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5]。不同民族都能够对这些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情感认同,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独特之处。
中原红色文化是人民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遗产。中原地区是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革命先辈曾经在这里发动和组织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斗争。中原红色文化的形成通过纪念、研究和传承这段革命历史,加深了中华民族对革命先辈和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念的认同。中原红色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中原地区孕育出了许多具有民族英雄主义精神的人物,他们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崇高的牺牲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原红色文化通过展示这些英雄事迹和精神风貌,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和自信心,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发挥红色基因的作用。中原红色文化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历史的参照和启示。通过对中原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人们可以深入了解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认同。同时,中原红色文化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使中华民族在面临新时代的挑战时能够更加自信和坚定,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因此,中原红色文化的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凝聚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历史力量和精神动力。
(四)中原红色文化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内的文化价值。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方面,不同民族都能够对这些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情感认同,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独特之处。
中原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革命经历不仅有人民光荣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红色文化通过纪念、弘扬革命历史,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中华民族在推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原红色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中原地区孕育出了许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奋斗精神的典范人物。他们以无私奉献、坚定信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原红色文化通过弘扬这些正面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通过对中原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革命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同时,中原红色文化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中原红色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实现“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整体性、共享性、开放性相结合”[6]。在中原地区的人民中,这种团结奋斗的意识深入人心。他们相信只有共同努力、携手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原红色文化加深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原地区作为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者前往学习、实践。这些人士将中原红色文化带回自己的家乡,使得中原红色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通过中原红色旅游区和中原红色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观众前来参观,加深了全民对中原红色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这种认同和意识使得中原地区的人民更加注重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使得人们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五)中原红色文化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域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体现在对中国地域的共同认同上。不同民族都共享中国这片土地,对中国的山川河流、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有着共同的认同感。同时,在地域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地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原红色文化也通过传承和创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它让中华民族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世界,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自主性。
中原红色文化使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象征和代表。中原地区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和根据地之一,孕育了众多革命领导人和英雄人物。这些人物通过自己的奋斗和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原红色文化通过纪念和弘扬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和事迹,让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象征和荣誉所在。中原红色文化加深了中原地区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联系和情感纽带。中原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原地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域认同。它不仅承载着中原人民对于独立、自由和民族尊严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原地区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信仰和崇敬。
人们通过对中原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原地区与中华民族的紧密联系,“红色文化摆脱了爱国教育的疏离感”[7],从而加深了地域认同感。中原红色文化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中原红色文化通过弘扬革命精神、传承先辈智慧,为中原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底蕴。这不仅促进了中原地区自身的繁荣,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的发展。中原红色文化的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域认同起到了重要作用,它让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代表,加深了中原地区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联系和情感纽带,并为中华民族的地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总之,中原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精神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髓和文化符号,可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独特的文化认同。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地方红色文化,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意识认同。同时,也需要关注中原红色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辑部.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7.
[2] 陈俊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02):16-22.
[3] 中共中央文史研究室.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97-198.
[4] 耿俊茂,廖丽.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路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12):101-105.
[5] 尹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文化根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31-35.
[6] 胡银,王文静,朱少云.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2-15.
[7] 王海力,白姣.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应用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21(03):109-112.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23YB0371)、2024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4-ZDJH-413)、教育部教育类教指委中文专委会--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202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课题批准号:2024JGYB057)、2024年商丘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24JGXM15)、中国流通行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23年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LTZY2023-TPL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