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情况下铁路行车组织安全浅论突发情况下铁路行车组织安全浅论
摘要
关键词
突发情况;铁路行车;组织安全
正文
在铁路持续提速的背景下,铁路行车中容易因人为因素或者地形等自然条件等影响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影响了铁路行车的安全性,强化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管理意义重大。铁路行车是一项复杂且多元化的系统,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隐患或者突发问题,都将有可能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因此,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一定的突发情况,积极全面做好组织安全管理工作。实践证明,科学且精细化的组织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和增进铁路行车安全,同时也能够整体保障人货安全。
一、突发情况下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管理的原则
在突发情况下,如何高效且科学的保障铁路行车安全,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为全面系统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也为了更好地增进和提升铁路行车安全,有必要依托于科学且精细化的管理原则,从深层次出发,统筹全面提升组织安全效益,不断夯实组织安全力度。突发情况下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避晚点的原则。规避晚点原则是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突发情况下,铁路行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人为因素或者其他因素等,继而出现晚点的情况。铁路行车一旦出现晚点的问题,极有可能会产生恶性循环,继而影响其他列车的安全有序运行。为此,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要注重全面系统做好组织安全管理工作,积极规避可能出现的晚点问题,尽可能提前进行筹划和布局,提前采用科学且及时的应对措施,确保铁路行车有序安全推进。比如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提前的组织规划,仍然无法保障铁路列车正常通行时,则可以采用备选路线,通过绕到的方式来保障铁路的正常有序通行。
第二,互不干扰的原则。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精密且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具有突出重要的现实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为保障列车安全有序且快速通行,就必须遵循互不干扰的原则。尤其是在涉及到铁路线路绕行时,则应该尽可能减少绕行列车对原先列车的影响,力争将这种影响降低至最小范围。如何保障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这就离不开科学且精细化的行车组织管理工作。在遵循互不干扰原则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压缩列车通行在途时间,减少突发情况可能给列车运行带来的损失。
第三,科学规范的原则。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管理工作本身就是系统复杂的,若没有立足于科学的规范,若没有依托于科学的运行法则,极有可能会影响着铁路行车的整体效率与安全。为此,在铁路行车的组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遵循和把握好科学规范的原则。所谓科学规范的原则,就是指铁路行车要依托于科学的规范,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要求等来予以落实和推进,要立足于规范来制定详实全面的运行流程和方案,确保一切工作都符合基本的操作规范,都能够为铁路行车安全高效提供重要的前提。
第四,影响削弱的原则。在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过程中,一些突发情况的出现,可能会带来直接的威胁与影响,严重影响着铁路列车的通行安全,也直接制约着铁路列车的通行效率。基于此,在铁路列车组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影响削弱的原则,尤其是在发生突发情况时,应该力争将突发情况对列车的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在实践过程中,当这种负面影响得以降低至最小程度,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经济损耗,同时也能够切实提升通行效率。
第五,优先救援的原则。在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为真正将突发情况带来的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也为了切实有效地保障行车安全,应该注重把握好优先救援的科学原则。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一旦出现紧急问题,要率先根据实际情况来组织开展救援工作,要在救援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进行铁路疏通等,以此来真正将突发情况的负面影响降低至最小范围。特别是当发生突发情况时,或者当出现乘客、货物滞留时,应该率先将人或者货物运输到下一个站点或者目的地。
二、铁路行车中的突发情况概述
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出现,往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问题与威胁。为系统全面提升和增进铁路运行效率,也为了进一步夯实和保障铁路行车安全,就必须科学审视铁路行车中的突发情况。在实践过程中,按照突发情况发生的影响程度以及负面作用等,可以将突发情况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般突发事件。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一般突发事件顾名思义就是指突发事件的发生影响相对比较低,或者其产生的恶劣影响相对比较小的事件。这类事件的应对方法是比较有效及时的,比如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可能只需要适当调整铁路行车的运行图,就可以规避一般突发事件。从威胁程度上来看,一般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是相对轻微的,其影响范围也是比较狭隘的。人们可以快速采用相对应的处置或者防控措施,以此来快速消除一般突发事件,或者将一般突发事件扼杀在摇篮中。
第二,严重突发事件。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严重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危害是比较直观的,而且对整体的铁路运行会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当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时,可能会造成铁路短时间的停运或者长时间调整等问题。比如当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时,因应对不及时或者相关的应急处置措施没有做到位,可能会放到严重突发事件带来的威胁与影响,造成列车短时间无法前行,或者列车长时间需要进行调整。因此,严重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是比较大的,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比较大。在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格外关注严重突发事件,尽可能通过提前性的研判与分析,通过系统化的预测与判断等,切实有效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尽可能将严重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
第三,恶性突发事件。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恶性突发事件比严重突发事件可能要高若干级别,它对于铁路正常运行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实践过程中,铁路行车中的恶性突发事件表现为以下方面的特征,人们根据这些特征,就可以快速判断该事件的具体性质以及严重程度。第一,持续时间长。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恶性突发事件的产生,可能会造成铁路长时间行车停滞,或者线路长时间被延误和耽搁。在应对过程中,可能需要投入比较大的人力物力等才能够有序恢复被延误的铁路线路。第二,客流波动性比较大。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恶性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大量乘客滞留,也势必会造成短时间内集中式的乘客流暴涨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可能需要快速调控铁路运行线路,以此来输送和疏散乘客,确保铁路行车秩序得以恢复。第三,限速措施的及时运用。在铁路运行的过程中,恶性突发事件的产生,可能还会涉及到一定的限速问题。尤其是在出现多个断路的情况下,更有必要快速采用限速措施,以此来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通行问题。
三、突发情况下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管理措施
在突发情况下,为系统全面保障铁路行车安全,也为了有效防范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做好精细且全面的组织安全管理,按照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采用针对性的组织安全管理举措,全面保障铁路运行正常有序。
(一)一般突发事件的行车组织安全管理
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一般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威胁或者后果是比较低的,但为了保障铁路运行的整体安全与效率,同样应该引发人们的重视。在处置和应对一般突发事件时,应该注重采用以下方面的组织安全管理措施。第一,合理调控铁路列车通行的时间。在面对一般突发事件时,为尽可能降低其对铁路行车安全带来的影响,人们可以采用合理调控时间的方式。比如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提前发车或者稍晚发车,通过人为对通车时间的把关,以此来有效防控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人们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区间运行时间的方式,既要保障铁路列车的整体通行安全,同时也要防控可能出现的晚点情况,有效降低晚点对整个铁路通行带来的整体影响。第二,调整会车地点。在铁路通行的过程中,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给车站正常通行以及组织调度等工作带来影响。为防控这种影响,人们可以提前变更会车地点的方式,以此来防范可能出现的车站列车数量在短时间内陡然增加的风险。当然,在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若发现铁路信号等出现了问题,人们可以采用备用的方式来快速进行响应,依托于会车形式的调整等来降低一般突发事件对整个车站正常运行带来的影响。第三,减少铁路线路压力。在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因一般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对铁路线路造成较大的压力与挑战,若没有采用及时快速的处置措施,极有可能会造成列车拥堵或者停摆等问题。为此,在实践过程中,为科学且高效的应对好一般突发事件,人们可以适当降低铁路线路的压力。比如当列车在双线线路上行驶时,当出现一般突发事件时,人们可以在有过渡线的地方进行错车,让列车在相反方向进行运行,以此来降低对原有线路的影响,尽可能从源头上来保障铁路行车的整体安全有序性。第四,合理控制车流密度。在铁路运行的过程中,为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一般突发事件,也为了全面系统保障铁路行车的整体安全有序性,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且科学的调整车流的密度。所谓车流的密度,就是指在始发站的调度人员可以根据线路的具体运行情况等来合理组织发车,保障同方向的不同列车之间的区间运行时间和运行速度等,以此来确保铁路线路的整体畅通。
(二)严重突发事件的行车组织安全管理
在铁路运行的过程中,面对严重突发事件,为有效提升和整体增进铁路运行效率与质量,也为了系统全面增进和优化铁路运行的安全,就必须做好严重突发事件的行车组织安全管理工作。严重突发事件的产生,往往会对铁路行车带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基于此,在行车组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采用以下方面的措施。第一,把握安全高效的原则。面对严重突发事件,人们在进行应对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把握好安全高效的原则。在处置过程中,既要保障其整体的安全性,同时也要保障其高效性。只有将安全与高效真正做到位,那么才能够切实有效提升铁路行车的整体安全。第二,全盘掌握基本情况。当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时,人们应该对该突发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进行精准把握,要在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快速运用科学且妥当的处置措施。比如人们可以适当减少本线长途列车晚点时间与高等级列车晚点时间,低等级列车运行应以跨越铁路线路较少方案来进行迂回,在整体保障铁路运行效率的基础上,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在应对严重突发事件时,还应该合理且高效的运用好过渡线。在实践过程中,过渡线的存在,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铁路列车的运行效率。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通过过渡线的运用,高等级列车能够快速超越低等级列车,继而实现对线路的合理布局以及高效运用。第三,制定完善且精细化的行车组织安全管理方案。在突发情况下,为系统全面保障铁路行车组织安全,也为了更好地优化和提升铁路运行效率,就必须制定好完善且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
(三)恶性突发事件的行车组织安全管理
在铁路行车的过程中,恶性突发事件的产生,同样会对行车组织安全管理工作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格外关注恶性突发事件可能产生的威胁与影响,最大程度提升和增进组织安全管理力度。第一,要快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当发生恶性突发事件时,应该在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的工作,尽可能将损失降低至最小的程度,快速疏散人民群众,快速输送乘客或者货物。当然,乘客要远远优先于货物的。第二,快速进行组织调度。在恶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快速进行组织调度工作,要本着就近处置的原则,要快速整合关键的资源和力量。第三,要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比如在乘客停滞的大型车站,要为滞留旅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充分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比如可以组织乘客通过退票的方式来换乘其他的交通工具,或者对滞留乘客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以及安全培训等。
结论:铁路行车组织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尤其是等级不同的突发事件时,应该注重依托于科学且精细化的行车组织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全面提升和增进铁路行车的整体安全与效率,不断夯实和优化铁路行车的整体成效。
参考文献:
[1]李鹏.突发情况下铁路行车组织安全浅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5):37-38.
[2]郑雪.突发情况下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路径规划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20.
[3]王友栋.浅谈铁路非正常情况下行车作业应急处置办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6):279-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