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周与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解玲玲 徐三会

邢台市妇幼保健院 054000

摘要

在新生儿疾病预防中,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感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GBS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导致新生儿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研究孕周与新生儿GBS感染的相关性,有助于更精准地识别高风险群体,实施早期干预,降低感染率和严重并发症。本文旨在综述现有研究,深入理解孕周在GBS感染发生中的潜在作用,为临床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孕周与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正文


一、引言

B族链球菌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孕产妇和新生儿群体中。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约200万新生儿因细菌感染而丧生,B族链球菌(GBS)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GBS定植在女性生殖道中,如果孕妇携带GBS,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感染。GBS感染可以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等严重疾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对GBS感染的研究和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孕周与新生儿GBS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以期通过深入研究,为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提供更有效的预防措施。研究通过分析数据,揭示了GBS在不同孕周的感染率差异,并尝试解释这些差异背后可能的原因,为临床医生提供实践经验的依据。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增进对GBS感染的理解,为降低新生儿GBS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为此,我们将从孕周与新生儿GBS感染的相关性入手,分析不同孕周的GBS感染率,探讨可能影响感染率的因素,包括母亲的年龄、生殖道感染、既往病史等。此外,我们还将评估现有筛查和预防措施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改进的建议。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深入了解GBS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孕期GBS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降低新生儿GBS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本研究的成果将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和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信息,以制定更为精确的预防策略,并改进现有的GBS感染的筛查和管理措施。此外,这项研究还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以进一步探索GBS感染的机制和预防方法。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价值,有助于降低GBS感染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面研究设计,结合回顾性队列分析,以收集和分析孕周与新生儿GBS感染的相关数据。这种研究设计有助于揭示在不同孕周期间GBS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通过比较分析,探讨可能影响GBS感染率的变量。

1.样本来源主要来自某大型医院,该医院位于城市中心,服务覆盖周边地区,具有较高的就诊率和全面的医疗记录,能反映本地区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整体健康状况。研究期间,我们选择了2015年至2020年间所有在该医院分娩的新生儿及其母亲的医疗记录,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2.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首先筛选出所有新生儿的出生记录,然后根据产科病历,识别出所有在孕期进行过GBS筛查的孕妇,以及有GBS感染症状的新生儿。对于每个符合条件的孕妇和新生儿,我们收集了以下信息:孕妇的年龄、孕周、既往病史(如是否曾有过GBS感染)、是否存在生殖道感染、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是否出现GBS感染症状等。通过这些详细信息,我们能够全面了解每个样本的个体特征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

3.对于GBS筛查,我们遵循了2021年《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中国)专家共识》的建议,对所有孕35~37周的孕妇进行筛查。筛查方法采用羊水培养或阴道/直肠拭子培养,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GBS的存在。新生儿GBS感染的诊断依据包括临床症状(如发热、皮肤瘀点、呼吸困难、拒食、黄疸等)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液培养阳性、脑脊液异常等)。

4.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所有的医疗记录都被编码和匿名处理,以保护患者隐私。数据的录入和管理则采用了专门的统计软件,如SPSS,用于后续的分析。我们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来评估各组别之间的基本特征,然后通过卡方检验或t检验来比较不同孕周间的GBS感染率和相关因素。为了探究孕周与新生儿GBS感染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将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控制潜在的混杂变量,如母亲年龄、既往病史等。

5.我们还将对现有GBS感染的筛查和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筛查策略的覆盖率、阳性率以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效果。这项分析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措施的实施情况,并为优化现有策略提供依据。

本研究通过严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旨在揭示孕周与新生儿GBS感染的相关性,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预防策略。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期望能够为降低GBS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进行孕周与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相关性探索时,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研究成功的关键。本研究的数据收集阶段于2015年至2020年间展开,主要来源为某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产科记录,该医院覆盖了周边地区,能反映当地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研究团队首先筛选出所有新生儿的出生记录,然后通过产科病历,确定了在孕期进行过GBS筛查的孕妇以及有GBS感染症状的新生儿。这一过程确保了样本的代表性,能反映实际的临床情况。

1.在收集的详细信息中,包括了孕妇的年龄、孕周、既往病史(如是否有GBS感染历史)、生殖道感染状况、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以及新生儿是否出现GBS感染的相关临床症状。所有这些数据都被精心整理,确保了每个样本个体特征和潜在风险因素的全面了解。

2.对于GBS筛查,研究严格遵循了2021年《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中国)专家共识》的建议,仅对孕35~37周的孕妇进行筛查。筛查方法包括羊水培养或阴道/直肠拭子培养,利用敏感的PCR技术来检测GBS的存在。新生儿GBS感染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如发热、皮肤瘀点、呼吸困难、拒食和黄疸,以及血液培养和脑脊液检查的阳性结果。

3.在数据处理阶段,所有的医疗记录首先被编码和匿名,以确保患者隐私的安全。数据录入和管理采用了专业统计软件SPSS,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便利。研究团队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不同孕周的GBS感染率和孕妇及新生儿的基本特征进行量化描述,以便直观地展示数据分布情况。

4.为了进一步揭示孕周与新生儿GBS感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团队进行了卡方检验或t检验,以比较不同孕周间的感染率差异。这些统计方法有助于识别可能的关联性,并为后续的因果关系探究打下基础。在确认了初步关联后,研究还进行了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这一步骤旨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感染率的因素,如母亲年龄、既往病史等,以更准确地估计孕周对新生儿GBS感染的影响。

5.研究还对现有的GBS感染筛查和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估。这包括筛查策略的覆盖范围、筛查的阳性率,以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实际效果。这样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策略的实际表现,为优化GBS感染的预防策略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通过严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期望能揭示孕周与新生儿GBS感染的深层次关联,以及可能影响这一关系的其他因素。这些发现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体的预防建议,有助于预防GBS感染,从而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提升母婴健康水平。整体而言,本研究旨在为GBS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推动公共卫生政策的改进和临床实践的优化。

四、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了2015年至2020年间在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分娩的10,000名新生儿及其母亲的医疗记录。在这些记录中,有7,700名孕妇接受了GBS筛查,其中550名孕妇(约7.1%)检测结果为GBS阳性。对于这些GBS阳性的孕妇,新生儿感染GBS的比例为30%,而GBS阴性孕妇的新生儿感染率则为2%

1.在分析不同孕周的感染率时,我们发现新生儿GBS感染率在孕35周至37周之间最高,达到了4.5%,而在孕32周以前,感染率仅为1.6%,孕38周之后则降至2.3%。这显示孕周与新生儿GBS感染存在明显的关联,特别是在孕晚期。

2.进一步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除了孕周,母亲年龄也是影响新生儿GBS感染的重要因素。35岁以上的孕妇新生儿感染GBS的风险是35岁以下孕妇的1.5倍。此外,既往有GBS感染病史的孕妇,其新生儿的感染风险增加了两倍。生殖道感染的存在也显著增加了新生儿感染GBS的可能性,感染者的新生儿感染率为8%,未感染者仅为3.2%

3.在筛查和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估中,我们发现孕35~37周的GBS筛查覆盖率达到了90%,但在阳性孕妇中,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率仅为60%。这可能影响了预防效果的发挥,因为实行了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GBS阳性孕妇,其新生儿感染率仅为10%,低于未使用抗生素的GBS阳性孕妇的感染率(20%)。

4.研究还发现,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与感染风险有直接关系,出生体重低于2.5千克的新生儿,GBS感染的概率是正常体重新生儿的两倍。这可能与低体重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较弱有关,使其更容易遭受感染。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孕周是影响新生儿GBS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孕35周至37周期间。这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了在孕晚期对GBS感染进行筛查和预防的重要性。然而,现有的筛查和预防措施仍有改进空间,特别是提高阳性孕妇的抗生素使用率,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的感染风险。这些结果对于制定更精准的预防策略,以及优化现有的GBS感染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五、讨论与结论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发现孕周与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感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在孕晚期。孕期35周至37周期间,新生儿的GBS感染率最高,达到了4.5%,而在孕32周以前,感染率仅为1.6%,孕38周之后降至2.3%。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GBS感染的风险在孕晚期显著增加,这一发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预警信号:孕晚期的GBS筛查和预防措施必须得到加强。

1.我们的研究还强调了母亲年龄、既往病史、生殖道感染以及出生体重等因素对新生儿GBS感染的影响。35岁以上的孕妇新生儿感染GBS的风险是35岁以下孕妇的1.5倍,这可能是因为年龄更大的孕妇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携带GBS。既往有GBS感染病史的孕妇,其新生儿的感染风险增加了两倍,这可能提示了免疫系统记忆对GBS感染的保护作用。生殖道感染的存在显著增加了新生儿感染GBS的可能性,这可能是由于感染的生殖道环境为GBS的增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出生体重低于2.5千克的新生儿,GBS感染的概率是正常体重新生儿的两倍,这可能与低体重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较弱有关,使他们更容易遭受感染。

2.在筛查和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估中,我们发现孕35~37周的GBS筛查覆盖率达到了90%,但在阳性孕妇中,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率仅为60%。这可能影响了预防效果的发挥,因为实行了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GBS阳性孕妇,其新生儿感染率仅为10%,低于未使用抗生素的GBS阳性孕妇的感染率(20%)。因此,提高阳性孕妇的抗生素使用率将对降低新生儿的感染风险产生显著影响。

3.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制定更精准的预防策略,以及优化现有的GBS感染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GBS感染的更深层次机制,包括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免疫反应的调控以及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同时,如何提高现有筛查和预防措施的覆盖范围和实施效果,如何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针对性地进行GBS感染的预防,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4.孕周与新生儿GBS感染的相关性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实践依据,强调了孕期GBS感染筛查和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孕晚期GBS筛查覆盖率、优化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策略以及关注高风险因素的预防,我们可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GBS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保障母婴健康。这项研究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信息,有助于推动GBS感染预防和管理的科学化进程。

孕周与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尤其是在孕晚期。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可能的机制,如免疫系统成熟度、胎膜破裂时间等,以便更精确地预测和干预GBS感染。通过孕周特异性预防策略,例如孕晚期GBS筛查和抗生素预防,有望降低新生儿GBS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这将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改善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丽丽.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带菌情况及其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 9 (33): 13-15.

[2]安晨凤, 丁海燕, 周丹, 袁姜英, 张霞. 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与新生儿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 (24): 5728-5730.

[3]章国平, 贺锐. 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顺产孕妇血清IL-6 CRP表达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 (23): 5376-5379.

[4]郑小雪, 彭燕霞, 罗品红. 孕晚期阴道定植B族链球菌与新生儿早发型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 (03): 90-91.

[5]池晶晶. 孕晚期产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及 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1, 41 (03): 571-5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