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承导更换施工探讨
摘要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天窗点;承导更换施工;
正文
引言
接触网在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设备中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沿着铁路线的轨道架设于上空特定的位置,属于一条特殊的输电线路。它由支撑装置、接触悬挂和定位装置等部分构成。其任务是通过下方快速运行的电力机车受电弓,给沿线运行过程中的电力机车传输电能。接触网和普通电力线路不同,其下方有大量的电力机车快速滑移取流,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使接触网比普通的电力线路更易发生故障,且接触网与电力机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紧密关系,所以接触网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运行过程中的电力机车因为失去电能供应而停止运行。因此,接触网的状态对于铁路运输的能力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1. 施工特点
铁路行业的行车方式是昼夜不断,因此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承导线更换只能安排在天窗点内停电后进行。而天窗时间较短,朔黄铁路的天窗停电时间大多时间为180分钟和240分钟,且站场内进行承导线更换不仅仅是接触网改造,工务、电务、机务等专业和接触网专业同时同地施工,存在相互干扰相互挤占的情况,大大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且换线施工需大量人员、机具在短时间内聚集和撤离,施工场地空间狭小为为人员、物料、机具的调配和运输带来困难,也降低了人员机械的使用效率,增加了改造成本。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成立专项施工配合小组,组长由设备管理单位的管理人员担任,并挑选业务精湛的员工一并参与,对接触网承导线更换施工进行专项分析、专项盯控。
1.2对施工资格进行审查,施工单位开工前,均需向设备管理单位提供施工方案、四大员资质、开复工手续、施工治安安全准入证、营业线施工安全承诺书、施工方案审批报审表、安全配合协议书、施工安全配合协议书、危险源辨识库、人员入场安全教育等资质,涉及到使用大型机械作业的作业,还需有大型机械准入证明,施工配合小组要对上述资料进行详细核对,并拍照上传至电脑文档中留存。
1.3施工前组织施工配合小组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比照图纸查看换线区段有无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线岔等重点设备,核对施工方案中电连接位置、等位线位置、定位器安装数量、特殊区段导高及拉出值是否与现场设备相对应,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并修改。
1.4组织施工单位提前对作业现场进行调查,并会同所有相关人员根据现场查看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设备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向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让所有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意图,明确作业程序,做到每个人明确施工的重点环节及具体要求,施工单位要根据上述综合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
1.5召开施工预备会,由施工负责人介绍次日的施工计划、施工重点、作业主要人员安排、交通天气信息、安全卡控措施及应急抢修预案,设备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要重点强调次日天窗的重点设备、安全卡控事项及重点注意内容,确保次日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2.施工作业流程及分工
要严格按照施工前准备过程时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每一个施工作业小组必须分工明确,做到各行其事,确保做到自控与互控相。要确保作业过程中每一项作业环节按照施工方案中的时间节点完成,这样才可以做到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能够高效、合理、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当工作领导人通知线路已封锁的命令后,施工测量人员可以将既有导高、拉出值数据进行测量并写到轨枕上,可以通知各组施工人员进入护网门做准备工作;待工作领导人下达线路已停电,地线全部装设完毕的命令后,各组施工人员便可以开始作业。
2.1起锚组
对线索进行卸力。用紧线器和手扳葫芦将既有的接触线和承力索卸力,并做好防止线索滑脱的保护措施,作业过程中不得损伤既有设备。
新线索穿线。在转换柱处穿过线索,新线索用大绳、紧线器、钢丝套子临时扪在钢轨上,注意新线索不得积压、变形,防止其出现硬弯,并且严禁新线索短接钢轨造成红光带。
2.2放线组
根据换线地点的不同,放线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一辆作业车上同时放承力索和接触线的线盘,将承力索和接触线扪在起锚处的钢轨上,作业车拖着两个线盘往落锚方向匀速前进,在每个定位处和跨中处用滑轮悬挂在既有设备上,这种方式适用于区间放线。第二种是第一辆作业车上放接触线的线盘,另一辆作业车上放承力索的线盘,接触线扪在起锚处,承力索扪在第一辆作业车上,第一辆作业车托着接触线线盘,且拉着承力索线盘,在每个定位处停车后,轨道车上施工人员拽着承力索使用悬吊滑轮挂在既有设备上,这种方式适用于站场换线。放线过程中时刻注意新的线索的状态,不得碾压损伤新线索,防止出现扭面现象。
2.3梯车组
各个梯车组拆除旧定位器、吊弦、电连接,将既有承力索从承力索底座中倒出,将既有接触线用铁线吊在承力索上,安装新定位装置;待两端新线索给好张力后,各梯车组安装定位器、吊弦、电连接并拆除旧线索。
2.4落锚组
用紧线器和手扳葫芦将需要更换的承力索和接触线进行卸力,做好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待作业车运行至落锚处,用滑轮组将接触网和承力索拽上去后,缓慢给上新的线索张力,用对讲机时刻与起锚处沟通,注意起锚处补偿装置的a,b值的状态,应符合安装曲线要求,并观察起锚处锚柱状态,不得反倾,符合要求后方可对各部螺栓进行紧固。
2.5中锚组
落锚处给上张力后,倒出旧承力索,将新的承力索和承力索中锚辅助绳装设防磨条后倒入承力索底座上,并紧固各部螺栓。
2.6测量组
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后,测量人员便可对定位、逐个吊弦、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中锚进行测量,各个小组根据测量数据对接触网各项参数进行调整;测量人员要把全部参数记录清楚,最后交由工作领导人与配合负责人共同签认保存。
2.7施工盯控组
所有设备预调完毕后,施工盯控组上梯车及轨道车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人员进行处理,施工配合人员会按照施工检查清单进行逐一回检并签字确认,保证施工过程中换线施工后的设备质量,确保具备送电、行车条件。
调整完毕,确保各项参数满足要求后,工作领导人通知所有人员、机具撤离现场,并通知地线人员撤除地线,消除作业命令。
2.8天窗点后观察列车通过情况
分别在锚段关节、中锚、分相绝缘器、分段绝缘器处(曲线、桥梁处应增加人员),观察3趟列车通过情况,观察机车受电弓是否平滑通过,有无拉弧或离弓现象,并于施工当天安排夜间巡视,观察各零部件有无虚接发热、绝缘件有无闪络放电现象以及电力机车受电弓运行情况。
2.9召开施工总结会
在每一个天窗作业结束后,设备管理单位应组织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召开施工总结会,对当天施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发生的安全、质量、管理等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本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并指定整改措施,确保在以后得天窗作业中避免同类问题的发生。
2.10资料更新与缺陷汇总
施工结束后,设备管理单位要及时对设备图纸进行更新,对当日完成的工作量进行统计,对施工当天还未处理的缺陷及施工遗留问题在施工缺陷登记表中进行登记,并要对还未处理的缺陷及遗留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定期会同施工人员在合理的天窗点内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过后的设备质量。
3.施工注意事项
3.1施工人员踩踏新接触线造成新线索产生硬弯
(1)施工人员要时刻区分新旧线索,防止误踩踏新线索。
(2)施工配合人员时刻在场盯控,遇有此类情况及时制止。
(3)施工结束前,施工配合人员上作业车进行平推检查,遇有硬弯及时用五轮整线器进行处理。
3.2新旧线索衔接处易出现跨内高差
(1)施工预备会中要重点提醒测量人员在测量时不但要测量换线区段,还要对换线区段两端的两个跨距一并进行测量。
(2)施工结束前对导高进行调整时,要确保衔接处数据平滑过渡。
(3)施工配合人员监督测量作业,确认各项测量数据达标并签字留存。
3.3拆除旧线索时易造成线索伤人
(1)旧线索卸载时,张力释放要缓慢。
(2)旧线放下时不得抛掷,应用小绳缓慢放至地面,不得抛掷传递。
(3)断线前施工负责人应使用对讲机通知相关人员远离线路,各组成员应做好呼唤应答,确认人员远离线路后,施工负责人放可通知断线人员进行断线。
3.安全卡控要点
4.1严格执行接触网停电命令作业程序,严禁超前准备及超范围作业,无现场负责人命令严禁施工作业人员提前上道做准备工作,当收到施工负责人线路已封锁可以上道做准备工作的命令后方准上道做准备工作,当收到施工负责人线路已停电,地线已全部装设完毕,可以开工作业的命令后,施工作业人员才能上杆进行作业。
4.2要严格按照规章进行验电接地,接触网停电作业必须配备验电器、接地线、绝缘靴、绝缘手套、接地钩钉等用品,要严格遵守工作票制度、监护制度及停电作业的其他规章制度和作业程序进行。
4.3进行梯车作业时,梯车推扶人员不得少于4人,梯车作业人员不得多于2人,推动梯车的速度不得超过5km/h,并不得发生冲击和急剧起、停,严禁两人在同侧攀登梯车。凡占用线路作业,应设好现场防护员,配备有效防护用具,严禁不设防护施工,施工过程中联系中断应立即停止施工。安全带严禁挂于梯车上,梯车推扶人员应听从梯车上方作业人员指挥,梯车推扶人员严禁坐卧梯车,梯车使用时防止产生红光带。
4.4 驻站联络员在封锁时间剩余半小时时联系负责人确定是否能按时完成天窗点内工作,并且每隔五分钟通报封锁剩余时间,现场负责人及小组负责人要呼唤应答。
4.5作业完毕后,施工负责人及各小组长、安全员对线路进行巡视,重点检查接触网是否有铁线等接地物,天窗点结束之前要检查有无临时接地情况,检查有无影响行车隐患,工具、材料全部清理回收,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知驻点联络员消令。
结束语
在电气化铁路中,接触网施工后的质量直接影响所在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因此,合理安排接触网施工对铁路的整体运行水平至关重要。既有电气化铁路的改造工程非常复杂,施工量大,人员、机具多,作业时间断,同时还要保证每一个天窗点结束后应满足行车条件,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施工安排。电气化铁路的改造中承导线更换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接触网承导更换时需要深入现场勘察,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精心组织,这样才能确保施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贺金圣.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策略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05):71-72.
[2]高胤.既有线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1):118-120.
[3]李来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刍议[J].电力设备管理,2021(07):192-193+210.
[4]唐豪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及防护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1(02):218-219.
[5]吴晓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0):27-28.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10.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