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及应用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江逸云

​永定区培丰镇人民政府 福建省 龙岩市 364100

摘要

随着科技进步的迅猛步伐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对食品的质量与功能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趋势下,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作为重塑食品特性的关键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并已达到高度成熟,充分展示了微生物在驱动食品科学创新方面的广阔前景。本文着重探讨食品工业范畴,详细解析了微生物发酵工程在食品创新与发展中最新的进展及其实务应用,目标在于通过精进发酵工程技术体系,为将来新型发酵食品的研发与推广构建一个稳固的理论支撑平台。


关键词

发酵工程;食品工业;微生物发酵

正文


发酵工程技术,这一融合生物工程智慧和自然科学原理的综合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传统发酵工艺的升级,更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创新应用。该技术核心在于改造和优化微生物,以产出更多有利于国民经济和民众生活的产品。基因重组、细胞融合等前沿技术使得在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进行精准操控成为可能,提高了微生物的转化效率和产率。高通量筛选技术缩短了优良菌株的选育周期,大分子高效分离纯化技术则为产品精制提供了保障。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如酒、醋、酱等食品的制作。现代发酵技术为食品工业提供更多可再生原料选择,推动其向高效、环保方向发展。同时,发酵技术还能生产具有特殊功能性的食品,如益生菌和功能性短链脂肪酸,不仅丰富食品种类,还改善人体健康。因此,发酵技术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求,丰富了食品种类,也推动了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是生物工程技术与国民经济紧密结合的典范。

一、发酵工程概述

1.发酵工程原理

发酵工程是一项尖端技术,专注于以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及经人工改造优化的生物体为基点,借助当代高端科技培育新型菌株,旨在开发创新产品或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此领域广义上被称为微生物发酵工程,涵盖了菌种的筛选与培育、发酵过程的控制管理,以及产物的提取与纯化三大核心步骤。

在菌种选育的精密环节中,对于工业微生物的菌株选择显得尤为关键。这些微生物因其独特的生物特性而备受青睐,例如其微小的体型使得它们能够迅速适应各种环境,而种类的多样性则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可能性。生长繁殖的迅速性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便捷条件,而地理分布的广泛性则确保了原料的易得性。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微生物具有极高的代谢活性和遗传可塑性,这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对其进行精准调控和改造的可能。为了满足严苛的发酵工艺要求,理想的菌种需要展现出一系列特质,如遗传稳定性强、突变衰退风险低、非病原性确保生产安全、发酵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能有效抵抗噬菌体的侵袭、对杂菌具有强力的抑制能力以及拥有较短的发酵周期。在众多菌种中,酿酒酵母、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发酵工艺中。此外,对于原材料的预处理也是此阶段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确保原材料的品质和适用性,才能为后续的发酵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发酵工业中,操作模式的选择对于产品质量和产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间歇发酵注重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内通过控制气体的交换来维持环境的稳定性,适用于小规模或特殊要求的发酵过程。连续发酵则强调连续不断地输入新鲜培养基和排出废液,保证微生物在恒定的环境中持续生长,适合大规模和自动化的生产。流加发酵则是根据实际需求在间歇与连续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精确控制培养基的添加速度和菌种的扩增效率。无论哪种模式,菌种制备和扩培都是基石,决定了发酵过程的成败。

在提纯过程中,工艺精细且关键。首先,细胞破碎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打破细胞壁,释放目标代谢产物。接着,浓缩分馏步骤利用不同成分的沸点差异,精确提取所需物质。同时,固液分离技术如过滤或离心,有效分离固体杂质与液体产物。每一步操作都至关重要,确保杂质被彻底去除,从而保障最终产品的纯度和质量。通过精确执行这些步骤,我们能够获得纯净、高效的目标代谢产物。

2.发酵工程特点

高品质发酵产品的制造,关键在于满足以下条件:精选适合的微生物菌株,创造促进微生物健康代谢的培养环境,配备专门的微生物发酵装置,以及配套符合生产工艺需求的设备。当代发酵工艺,受益于其尖端科技与完备体系,在创新发酵品生产中大放异彩,不仅能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实现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还能巧妙利用低成本资源乃至废弃物转化为高价值产品。此过程依赖生物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保障了产物的纯净度、经济效益的提升、环境友好性,及设备应用的广泛适应性,全面体现了现代发酵技术的先进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二、国内发酵食品开发现状

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发酵食品历史,发酵技艺既古老又充满现代活力。当前,我国在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上,主要集中在豆制品、谷物制品及益生菌食品的开发上。发酵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可达几十乃至上千种,但由于各微生物的具体功能界定不明晰,加之多数源自自然野生菌株,且受到传统发酵方法的局限,我国在发酵食品技术中微生物的利用与改进传统发酵流程方面,相较于其他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略显滞后。

此外,众多发酵食品企业面临生产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这直接引发了环境污染加重、资源利用率低下及经济效益欠佳等不良后果。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企业未能充分重视微生物生化机理的研究,对于微生物在化学反应中的本质作用理解不足,更多地侧重于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的表面描述,忽略了深层次的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

针对当前食品发酵行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旨在推动产业升级:

1.加强微生物菌种的科研与应用

通过扩大培养已知优良菌株、运用最前沿的生物技术改良菌种,以及深化发酵机理的基础研究,强化我国在微生物菌种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实际应用效能。

2.优化与创新发酵工艺

改良发酵流程,推行纯种发酵技术,实现发酵过程的精细化控制,以确保产品的高品质输出。

3.发酵工艺应用于新品研发

将成熟的发酵技术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拓展食品种类,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4.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快速调整发酵原料、产品结构及技术装备布局,促进企业规模化扩张,全面提升行业标准。尤其注重发展非粮食深加工领域,如深化玉米加工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实现行业整体的绿色高效转型。

以上策略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现存问题,推动食品发酵工业向更高效、环保、创新的方向迈进。

三、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单细胞蛋白的生产

微生物菌体蛋白,这一看似微小的生物体,却蕴含着巨大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不仅超越了我们熟知的大豆、肉类及鱼类等传统高蛋白食品,还高达50%以上,这使得它在营养学上独树一帜。更为难得的是,这种蛋白的氨基酸组成非常全面,涵盖了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对于维持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简单的单细胞形式加工,就能转化为高质量的蛋白粉,既可用于食品调味,提升口感,也可作为营养强化剂,为人体提供所需的矿物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特别是在婴儿食品中,它还能作为抗氧化剂,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单细胞蛋白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选用了无毒的菌种,如酵母、细菌和藻类,同时利用淀粉、糖蜜等原料,确保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深受公众喜爱。 

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们的餐桌带来了诸多便利与美味。这些微小的成分,如同隐形的助手,默默地在我们的食品中发挥作用,既保证了食品的美味,又确保了食品的安全与新鲜。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方式也日益先进。其中,发酵技术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重要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与纯度。当我们谈及食品添加剂时,不得不提到其中的佼佼者——黄原胶。这种于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新型食品胶质,凭借其独特的性质,迅速成为食品工业中的明星产品。它主要通过黄单胞菌与碳水化合物的发酵工艺制备,是一种产量巨大的微生物源多糖。在食品中,黄原胶如同一位多功能的魔术师,可以提升果汁饮料的口感与稳定性,使蛋白饮料更加细腻,为面包和糖果提供高粘度的填充,还能使肉制品更加鲜嫩多汁。而另一种备受瞩目的食品添加剂则是β-胡萝卜素。这种功能性色素,不仅能为食品增添鲜艳的色彩,还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青睐。β-胡萝卜素能够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它的工业化生产依赖于布拉氏酵母菌和三孢布拉氏霉等菌株的发酵技术。目前,在俄罗斯及东欧国家,β-胡萝卜素的工业化生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这些国家的食品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与应用。无论是防腐剂、甜味剂还是膨松剂,它们都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这些小小的添加剂,让我们的食品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3.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市场上对于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其中,基于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功能性食品尤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技术通过挖掘和利用大型真菌资源,赋予了食品独特的营养和功效。特别是真菌多糖,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以灵芝多糖为例,它源于我国传统中药材灵芝,富含于灵芝的子实体或菌丝体中。如今,通过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我们能够从灵芝中提取出这种珍贵的多糖成分,并巧妙地融入各类食品中。灵芝多糖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灵芝乳酸浓缩液、灵芝发酵饮料以及灵芝菌丝体发酵酒等,这些产品不仅味道醇厚,更在提供营养的同时,发挥着保健和治疗的多重功效,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4.微生物油脂的生产 

微生物油脂作为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在食品行业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用作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剂,还为食品创新开辟了新径。例如,将源自被孢子霉属真菌的油脂中提取的亚麻酸融入奶制品中,能够显著提升产品营养价值,使其营养构成更接近母乳,这种营养升级已在国产飞鹤乳业的奶粉中得以体现,其中特别添加了富含花生四烯酸(AA)的微生物油脂。此外,采用富含亚油酸的微生物油脂作为冷冻糕点的脂肪原料,不仅能丰富产品风味,还对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作用,体现出其独特的健康益处。

鉴于微生物油脂富含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它不仅是制作保健品的理想成分,适合作为增进人类健康的膳食补充,而且还能作为畜禽饲料的优质添加剂,通过改善动物的饲料结构,间接促进肉类品质的提升,展现了其在食品链中多元化的应用潜力。

5.新糖原的开发

新型糖原无疑是现代科技与健康需求完美结合的产物。借助前沿的发酵工程技术,科学家们精心研发出了这种具有革命性的甜味剂。新型糖原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市场上的新宠。它不仅具有低热量的特性,而且完全无毒副作用,这让消费者可以放心享用。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促进身体健康,优化肠道环境,有效预防龋齿,甚至辅助降低血糖。对于那些肥胖症、糖尿病以及肝肾功能不佳的患者来说,新型糖原无疑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安心甜味选择。在众多甜味替代品中,如木糖醇、甜蜜素、果糖、麦芽糖醇和果葡糖浆等,新型糖原以其全面的健康益处和卓越的口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四、结语

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属于当代生物科技的先锋领域,其在食品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食品的综合性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丰富且有益的饮食选项。展望未来,发酵工程技术的演进需精准聚焦,着重在以下几个核心领域推进创新:一是提升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技术效率;二是发掘与创新微生物资源,拓展生物多样性利用;三是强化固定化酶技术的生产应用,促进反应效率;四是加强发酵与酿造过程的精密控制技术,提升过程效率与质量;五是不断革新与完善发酵工艺流程,优化生产资源配置;六是重视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健康促进功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七是坚持循环经济原则,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同时确保微生物菌种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维持生态平衡。

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加速发酵工程技术的革新步伐,推动更多高性能食品的开发,为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唐建凤.在食品开发中发酵工程技术的应用思考[J].现代食品,2018(19):11-14.

[2]苍海波.发酵工程技术在食品开发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食品,2018(11):53-55.

[3]何浪.浅谈微生物工程的应用[J].科技风,2020(5):135-135.

[4]张丹.浅谈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上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Z):104-104.

[5]姜加良.我国食品发酵工业的研究现状[J].现代食品,2016(1):7-8.

作者姓名:江逸云. 性别:女. 籍贯:福建龙岩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食品工程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