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
关键词
多元文化;音乐教学;高职音乐教育;作用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音乐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它不仅关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关乎未来学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打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桎梏,促进高职音乐教育健康发展。
1音乐欣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发展价值
1.1提高高职美学教学质量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高职院校可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充分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并可组织学生学习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丰富自身的视野和知识储备,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其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让其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且缓解了压力和情绪困扰,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除此以外,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并通过学习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知识,提升自身对音乐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培养出良好的审美眼光和鉴赏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从事相关艺术工作或者进行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而音乐创作和演奏也需要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团队合作,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其可以培养交流协作和合作能力,并将这些能力运用到其他领域和职业中。
1.2提高高职道德教育质量
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其作品通过表达情感和展现人性,可触动学生的内心,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结合欣赏音乐的课程,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心境,培养出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同理心,进而增强其道德意识和关爱他人的能力。同时音乐欣赏教学还可以提供道德观念的引导和启发,由于音乐作品中常常融入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可接触到不同的道德观念和思考方式,并从中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价值和道德准则,培养自身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具备增强道德教育质量的意义,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提供道德观念的引导和启发,最终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2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
2.1以优质教学队伍为基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多元智能视角下,高职音乐教学承担着多重教育使命,对高职教师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发展要求。这意味着高职教师不能再实施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埋头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高职院校应立足多元智能理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音乐教学提供良好的引导力量。第一,创新教育观念,注重因材施教。高职音乐教师应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一是尊重学生。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往往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学生完全听从于教师的命令,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作为一种功能外显形式,其形成与学生的内在思维密不可分。因此,高职音乐教师必须将课堂归还学生,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敢于表露个性差异与智能差异。教师应在尊重这种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拓展多项智能。二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种关乎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因素的艺术活动,情感要素在其中具有内在调控作用。虽然多元智能视角下的高职音乐教学机制改革更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表现,但是学生对这种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陌生,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与学习动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以情感为突破口实现多元智能视角下音乐教学的双向互动。第二,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要求高职音乐教师应开发多元化教学模式,发现学生差异性的智能结构,引导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一是“引进来”。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综合型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外聘专业院团的歌唱家、演奏家、教授学者等音乐行业的优秀专家,不定期举办“多元智能+音乐”的专题讲座。二是“走出去”。高职院校要为音乐教师创造再学习与继续教育的机会,加强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实践环境,使其通过角色的转变感受多元智能对个人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为多元智能音乐教师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合作学习及自主设计
自主与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由学生自主决定研究课题、展演曲目和演出形式,展示自己的独特想法和艺术表达,这种自主设计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音乐理念和情感。不仅如此,合作演出和自主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和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和挑战。(1)合作演出活动,高职院校音乐合作演出中最常见的形式是乐团演出以及合唱演出。乐团演出包括交响乐团、室内乐团、管弦乐团等,学生可以合作演奏各种乐器,共同演绎经典的交响乐作品或其他音乐作品。合唱团演出中学生可以合作演唱合唱曲目,包括传统民族声乐合唱曲、西方著名作品等。同时,合唱团演出通常需要合唱指挥和伴奏乐器的协调,不仅如此,合作演出还可能涉及戏剧音乐剧的演出,这种新兴创音形式的演出需要学生在音乐和表演方面的协同合作。此外,高校音乐合作演出还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和拓展。例如,学生可以合作进行音乐创作和实验音乐演出,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实验精神。总之,高校音乐合作演出的种类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长进行选择和发展。(2)课题小组合作交互,小组课题活动的核心是学生间的合作与协作。以学生为主体,共同参与和研究,以定题—探讨—分工—发表系统性的步骤共同完成课题的探讨,分享各自观点和意见后协调达成一致,这样的合作与协作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小组课题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学生需要对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进行批判性思考,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与此同时,在小组课题活动中,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学生需独立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样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2.3开启产教结合实习模式
“产教融合”策略的核心在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连系与合作。这不仅仅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更是一种深度融合,旨在通过双方的协同合作,打造一个集人才培养、科研探索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实际操作平台,使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产学研”模式可以看作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形态,它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更是为了优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很多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机会不足。实践教学是桥梁,将学术理论与实际工作经验联系起来,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机会。与传统的实习模式相比,“学期见习制”和“学年实习制”的结合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为全面和深入的锻炼,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此外,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策划能力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学生们可以被组织成不同的实践团队,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与实习单位进行合作。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如音乐社团、合唱团、乐队等,都是非常好的实践和展示平台。
2.4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级文化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扬学生的优秀表现和提供积极的反馈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此外,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倡导尊重和宽容的价值观,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尊重和被接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可以讲一些关于尊重和包容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难,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和宽容的意识,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1)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比赛和演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表演,如学校的音乐比赛、校际音乐比赛和社区音乐表演。通过参加比赛和表演,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成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水平和竞争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音乐表演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2)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和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例如,对于对唱歌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唱歌技巧和练习材料;对于对乐器演奏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乐器演奏指导和实践机会。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5实践性学习及跨学科融合
首先,制定设计跨学科的音乐课程和项目,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可以开设音乐与文学、音乐与历史、音乐与传媒等跨学科课程,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进行关联,拓宽他们的学科视野和综合能力。其次,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演出和表演,如音乐会、音乐剧、歌剧等,这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演出中,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力和音乐表达能力。同时,可以邀请其他学科的学生参与演出,如舞蹈、戏剧等,实现跨学科融合。最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音乐相关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不仅起到传播音乐文化的作用,而且也为需要的人带来音乐的欢乐和慰藉。这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6营造浓厚的多元文化氛围
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开展多元文化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氛围的构建来达到引生入境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情景让学生走入音乐氛围中,获得别样的体验,然后再联系音乐,展示呈现独特的音乐文化,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民族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极具民族风格特色的饰品和道具进行实物展示或装饰教学空间,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具有民族风情的舞蹈、音乐、民族节日、社会生活等丰富多彩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而为教学营造更浓郁的气氛和环境。学生的内驱力得到激发时,就会积极主动掌握所学知识及相关文化知识和背景,在学习与实践中就会投入更加真实、丰富的感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让学生参与实践、亲身体验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穿着民族服装进行表演,烘托气氛、营造氛围,请有才华的学生上台展示,如民族特色舞蹈,民族语言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多元文化氛围徜徉,推动音乐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高职音乐欣赏教学概述为基本点,对音乐欣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发展价值进行分析,同时对当前高职音乐欣赏教学面对的挑战给予剖析,最后提出高职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可开展的具体对策,旨在为今后高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帆.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意义和教学改革对策探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
[2]张晓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实施[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
[3]吕珂.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文艺家,2023(3).
[4]徐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乐理教学改革策略[J].当代音乐,202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