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农业院校;茂名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正文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茂名作为农业大市,农业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产业结构存在不完善之处。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作为茂名唯一的农业院校,肩负着助力茂名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二、农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和可行性
(一)意义
1.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院校具备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和专业人才,能够为乡村地区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农业院校可以根据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3.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业人才,农业院校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村管理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4.加强农村科技创新
农业院校在农业科研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
5.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农业院校可以承担起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责任,通过教育、研究和文化活动,保护和传承农村的传统文化,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可行性
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业院校参与乡村振兴。这些政策为农业院校提供了资金、项目和政策保障,鼓励农业院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
2.农业院校的专业优势
农业院校拥有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相关专业,具备丰富的教学和科研资源。这些专业优势使得农业院校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规划等领域。
3.校地合作的良好基础
许多农业院校与当地农村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活动。这种校地合作的良好基础为农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便利条件,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需求,精准施策。
4.农民对科技和知识的需求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对农业科技和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农业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培训、技术指导等活动,满足农民的需求,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一)开设特色专业
1. 成立产业学院
2023年11月3日,学院举行农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产业学院成立活动,成立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和智慧农业产业学院。此举旨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相结合,推动数字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将“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有利于发挥学院的教育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2. 探讨农业智慧化
学院从政策和产业现状出发,分析农业智慧化的新形态,分享典型农业智慧化企业技术,探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新农科人才培养实践,探究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交流农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实践中的经验做法和应用场景,探讨现代农业产业人才需求问题及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
(二)科技特派员
1. 帮扶乡村振兴
高州市荷塘镇荷塘村等地开展党建结对帮扶活动,学院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荷塘镇开展工作。他们结合荷塘村的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开展产业谋划,整治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生物技术系为当地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和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支撑,开展校地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增加集体收入。
2. 推动产教融合
学院组织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荷塘镇,指导果农提升龙眼栽培技术、加工和销售能力,培育优质品种,打造本土品牌。高级园艺师等为种植户讲授技术和发展思路,解答咨询,引导产业发展。学院还筹措资金购买化肥农药,送到农民手中,助力农业生产。
(三)校企合作
1. 签订合作协议
5月18日,学院与化州市平定镇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并授予科技驿站牌,共同促进沉乡、橘红产业发展。
2. 发挥院校优势
平定镇的化橘红、沉香产业存在技术人员不足、深加工企业欠缺等问题。学院作为省内唯一整合多资源的高职院校,具备专业的技术团队、研发团队和雄厚的培训力量,开展合作有利于产业发展和学校产教融合,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实践平台。
3. 打造合作样板
学院党委书记希望打造校地校企合作样板,发挥人才、科研等优势,对接平定镇“五大振兴”需求,拓宽合作广度和深度。通过签订技术人员订单班协议和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为企业培养人才和提升员工学历。针对优势产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学院将与企业紧密对接,安排师生实践、实习。化州平定镇党委书记希望注重质量标准体系、品牌塑造和龙头企业培育,推动产业发展。签约后,“科技驿站”“产学研基地”揭牌,校企合作驶入快车道。学院院长表示将以平定镇模式为示范,对接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7大产业集群,发挥专业优势,培育实用人才,赋能农业产业发展。
(四)特派员服务
1. 科技兴农富农
自2019年以来,学院成立了14支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精准对接粤西地区31个省定贫困村。特派员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为农民提供农业实用技术教材、物资等,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直播带货推销农产品,研究农村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方案。他们还建立了农业技术咨询微信群,推送信息资源,为茂名“三农”发展出谋划策,打造农业产业链,创新科技助农模式。团队组织编写了一系列丛书,定制培训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目前,特派员开展培训活动50多场,派出100多人次,培训500人次,为培养农村技术能人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助力农产品销售
学院受邀参加高州荔枝全球品鉴会暨乡村振兴产业招商大会,安排特派员老师带领学生团队进行直播带货,电商专业老师现场指导,园艺专业老师专业讲解,提高了客户对茂名荔枝的认可度,为擦亮“茂名荔枝”金字招牌贡献了力量。
(五)服务特色产业
1. 推动农业标准化种植
学院全国模范教师张裘副教授带领团队长期服务高州荔枝龙眼基地,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村实现标准化种植,不受“大小年”影响,提高了荔枝和龙眼的质量,使种植户收入稳中有升,同时提升了地方品牌的美誉度。
2. 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
食品工程系特派员团队深入信宜池洞镇百香果种植基地和相关加工企业调研,为贫困村和当地农产品加工公司牵线搭桥,开展产业帮扶项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团队利用多年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积累和学院下属的茂名市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百香果产品研发,规划建设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成果转化和技术培训于一体的“信宜百香果区创服务中心”,推广新技术,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 学院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活动相结合,制定了《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服务茂名乡村振兴行动方案》,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党员农村科技特派员按照学院党委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求,在茂名市“520我爱荔”荔枝营销大赛中开通公益助农直播间,为茂名荔枝销售贡献力量。
(七)关爱留守儿童
1. 开展系列活动
2021年暑假,特派员老师将科技下乡与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有机结合,开展法律服务、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孤寡残疾老人等系列活动。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与乡村一线教师举行座谈会,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校园活动,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困难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2. 探索长效机制
学院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和联动合作模式,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风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农村电商平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八)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 实践团队活动内容
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由各党支部和教学系部200多名师生组成。生物技术系实践团队到茂南区公馆镇横山村推广葡萄种植技术,到茂名市国有大雾岭林场调研蕨类植物并建立电子档案;动物科学系实践团队对镇盛镇那梭村罗非鱼养殖池塘进行水质检测,提出养殖建议,还到化州市塘吉村养猪场调研,帮助村民整治环境。
2. 实践活动成果
此次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成果和文化,开展地情教育和思政教育,以图片、视频、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记录了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精神风貌和建设成就,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九)开展“行走的课堂”研学活动
1. 组织研学活动
为助力茂名市委市政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学院生物技术系组织近百名师生到高州市开展乡村旅游、茂名荔枝产业主题研学活动。
2. 活动意义
学院已持续开展多期产业主题研学活动,丰富了产教融合的教学实践形式,有利于师生拓展专业视野、增进生活体验、厚植三农情怀,提升了学院教育办学质量和特色内涵。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开拓技能传授渠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十)重视乡村振兴工作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按照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扎实推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十百千万”工程,在人才智力支持、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助推新田坡村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四、结论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开设特色专业、派遣科技特派员、开展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助力茂名乡村振兴。这些举措不仅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还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未来,农业院校应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和方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更大贡献。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加大对农业院校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总之,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农业院校借鉴和推广。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能够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农村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一夫,赵野.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优势分析及发展路径[J].长江丛刊, 2019(11):2.DOI:CNKI:SUN:CJCK.0.2019-11-071.
[2]曹湖云.新时期农业院校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J].读书文摘, 2019(14):45-45.DOI:CNKI:SUN:DSWZ.0.2019-14-035.
[3]赵金丹.职业院校促进地方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探究[J].湖北农机化, 2021, 000(011):87-88.DOI:10.3969/j.issn.1009-1440.2021.11.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