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与电气故障检修方法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工程机械;电气故障检修方法;现象
正文
引言:
工程机械的维护,主要是为了减少设备的磨损,保证设备的安全,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根据对工程机械的调研,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机械故障是由于设备维修不当造成的,所以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工程机械、电力设备因其自身的复杂、精密而容易发生故障,并出现各种类型的故障。在对特定的工程设备、电气设备进行故障检修时,应先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逐步减少故障的范围,从而找出维修办法,并进行具体的维修。
1工程机械电气故障现象的分析
工程机械电气系统在发生故障之后,都会存在一些故障现象,通过故障现象也能快速对电气系统的故障点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例如,异味、冒烟、火花、噪音等,都是能直接察觉到的故障现象,对工程机械电气故障检修也有着一定的帮助。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电气故障都有明显的故障现象,还有很多电气故障情况较为隐藏,这时就需要利用一些电气故障检修的方法对其进行检查。另外,工程机械电气系统也会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故障,同时工作人员还应掌握故障的发生地点以及发生时间,这些因素都会为电气的故障检修带来一定的帮助,例如,电机有没有正常启动、故障前能否正常工作、故障前有没有进行保养等。
2工程机械维护保养的必要性
2.1确保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
工程机械一般都是在工厂里,设备和材料都是处于同一个环境中的,很容易被温度和湿度所影响,所以,通过定期的清洁和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磨损,并对被腐蚀的零件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2.2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运行费用
由于工程机械的用途和材质不同,其使用年限也各不相同,而且也有一定的维修周期,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维修和维修,那么机器的使用寿命就会减少一半以上,而且由于采购的工程设备价格较高,所以维修保养是减少费用的一项重要手段。此外,维修保养成本只有全套设备的3-10%,维修成本低,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使机器更好的服务于生产,是每个施工单位都必须的。
2.3节省企业资源,提高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开放,工程设备的安装、使用费用每年都在增加,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工程设备的运行效率,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与保养是不可避免的。注重增加机器的使用次数,减少维护的次数,不但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成本,而且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3电气系统故障分类及常见诊断方法
一些电器设备的失效是由于其本身的原因,也有一些是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通过对各类工程机械的故障的归纳,可以看出,设备的故障主要是设备自身的故障或线路的故障,设备自身的故障有电气设备损坏或调整不当,电源设备损坏等,线路故障主要是线路的断路或短路等。
在工程机械出现电气故障时,其诊断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故障征兆,然后进行设备检测,找出问题所在,然后跟踪和解决。在进行诊断时,要做到六诊即:口问、目视、耳听、鼻闻、手摸、表测,即通过问诊、看、听、闻、摸、测等六种方式器的不正常,进而找到故障的根源和位置。前五诊是根据人的感觉来判断电器设备的故障,这就是所谓的感觉诊断,而后者是用万用表来判断故障的位置。
感官诊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够很好的识别出设备的问题,如果是无法通过视觉识别的话,应该采用仪器检查方法来直接对其进行检测。同时,在机械设备的电气系统中,存在着断续发生和特殊情况下的故障。通过改变状态的方法,对电力系统的故障进行诊断,通常采用条件变换方法和条件消除方法。
分段法和追踪法在电力系统的维修中也经常采用。分段查找法是指根据工程机械的结构关系,将其分为若干部分,通过测量各部分的电压、电阻,迅速确定故障发生地点。而追踪和搜索方法则是逐步缩小故障区域,逐步发现故障发生的真正位置。对线路故障的检测,有顺查和反查两种方法。
4工程机械和电气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
4.1观察工程机械和电气故障使用状况
由于工程机械、电子设备的各种故障类型繁多,若不进行检查、甄别,立即进行维修,不仅会给维修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而且还会给作业人员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在维修之前,维修人员需要先观察,确认故障的原因,判断故障的原因,判断故障的原因,判断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类型,维修的必要条件。
4.2探究故障的产生原因
在基本查明了故障的状况之后,再对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范围进行定性分析。这个时候,维修人员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他们要在对工程机械和电子设备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之后,才能够分析出问题的根源和范围。把故障区域缩减到某个部件或部件,然后进行特定的维修。这样才能使维修工作更加高效,事半功倍。
5工程机械电气系统故障检修方法
5.1直观检修法
直观检测法是一种可以用人体的感觉来发现的故障现象。比如,直接观察工程机械的电器设备的外部是否有损坏、线路是否断线、线路松动、设备绝缘子烧焦、导线是否烧焦、继电器有无脱扣、开关是否正常、电器有无进水、电器表面油污污渍等现象,这些都可以用视觉直接观察到的故障现象,并能直接判断出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听力检查,有可能是由于线路断线、电动机响而不转动等异常的声音,而这种声音是由人类的听觉所能感知到的;询问检查,则是与操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工程机械的电气系统出现故障的前后状况。比如,机械、电子系统是否经过维修,工作环境是否存在明火、热源、异常气体、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发生的环境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互相的沟通,大致的了解到电器故障的发生,有利于故障的维修工作;嗅觉的检测,工程机械的电气故障,一般都会有焦味,尤其是电器的绝缘子、导线、接触器等出现烧焦的迹象,异味特别明显,通过对异味的查找确定烧焦的部位,以此来检查其故障原因。当然,在进行嗅觉检测时,要切断电源,以免给工作人员带来危险;如果用手进行电气设备的故障,首先要切断电源,再用手去触碰或拉动电线、电器等,看看有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比如,轻轻地拉动导线,观察导线有无断裂、松动等情况,触摸导线表面、接触器、马达等,检查温度是否太高,并对机械电子系统中的某些可移动的零件进行轻微的按压,检查零件的弹性是否有问题等。
5.2类比检修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检验工作人员对仪器的不熟悉,在没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采用同一型号的、质量标准齐全的仪器进行对比,重点是对相关的参数,如工作状态、性能等。如果其他的一些指标,比如工作状态、性能等,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没有问题了,然后再对其他的电子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这个设备有问题,有可能是这个设备出了问题,然后进行详细的检查。
5.3替换检修法
这种方法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工程机械电气故障维修方法,而且效果很好。通过对工程机械的电气故障现象的观察,可以大致判断出故障的部件和导线,并采用高品质的设备或导线替代原有的设备和导线,同时确保更换的设备型号、导线型号的一致性,才能进行通电操作。如果工程机械还能工作,没有任何问题,那就说明这台机器或者电线出了问题,但如果机器还没有任何问题,那就说明这台机器还在运转,然后用同样的方式检查其他的机器或者电线,找到它的故障所在。
5.4仪表检修法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较为正式,是由正常的维修仪器来进行工程机械的电力系统维修。电阻计,是对电机、出头、电线等符合使用电阻计的地方进行测试,然后用仪器测得电阻值,然后和说明书上的电阻值进行比较,如果电阻值超过标准,那就是仪器有问题,如果电阻是正常的,那就是仪器有问题,然后继续测试其他的仪器,在使用电阻计的时候,要把电源关掉,不要用电阻计来测量,否则会对仪器和人员造成伤害;电压计是对电源、负载电压、开路电压进行测量的。另外,要注意连接正负极的端子,特别是对直流电源的检查,要确保正负极的连接;电流计,则是检测线路上的电流,当工程机械出现电气故障时,会对经过的电流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通过电流值的测量,可以精确的判断出故障的位置。另外,还可以利用多种仪表和仪器,对故障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测,其精度要高于其它方法。
5.5推理检修法
这种方法是从电力系统的电力系统出发,对电力系统进行测试,然后将这些设备和线路一一检查,当然,这些都要结合在一起,具体的使用要看具体的情况。工程机械的电力系统虽然是由许多电子部件和电线组成,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只要能够掌握好这些逻辑,那么就可以按照逻辑来进行检查。虽然检测的时间比较长,但对于故障点的诊断,还是比较精确的,特别是在不在一个故障点的情况下,再加上推理的方法,不但能从电源上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按照特定的电路逻辑来进行逻辑推理。
结语
总之,工程机械的电力系统是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综合设备,其故障诊断和维护工作十分繁杂,对维护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一定的实际应用经验。工程机械和电子设备一旦发现故障,必须立即进行维修,维修过程要详细记录,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可以参考以前的维修记录,方便下一次维修。此外,要注意,在维修期间,不能发现故障,维修是技术人员的责任。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分析出问题的根源,然后根据问题所在的位置,对同样的问题进行处理,同时也要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在维修完毕后,要在上电检查时再进行二次检查,确保故障确实得到了解决,不会再发生其它的损害。而且,要将这次维修的原因,找出故障的原因,找出故障的范围,解释维修技术,以及在以后的反复发生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在维修结束后要注意处理现场的杂乱等问题。此外,操作人员在维修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毛兴奎,李中源.工程机械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研究[J].机电信息,2020(14):62-63.
[2]罗来兴,谢武斌.工程机械电气控制系统故障树分析法的应用研究[J].煤矿机械,2016,37(10):3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