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护理风险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周清

南充市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6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护理风险干预能够有效降低ICUARDS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U;护理风险干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正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nursing risk intervention on ICU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and its effect on complication rate. Methods 60 ARDS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3 to January 202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3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30).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nursing risk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this basis to compare the complication rat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hospital stay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care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hospital stay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P <0.05). Conclusion Nursing risk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ICUARDS patients,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hich is of import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CU; nursing risk intervention; complications; nursing satisfaction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呼吸衰竭。ARDS通常发生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基础上,如肺部感染、创伤、吸入性损伤和全身性感染等。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炎症介质、氧化应激、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损伤等多个环节。ARDS患者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常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治疗,以提供包括机械通气在内的多种支持疗法。在ICU中,ARDS患者由于病情变化快、治疗措施复杂、护理难度大,面临着诸多护理风险,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压力性损伤和深静脉血栓(DVT)等并发症[1]。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降低这些护理风险成为ICU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护理风险干预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通过系统地评估、分析和控制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已有研究表明,护理风险干预在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护理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其在ICU ARDS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60例ICU ARDS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探讨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提高ICU ARDS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60例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1)基础护理: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保持床单位的清洁与干燥,预防压疮和其他皮肤问题。2)呼吸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提供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定期监测血气分析和呼吸参数,调整呼吸机参数,确保氧合和通气效果[63]3)药物治疗: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激素、镇静剂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4)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1.2.2观察组

1)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入院时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Braden评分表、Norton评分表等,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跌倒风险、感染风险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涵盖患者的具体护理需求和潜在风险点,明确每项护理措施的执行步骤和责任人。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内容包括风险识别、评估、预防和应急处理等。通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其能够及时识别和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强调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鼓励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护理中的风险。3)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的风险评估,记录评估结果并及时反馈给护理团队。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患者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风险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及时报告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风险事件或潜在风险,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3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DVT)等。

2护理满意度: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的问卷调查进行评估。

3住院时间:记录患者从入ICU至出院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来说,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压力性损伤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VAP(例)

压力性损伤(例)

DVT(例)

总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

30

6

5

4

50%

观察组

30

2

1

1

13.33%

t值

-

-

-

-

3.842

P值

-

0.029

0.012

0.025

0.00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不满意患者,总满意率达100%,而对照组有5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率为83.33%。表明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在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例)

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率(%)

对照组

30

15

10

5

83.33%

观察组

30

22

8

0

100%

t值

-

-

-

-

4.233

P值

-

0.015

0.027

-

0.007

2.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2±3.8天,而对照组为21.5±4.3天,说明护理风险干预措施有效缩短了ICU ARDS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效率。

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例数

30

30

住院时间(天)

21.5±4.3

17.2±3.8

t值

-

4.112

P值

-

0.000

3.讨论

3.1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后,ICUARDS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这主要是因为护理风险干预通过建立系统化的风险评估体系,能够早期识别和评估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压力性损伤和深静脉血栓(DVT)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针对不同风险点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翻身、保持皮肤干燥、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凝药物等。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

3.2提高护理满意度

护理风险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在干预过程中,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其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更加细致和专业地照顾患者。此外,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反馈机制,护理方案得以动态调整,确保护理措施始终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病情变化[4]。这种个性化、精细化的护理服务,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还增强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认可度,从而显著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3.3缩短住院时间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护理风险干预能够显著缩短ICUARDS患者的住院时间。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评估和个性化护理计划,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从而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具体而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不仅直接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减少了因并发症导致的住院延长情况。此外,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团队合作,提升了整体护理效率,使患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住院时间的缩短,不仅降低了医疗费用,还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 屠乘风.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护理风险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

[2] 冯娟,王静.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护理风险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 38(2):177-180.

[3] 余燕梅,刘利华,蒋玉芳,等.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3):3.DOI:10.11816/cn.ni.2016-152420.

[4] 何艳勤.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 2017, 4(024):54-55.DOI:10.3969/j.issn.2095-8439.2017.24.1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