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去扶翼 放手自翱翔——试论高中语文教学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金宇琦

扶余市第一中学 吉林 松原 131200

摘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创新是现阶段国家进步的重要源泉,但是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非常繁重,课程安排紧凑,如何在如此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件值得讨论的事情,本文就人教版高中语文,深入分析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高中语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希望能够对高中语文教师产生帮助。


关键词

高中语文;创新能力;策略

正文


引言:近几年,我国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离不开广大具有创新能力的人群,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每年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高中作为中国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该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可是现阶段的高中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全面了解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的教学策略改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的高中教育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枯燥地将语文知识点讲解给学生,学生被动地去进行理解与记忆,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学生只会机械地背诵知识点,却无法灵活地运用,创新能力自然无法得到培养,倘若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会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显著提升,达到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他们能够用创新的方法去学习语文以及其他学科,个人能力得到提高,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从而加强学生未来自身的竞争力,最终能够实现自己为国家贡献的目标。由此可见,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高中学生,因为要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考,很多学校和教师把学习成绩放在首位,迫使众多高中生们,整日处于高负荷的学习当中,只能依靠机械式的死记硬背知识点,如今的高考命题已经产生一些改变,有关学生个人能力、创新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由此可见我国对高中生的个人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愈加重视的。此外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只能应付一时的考试,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个人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在未来踏入社会之后,无法具备较好的竞争力,对于个人能力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创新一词近几年在我国非常流行,社会各界人士对创新也越来重视,但是高中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解并不全面,甚至很多教师认为创新能力就单纯指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并针对于此作出一些工作,如加大知识拓展题目的考察,增加一些发散思维的题目考察,其实这些题目归根结底仍是课本知识,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思维,不过前提是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

三、高中语文教学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自主创新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他就会愿意深入语文课堂中去,从而发现教材课文中更深一层的意义,对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发具有很好的作用。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打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将课堂转换为开放式,把学生从传统意义上的听讲模式,转变为主动参与其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敢于开口说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再加以适当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从而让其产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应以学生为主,让他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适当的活动来提高其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演示等,在产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更容易获得自主创新能力。

以高中语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鸿门宴》为例(图一),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相信很多高中学生通过影视剧也会对其有较深的印象,而教材上的课文为文言文,学生对这种文言类的课文,本身就因其语言问题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若教师再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只会加重学生的不理解,倘若教师能够合理地运用开放式课堂,则能够取得不一样的效果,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鸿门宴的相关背景以及影视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让学生自己决定划分角色对鸿门宴进行表演,这期间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自编、自导、自演,让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更好地发挥,如此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会有显著提升,自身的个人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将获得发展。

 

(图一)

(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为自主创新打下基础

创新能力说到底就是一种思维模式,而健全的思维模式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负担很重,想象力被禁锢,如何释放想象力,是培养自主创新的前提。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去融入课文所提供的情景并产生深刻的体会,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想象力的体现,不过在此阶段,教师应该对于学生进入情境进行适当引导。其次,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依靠自己或与同伴的合作去解决问题。语文是一种语言艺术,会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意境,学生在进入情境后,会因其文中呈现的内容而产生一些疑问,针对这些疑问的出现,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情境中找寻答案,这是提升想象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绝佳途径。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反向思维去思考问题,针对一些复杂的事件过程、人物性格等,从而获得更多的深层次内容。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的《再别康桥》(图二)一文为例,这是著名诗人徐志摩所作的一首诗,主要表现诗人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针对这篇诗作,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些影像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作者作这首诗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康桥代表的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并非单纯的指某一座真正的桥梁,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入作者所设立的情境:诗人徐志摩站立在即将远离的船上,回望康桥,满是依依不舍之情,然后缓缓读出这首《再别康桥》。此外,诗中描写出康桥紧挨的河边众多景象,并将其分别比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种种事物,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他的这份不舍之情。最后教师不妨让学生利用反向思维,以这份不舍之情去感受作者对康桥的浓重情谊。

 

(图二)

(三)重视实践,为自主创新提供精神源泉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而学习知识就是为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但是曾经填鸭式的教育,让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正确的进行运用,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改善这种状况,让学生做到“运用自如”“学以致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活动通常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写日记、演话剧等方式进行,考虑到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可以适当挑选花费时间较少的实践方式,也可将实践活动缩小到班级内,这样既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实践机会,对学习时间的占用也相对较少。

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三篇课文都属于演讲类的文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进行演讲(如图三),演讲的地点可以选择在班内,也可以几个班级合在一起进行演讲,高中语文教师最后对学生演讲的表现进行评比,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好的实践机会,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

 

(图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源泉,现阶段国家对高中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重视,可见其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而高中语文作为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通过本文的分析,提出三项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对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创新能力的产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眭金祥.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1,(27):39-40.

[2]孔清.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探索[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26-127.

[3]戴丽萍.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8,(31):84.

[4]梁燕平.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8,(28):8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