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危险点预控分析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于燕兵

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包头发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030

摘要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是确保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集控系统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对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调节,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然而,集控运行过程中存在多种潜在危险点,因此,进行危险点预控分析,识别和评估这些潜在风险,对于预防事故、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分析旨在深入探讨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的危险点,并提出有效的预控措施,以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危险点

正文


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中的危险点预控分析是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该分析旨在识别和评估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系统设计缺陷等,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定期的系统检查、操作人员培训、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以及采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和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1. 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系统的重要性

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系统是现代电力生产的核心,它集成了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对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保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控制发电机组的各项参数,确保机组在最佳工况下运行,从而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集控系统能够实现对发电机组的全方位监控,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的状态监测。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先进的监控设备,集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机组运行的关键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振动等,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异常,为操作人员提供决策支持,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集控系统具备强大的自动化控制功能,能够根据电网的需求和机组的运行状态,自动调整机组的负荷,优化燃烧过程,调节蒸汽参数,确保机组在高效节能的状态下运行,并且还能够实现机组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启停,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集控系统通过集成化的信息管理,能够实现对发电厂生产过程的全面管理,能够记录和分析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为设备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与电网调度系统、环保监测系统等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随着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集控系统也在不断升级,增加了对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等新型能源的管理功能,使得发电厂能够更好地适应能源结构的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系统是确保电力生产安全、高效、环保的关键技术,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成本上,更在于它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控系统将继续向着更加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为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 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危险点

2.1设备故障危险点

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中的设备故障危险点主要包括机械故障、电气故障、控制系统故障以及辅助设备故障等。机械故障可能涉及涡轮机、发电机、泵、阀门等关键设备的损坏或磨损,导致机组效率下降或停机。电气故障则可能由于电缆老化、接触不良、短路等原因引发,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控制系统故障,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DCS(分散控制系统)的软件错误或硬件故障,可能导致机组操作失控或响应迟缓;辅助设备故障,如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燃料供应系统等出现问题,也会直接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设备故障的危险点不仅可能导致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因此,发电厂必须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定期对关键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1]

2.2系统设计缺陷危险点

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系统的设计缺陷是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危险点,这些缺陷可能源于设计阶段的不周全考虑或技术实现的不足,它们可能对机组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构成威胁。具体的设计缺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系统逻辑设计错误,导致机组在应对异常工况时反应不当,引发设备损坏或系统崩溃;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布局不合理,造成关键参数监测不准确或控制指令执行不到位,影响机组的精确控制;通信协议的不兼容或设计缺陷,导致不同系统间数据交换失败,影响集控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和响应速度;安全防护措施的设计不足,如缺乏有效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使系统容易遭受外部攻击或内部故障,增加安全风险。

2.3操作失误危险点

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中的操作失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点,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操作失误通常涉及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经验、注意力以及对操作规程的熟悉程度。具体来说,操作失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操作人员对控制系统的操作不熟练,导致错误的操作指令,如错误的开关机顺序、参数设置不当等,这些都会引发机组运行异常;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不当,如未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导致事故扩大;操作人员对监控数据的误读或忽视,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机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此外,操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如信息传递错误或不及时,也会导致操作失误。

3. 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危险点预控方法

3.1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

在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中,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是预防操作失误和提升运行安全的关键措施,这一环节的实施不仅关系到操作人员的个人技能和安全意识,更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人员培训应从基础理论知识入手,确保每位操作人员对发电原理、设备结构、控制系统有深入的理解,包括对发电机组的启动、运行、监控、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掌握,理论培训应结合实际操作,通过模拟操作和现场实训,使操作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迅速地执行各项操作[2]

资质管理是确保操作人员能力符合岗位要求的重要手段,发电厂应建立严格的资质认证体系,对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和安全记录进行定期评估,只有通过评估的人员才能获得相应的操作资质,并被授权进行特定的操作任务。对于关键岗位,如集控室操作员,应设立更为严格的资质要求,包括高级操作证书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认证。持续的职业发展计划也是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电厂应鼓励和支持操作人员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如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培训,以及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更新培训,不断学习和实践,操作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适应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带来的变化。

最后,发电厂还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效果和资质管理进行持续跟踪,定期的技能考核和安全演练,可以及时发现操作人员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再培训,同时鼓励操作人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确保培训与资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2定期安全检查与维护

在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中,定期安全检查与维护是预防和控制危险点的关键措施之一,这一过程涉及对机组设备、控制系统、安全设施以及操作流程的全面检查和维护,旨在确保所有系统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定期安全检查应包括对机组关键设备的物理状态进行评估,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检查其是否有磨损、腐蚀、裂纹或其他损伤,还应检查电气连接是否紧固,绝缘是否完好,以及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辅助设备是否正常工作,这些检查有助于预防设备故障,避免因设备损坏导致的停机或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另外,对集控系统的检查同样重要,包括对控制柜、传感器、执行器以及通信网络的检查,确保所有控制信号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集控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因此,任何控制逻辑的错误或通信中断都可能引发严重的运行问题。安全设施的检查也不可忽视,如消防系统、紧急停机按钮、安全阀等,这些设施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定期测试这些设施的有效性,确保它们在需要时能够正常工作[3]

除了设备和系统的检查,操作流程的审查也是定期安全检查的一部分,比如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操作日志、维护记录的审查,以及对标准操作程序(SOP)的更新和优化。通过这些审查,可以确保操作人员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减少人为错误。维护工作则是在检查基础上进行的,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复,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如更换磨损部件、调整机械间隙、清洁过滤器等,维护工作的及时性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3.3技术改进与设备更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采用新技术和更新设备可以显著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的发生。技术改进可以包括引入先进的控制系统,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这些系统能够实现更精确的参数控制和更快速的响应,从而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集成智能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机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异常,为操作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减少人为判断错误。设备更新涉及更换老化或性能下降的关键设备,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使用新型高效节能的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发电效率,还能减少因设备老化导致的故障风险。例如,采用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技术的锅炉,其热效率远高于传统锅炉,同时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随着物联网(IoT)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发电厂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进行设备状态监测和预测性维护。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运行数据,可以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进行维护,避免突发故障的发生。此外,技术改进还包括优化操作流程和提高自动化水平。通过自动化技术减少人工操作,不仅可以降低操作失误的风险,还能提高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例如,自动化的启停程序和参数调整可以减少人为干预,确保机组在最佳状态下运行[4]

3.4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基于对发电厂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潜在危险的全面评估,比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外部攻击等多种情况,预案应详细列出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机组停机、系统隔离、人员疏散、火灾扑救、环境污染控制等。预案还应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行动指南,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预案有效性和提升操作人员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演练应定期进行,模拟各种可能的紧急情况,让操作人员在接近真实的场景中进行应对,演练可以是桌面推演,也可以是现场实操,甚至是综合性的应急演练。通过演练,可以发现预案中的不足之处,如流程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资源调配不合理等问题,并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在演练过程中,应重点培训操作人员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紧急情况、如何执行应急操作程序、如何与外部救援力量协作等。演练结束后,应对操作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存在不足的进行再培训。最后,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还应与发电厂的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使应急预案的执行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发电厂应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通讯系统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响应[5]

结语

通过对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危险点的全面分析,认识到在确保电力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潜在的安全风险。预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防范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应不断优化集控系统的设计,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升设备的维护保养水平,并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集控运行中的风险,保障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创新,期待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能够更加安全、高效、智能。

参考文献

[1]刘宗权.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研究[J].中国仪器仪表,2024,(05):81-84.

[2]陈柯,李煜.燃煤电厂集控运行中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05):257-259.

[3]涂沛亮.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J].通讯世界,2024,31(04):97-99.

[4]黄晓敏.智能计算在发电厂集控运行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4,41(04):138-139.

[5]周国梁,王昱丹.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危险点预控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4,(06):127-1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