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李丽燕

浙江省萧山区世纪飞虹幼儿园丰瑞南苑园区,311215

摘要

随着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各界对教育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作为教育起点以及教育启蒙,肩负着重要教育责任,为保证幼儿园教育质量,需要幼儿园教师能够认识师幼互动价值,借助多种互动形式提升幼儿对知识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并在与教师有效互动中潜移默化接受引导与教育熏陶。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提高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的价值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相应互动对策,以促使幼儿园焕发教育新活力。


关键词

幼儿园;师幼互动

正文


一、引言

在当前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建构与完善,社会与家庭对幼儿教育质量要求与标准进一步提升。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明确提出师幼互动重要性,在将其作为学期教育质量重要考核指标外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为幼儿创设良好互动环境。如何促使师幼互动质量提升逐渐成为学前教育面临的重要教育问题。

二、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价值

(一)有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从幼儿园师幼互动本质分析可知,两者之间交往活动本身属于社会性互动。一般而言在幼儿与教师进行互动时,幼儿会结合教师语言、行为、表情等反应对自身行为是否收到教师赞许进行主观判断,并基于此对自身互动行为进行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自身能够主动掌握更多交往技巧与方式,对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加之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组织并实现,在长期互动交流中,幼儿则会形成相应行为经验,即明确自身特定行为会获得教师特定反应。

而通过对师幼互动质量提升,能够促使教师更重视互动价值,并采取合理互动策略以达到良好教育效果,进而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幼儿园师幼良好互动能够推动幼儿认知能力发展,以幼儿园游戏活动为例,在进行游戏时,通常教师多以同伴身份参与其中并与幼儿共同探究游戏问题。在此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与讲解能够促使幼儿改善其在游戏中表现的状态,如提高幼儿对游戏注意力以及参与度等,与此同时帮助幼儿积极对游戏问题进行思考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促进幼儿对游戏中各项事物的认知。另外在自主游戏过程中,首先幼儿会经历反复思考、探索、验证等认知环节,若幼儿没有确定结果向教师寻求帮助,此时则进一步加强了师幼互动,且幼儿在教师指引下完成探索流程,尽管探索最终结果可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但在互动过程中能够加强幼儿对游戏、游戏问题等专注力的锻炼,并促进了幼儿思维与想象力的发展,坚持了以幼儿为主的互动原则,从而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幼儿园幼师互动行为从语言角度可将其分为语言互动与非语言互动,但在幼儿这一阶段,通常多以语言互动为主。主要是在幼儿互动中幼儿与教师交流中能够获得并掌握更多高级词汇,即通过两者互动交流,幼儿园教师可在互动中及时发现幼儿用词与发音问题,并及时帮助其纠正。尤其对于学生未接触的词汇或事物,通过教师词语表达不仅能够强化幼儿认知,同时在教师渗透下,能够提高幼儿对新名词等记忆效果,获得自身想要信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发展。

三、提升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的具体策略

探索高质量幼儿园实践活动,提升互动趣味性

提升师幼互动质量,实际上是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充分挖掘互动价值,借助各类互动促使学生综合水平提升。幼儿园这一阶段,幼儿其认知、学习能力等均处于启蒙阶段,仅应用传统教育方式以及互动方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幼儿这一阶段对事物具有较强好奇心理,相较而言更偏好活动、游戏等参与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其对提升幼儿参与互动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更易接受教师互动引导与渗透,从而在互动中掌握各项能力。但为提升互动质量,需要幼儿园教师结合幼儿需求、特点、喜好等探索趣味性较强的实践活动,激发幼儿利用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的热情,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探究:

1.1联系生活,设置阶梯互动培养目标

以生活为例,设置阶梯化互动培养目标,引导幼儿在真实生活互动环境中接受教师引导,培养其生活能力。基于此对互动实践活动设计时,幼儿园教师还需对幼儿在园中生活的主要生活环节进行分析探究,并对各生活活动进行分析,对每一活动环节特点、教育价值等深入分析并挖掘,结合幼儿实际设计活动,并确定每一阶段培养目标,以循序渐进方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以洗漱生活互动环节为例,最开始互动目标是通过教师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洗手方式与流程,其次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互动交流,如相互之间展示洗手方式,达到监督效果,最后则由教师向幼儿讲述洗手过程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与措施,以此提升互动质量,强化师幼互动效果。

1.2创新活动,构建十分钟微互动课程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实践活动相对较多,但幼儿兴趣持续时间较为短暂,因此为确保互动课堂趣味性,强化幼儿持续兴趣,还应创新互动形式,构建十分钟微互动课程以促进幼儿多感官参与。如可构建以欣赏或体验为主的微互动课程,即赏析十分钟音乐、探索十分钟科学或师幼分别讲述十分钟故事等。除此外还可构建十分钟自主活动微课程,即教师鼓励幼儿发挥自身想象与能力对班级劳动进行安排或是构建游戏活动,要求幼儿在十分钟内完成班级内人员调配与规则提示,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幼儿自主能力得以发挥,并构建和谐、轻松师幼互动环境。

1.3借助生活,创设语言交流与思考环境

生活式互动情境的创设,一方面能够强化幼儿体验感,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将互动中掌握的能力合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对此为提升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还应以幼儿一日生活为背景,为其创设丰富、真实的语言交流与共同思考环境。首先幼儿园教师需对幼儿日常一日生活中蕴含的语言教育内容充分发掘,合理利用其中语言教育资源,鼓励幼儿共同思考,探索不同表达方式与不同表达方式应用的情景、实际内涵等。由于幼儿园一日生活通常具有较强重复性,对此教师可鼓励并支持幼儿尽可能采取不同方式表达,如每日早上应用不同语言或不同方式向教师、同伴等问好,使其掌握多样化语言及表达形式。除此外还可设置主题谈话,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如“在保证自身安全下如何与马路边小动物和谐相处”等,教师鼓励幼儿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构建生活化互动情境,以强化互动效果。

加强互动指导,构建师幼同步的区域游戏活动

有研究认为,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平常,是推动幼儿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但在实际游戏时,为发挥游戏教育与引导作用,通常需要比幼儿经验丰富的伙伴共同参与游戏。为此借助游戏活动强化互动效果,提升互动质量,还应发挥幼儿园教师同伴指导作用,研究合理游戏实现师幼同步、共同进步。

2.1加强情感共鸣,提供理解与支持

在设计互动游戏时,为保证幼儿参与游戏积极主动性以及互动兴趣,需要幼儿园教师能够从幼儿角度对其游戏中存在的情绪进行感知,即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做好密切观察,积极关注幼儿,发挥自身“移情能力”,如在设计游戏时,将自己作为分析思考“为什么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哪里好玩?我需要的游戏材料在哪?这个游戏对我而言有点难。”等,从这一角度,设计与幼儿这一阶段思维、能力等较为相符的游戏活动,确保两者间匹配性同时发挥教师对幼儿的理解与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互动质量。

2.2明确游戏意图,强化互动参与性

为提升幼儿对游戏活动参与积极性,发挥互动积极作用,需要教师明确幼儿在游戏中的意图,了解幼儿活动需求,进而在互动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引导,以充分发挥互动价值,提升互动质量。在设计游戏活动中,幼儿园教师需对参与其中的幼儿进行观察与交谈,如了解幼儿对自选游戏中所选游戏的原因、游戏伙伴、游戏方式等,并给予其自主空间,对类似游戏规则等由其控制。又如在游戏活动中,对参与主动性较差学生与其沟通交流,询问其对游戏感受,了解幼儿想法,如在绘画游戏活动中,幼儿长时间未绘画,通过交流可知其可能是在构思或是并未主动表达对自己所需颜料诉求,对此教师可根据其需求提供一定帮助,以强化幼儿游戏活动体验。

优化互动设计,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不仅能够加强幼儿园师幼互动强度,同时在集体活动情境中,能够对幼儿团体协作能力、相互合作能力进行培养。但目前较多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存在重环节轻目标、重预设轻反馈等情况,导致互动教育价值难以充分体现。为转变这一情况,提升互动质量,需要在集体教育活动设计中重视互动频次与方式的合理增加,即通过提问、反馈策略为师幼互动教育目标实现提供推动与支持。

3.1巧妙设置提问,增加互动频率

就实际而言,提问不仅是集体教育互动重要内容,更是师幼互动常见方式之一。合理、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够帮助幼儿进行倾听、思考,完成语言表达,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形成丰富认知经验,从而更好面对生活与学习中问题,实现幼儿全面综合发展。首先教师应准确提问,并确保提问措辞简洁易懂,能够帮助幼儿快速精准了解教师意图,其次提问应注重广泛性,尽可能调动全体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如教师在日常餐桌礼仪集体教育活动时,可先询问幼儿“一天需要吃几次饭?每次饭都有什么?每个小朋友会在餐前做什么?什么样的行为在餐前是错误的?”等,借助与集体活动相关问题引入互动,同时并以学生日常行为以及开放式问题鼓励其积极参与互动中,增加与教师互动频率。

3.2借助互动反馈,形成良好品质

为发挥反馈价值,幼儿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反馈方式,如梳理式反馈,即教师对上述提问结果与幼儿共同整理,并将不同学生看法等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正确结论再次阐述并补充,帮助幼儿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另外还可应用鼓励式反馈与质疑式反馈,即对集体教育活动中,参与互动积极性强且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鼓励,同时鼓励幼儿对其他幼儿或是教师观点进行质疑,引发幼儿冲突,促使其展开更为深入探究,以在互动中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保证互动质量。

总结综上所述,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提高不仅有利于幼儿园落实新教育改革目标,同时在师幼互动工作中,能够激发幼儿对知识学习积极性,参与互动热情,接受教师引导,并在互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各项能力,实现全面发展。而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应能充分关注幼儿需求,将幼儿作为互动中心,合理设计互动,借助生活实践、游戏活动、提问等发挥互动价值,为师幼互动创设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少杰,吴伯驹.幼儿园教师积极型幽默风格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情绪劳动的中介作用[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4,40(03):65-71.

[2]郁佳晔.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教师师幼互动敏感度提升策略[A]第五届创新教育与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延安市教育学会,延安市教育学会,2023:9.

[3]高山.正确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提升师幼互动质量[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3,(10):41-42.

[4]赵银琴,高宇,王文萍.基于师幼互动的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特色课程应用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幼儿园为例[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23,25(03):86-93.

[5]李辉辉,刘晓琪.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影响因素:基于文献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09):152-1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