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分析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李林凡、陈潇潇、岳宗田

重庆电子信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401336

摘要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成为热门话题。由于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保护物联网设备和数据的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远程控制技术

正文


1.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特点

1.1复杂性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不断增长,物联网系统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加,这给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的实施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物联网系统中,各种设备和数据之间的交互和联系非常复杂,这使得安全漏洞和攻击的来源也变得更加难以确定和防范。因此,针对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的复杂性特点,需要采取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其安全性。

1.2智能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联网系统中的设备和数据也具有越来越高的智能性。这种智能性不仅体现在设备和数据的自主性和自适应性上,还体现在设备和数据之间的相互协作和智能决策上。然而,这种智能性也给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攻击者可能会利用智能性漏洞进行攻击,从而获得对物联网系统的控制权或窃取敏感信息。因此,针对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的智能性特点,需要采取更加先进和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保证其安全性。

1.3融合性

物联网系统涉及到多个领域和技术,如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这些领域和技术之间的融合使得物联网系统的功能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但同时也给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领域和技术之间的安全问题可能会相互影响和相互扩散,因此需要采取更加全面和协调的措施来保证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

 

2.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现状

2.1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感器等手段将各种物品、设备等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然而,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其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安全问题。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是整个物联网安全的基础。由于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庞大,设备的部署和配置往往存在漏洞,例如设备的密钥管理、远程升级等。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攻击物联网设备,从而获取敏感信息或者破坏设备的功能。

2)数据安全问题。物联网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因此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黑客可以通过截获数据或者篡改数据,获取敏感信息或者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同时,由于物联网设备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有限,数据的加密和保护措施也需要特别关注。

3)应用安全问题。物联网的应用涉及到各种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流程,因此应用的安全性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例如,应用是否存在漏洞、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异常情况等。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敏感信息或者破坏应用的功能。

2.2远程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

远程控制技术是物联网中实现设备管理和监控的重要手段,但是远程控制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1)远程控制权限问题。远程控制技术需要具备对设备的控制权限,如果权限管理不严格或者存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权限并控制设备。

2)远程通信安全问题。远程控制需要通过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来实现,如果通信协议存在漏洞或者数据传输不加密,黑客可以截获数据或者篡改数据,获取敏感信息或者破坏设备的正常功能。

3)远程日志管理问题。远程控制技术需要对设备的状态和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因此需要保存大量的日志信息。如果日志管理不严格或者存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敏感信息或者篡改日志信息。

 

3. 提升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的建议

3.1加强设备安全防护

为了确保物联网设备的正常、稳定和安全运行,对其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首先,采用加密技术对设备的通信数据进行保护是最为基础且核心的防护手段。在物联网中,设备间的通信数据往往涉及到各种敏感信息,如个人信息、财产信息等,一旦被非法获取,后果不堪设想。通过使用强大的加密算法和安全密钥,可以确保设备间的通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截获、破解和篡改。

其次,使用安全的操作系统和及时升级机制也是加强物联网设备安全防护的重要手段。物联网设备通常需要与各种复杂的软件和程序进行交互,因此,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采用经过专业团队研发和测试的操作系统,并定期进行系统升级,修复已知的漏洞和缺陷,可以大大降低设备被攻击的风险。

最后,对于那些关键性的物联网设备,除了上述的软件防护措施外,还可以采取物理安全措施,如防拆、防篡改等。这些措施可以防止设备被非法拆解、窃取或篡改,从而确保设备内部的重要组件和信息不外泄,为设备提供更为坚实的安全保障。

3.2强化数据安全保护

物联网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不被泄露或损坏。首先,可以采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例如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以及非对称加密算法来保护密钥的安全。此外,还可以采用数字签名技术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其次,可以通过使用安全的通信协议和数据存储格式来减少数据的安全风险。例如,采用SSL/TLS协议来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以及使用加密存储格式来保护数据在存储设备中的安全。此外,还可以采用访问控制技术来限制对数据的访问权限,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另外,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也是确保数据安全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组织应该定期备份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同时,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或数据泄露时能够及时响应并恢复数据。

3.3严格应用安全控制

为了确保应用的安全性,可以采用一些安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来开发应用,从而减少应用本身存在的漏洞。比如可以使用C语言、Python等编程语言,使用Android Studio、Eclipse等开发工具进行开发。此外,还可以采用代码审计和安全测试等手段来发现和修复应用的安全问题。例如,可以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测试,也可以请专业的安全测试人员来对应用进行测试,以确保应用的安全性。

除了以上措施,针对应用的数据处理流程,也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具体来说,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等技术手段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例如,可以利用AES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也可以利用RSA算法对数据进行签名,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此外,还可以采用数据备份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4.优化远程控制技术的对策

4.1加强权限管理

对于远程控制技术来说,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访问和操作设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多层次的权限管理策略,将权限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划分。同时,根据用户的不同身份和角色,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限,例如高级管理员、普通用户等。

在权限管理方面,强密码策略和密码定期更换制度是两项有效的措施。首先,强密码策略是指使用复杂且难以猜测的密码来保护账户的安全性。通过强制要求用户使用强密码,可以有效地降低被破解或被猜测的风险。其次,密码定期更换制度可以帮助提高账户的安全性。通过定期要求用户更换密码,可以防止密码过期失效,从而确保账户始终受到最新的保护。

除了以上措施,还可以采用其他安全措施来加强远程控制技术的安全性。例如,可以设置远程访问的端口和IP地址限制,以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传输的数据和指令,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未经授权的访问;建立安全日志和审计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行为。

4.2加密远程通信

为了确保通信数据的安全性,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加密技术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加密是一种将原始信息转换为不可读的形式,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潜在的攻击者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成熟的加密协议可供选择,如SSL/TLS等。这些协议采用了高级的加密算法和密钥交换机制,能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例如,SSL/TLS协议采用了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并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密钥的交换,从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实现了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除了采用加密协议外,为了应对可能的加密攻击,还需要定期更新加密算法和密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攻击的不断演进,新的加密算法和破解方法不断涌现。因此,为了保持数据的安全性,需要定期更新加密算法和密钥,以应对可能的加密攻击和安全漏洞。这可以通过采用最新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策略来实现,同时对加密协议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

4.3建立安全日志管理系统

为了确保日志信息的安全性,可以建立一套安全日志管理系统。这套系统需要对日志信息进行分类、备份和加密存储。通过对日志信息进行分类,可以有效地将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同时,备份日志信息可以确保在系统出现问题时,不会丢失任何重要的日志数据。对日志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则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漏。

除了对日志信息进行分类、备份和加密存储外,还可以采用日志审计和告警机制。日志审计是一种监测日志信息安全性的方法,通过对日志信息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事件。告警机制则是一种实时监测和分析日志信息的方法,当发生异常事件时,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管理员进行处理,从而及时有效地处理异常事件。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保障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性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为了更好地应对物联网安全威胁,需要不断加强物联网安全研究和技术创新,进一步保护物联网设备和数据的安全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宏凯.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1(13):5-6.

[2] 王志强.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初探[J].电子测试,2020(13):96-9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