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蔡立明 李庆乐 李彪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宝虢路

摘要

建筑施工作为社会进步的必要部分,其环境影响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了剖析,包括施工噪声、粉尘污染和施工废弃物等问题。其次,提出了一系列环保施工方法和措施,比如绿色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和尘土控制以及施工废弃物的有效利用等。最后,强调了环保施工与建筑施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加强环保施工教育和培训,建立和完善环保施工标准和法规等。研究表明,通过实施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此研究为建筑行业的环保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1. 环保施工 2. 可持续发展 3. 建筑施工 4. 环境污染

正文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影响,譬如噪音、空气污染等,对人们生活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何降低这些不良影响,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绿色建筑和环保施工越来越受重视。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环保材料,改进施工方式,加强现场的管理来减少污染。同时,也需要改进相关的法律和标准,强化环保教育和培训。本研究探讨了怎么样才能做到环保施工,并提出了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显示,实施环保施工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能帮助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希望这个研究能够给建筑行业提供有用的指导,帮助他们变得更加绿色、环保和可持续。

 

1、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概述

1.1 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全球共识,其基本概念涵盖了预防与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环境保护强调对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合理开发,注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建筑施工领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粉尘、固体废弃物及其他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噪声污染不仅干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和心理问题;粉尘污染则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危及公众健康;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得对建筑施工进行环境保护愈加紧迫[2]。通过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不仅能够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材料,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环保施工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和社会期望的要求,更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助于构建绿色、和谐的社会。

1.2 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涵盖了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其中,施工噪声是由各种施工设备和机械运行产生,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粉尘污染则来源于土方开挖、材料运输、施工废弃物堆放等过程,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并对呼吸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水携带大量泥沙、油污及其他污染物,排入水体后会引起水资源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大规模土石方工程和植被清理也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高能耗建筑材料的使用和耗能设备的操作均会增加碳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建筑施工过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综合性的,不仅涉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涵盖了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全面影响。

1.3 当前建筑施工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面临诸多挑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大量固体废物随意堆放,污染土壤和水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和噪声,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建筑材料的选用和施工技术的滞后,也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由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环保技术水平,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其定义和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3]。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出的《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一定义强调了代际公平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各国制定发展政策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之一是生态保护原则。该原则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不可逆破坏。这一原则不仅关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与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另一重要原则是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追求经济增长,还强调经济活动应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在此原则下,发展政策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促进就业、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公共服务等措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参与原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原则强调在决策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增强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通过多方参与,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社会需求,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确保发展的公平性与可行性。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原则为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它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兼顾资源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并鼓励公众广泛参与,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2.2 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要的是采用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施工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效应[4]。有效控制施工噪声与尘土,降低对周边环境与社区的影响。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积极探索有效利用的途径,减少施工垃圾的无序堆放。再者,提升施工设备的能源效率,如采用节能型施工机械,构建能源高效的施工系统。加强环保施工教育与培训,提高工人的环保意识,使得施工过程中能自觉遵守环保规定。强化环保监管力度,对环保施工进行绩效考核,以此激励施工单位遵守环保规范。实践证明,实施以上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的环保水平,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2.3 国际与国内可持续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的多项建筑项目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国际上,德国被动房项目通过高效节能设计和再生能源的运用,实现了建筑能耗的大幅降低。新加坡的绿色建筑规划着重于综合水资源管理和能源效率的提升,极具参考价值。国内方面,北京的“中关村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运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不但降低了能耗,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深圳的“前海卓越场”项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和绿色建材的结合,实现了建筑的高效节能与舒适度的提升。这些案例展示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结合,为未来建筑施工提供了实践借鉴。

3、建筑施工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

3.1 绿色建筑技术与施工方法

绿色建筑技术和施工方法在促进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绿色建筑技术突显了通过节能、环保和资源有效利用,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最小化影响,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包括能源效率技术、资源节约技术和环保材料的选用等。

能源效率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并减少能源消耗。例如,太阳能光伏技术、地源热泵系统和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建筑物外墙的保温和隔热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冬季的采暖需求和夏季的制冷需求,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资源节约技术的应用旨在通过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建筑施工全过程的资源高效利用。建筑施工中的水资源管理、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和高效施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够显著降低施工过程中对水资源和自然材料的过度消耗。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可以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浪费和资源的损耗,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建筑技术还包含对环保材料的选用。使用环保型材料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健康性能。例如,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的建材和可再生资源材料,不仅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还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增强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5]

通过绿色建筑技术与施工方法的综合应用,既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可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整个社会带来长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3.2 环境友好型材料的应用

目前,环境友好型材料的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此类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与性能。环保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生命周期评估,即从材料生产、运输、使用到废弃处理的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低耗能、低污染的环保建筑材料如再生混凝土、透水砖和自洁涂料等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的环境效益。例如,再生混凝土能够有效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资源浪费。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等优点,可降低建筑结构的自重和施工能耗。环境友好型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政策和标准的保障与推动。通过大量工程实践验证,绿色材料在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对于推进建筑施工领域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法实施严格的材料检测和认证制度,可以确保环保材料在建筑中的标准化应用。

3.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与监督

构建并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是建筑施工环保的重要措施。相关法规应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排放控制标准、废弃物管理政策及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措施。定期监督与检查,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可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并设立举报机制,以便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结束语

本研究立足实际,关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及其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采取的绿色施工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强调了环保教育及相关标准和规定的重要性。研究表明,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并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如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执行和推广这些环保施工措施,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等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环保施工在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和解决策略,积极探索新的环保施工方法和技术,以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的绿色化水平,推进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逐步完善环保施工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期在政策层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本文的研究将对建筑施工行业的环保施工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国洪王钟.绿色建筑施工与可持续发展[J].华东科技:综合,2020,0(09):0074-0074.

[2]赵华.论绿色建筑施工与可持续发展[J].建筑技术研究,2019,2(07):131-132.

[3]徐晟黄建淞.绿色建筑施工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2):15-16.

[4]董天富.基于绿色建筑施工与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19,(09).

[5]林艳艳.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19,(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