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英语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英语素养
正文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院校要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职业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需格外注重英语素养的培养。其原因在于英语不只是国际交流中的一座桥梁,还在于较好的英语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国际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和增强职业竞争力。所以,对职业本科院校学生英语素养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既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也为其今后职业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职业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英语素养培养意义
1.1 提供制定职业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与建设的有效路径
职业本科院校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对于建设和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通过将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各个行业实际需要相结合,能够对英语课程体系进行较为准确地规划,保证课程内容在巩固学生基础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其在今后的职业道路上不断延伸。以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英语课程可纳入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术语及英语交流情境中,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发展。
1.2 丰富职业本科院校各专业的英语学习需求理论
英语素养的培养不局限于加强语言知识的累积,而是为了学生满足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求。通过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需要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不断促进英语需求理论的改进和提高。以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例,学生学习英语时需着重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紧密相关的专业词汇,行业术语和跨文化沟通等技能。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英语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显著促进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还能为其今后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
1.3 顺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迈向国际化,提升国家整体教育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策略。通过强化职业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英语素养,能够向社会提供更多有素质、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使其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并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2. 职业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英语素养培养的实践路径
2.1 依据行业需求,优化英语课程设计
当今高等教育越来越国际化,优化职业本科院校英语课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这样一个前沿性专业来说,英语不但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获得国际上先进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桥梁。从行业标准要求和国家政策导向来看,要密切结合英语教育和行业需求来培养既懂技术也会英语的高质量人才。通过深入调研人工智能行业对英语能力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优化英语教学内容,不仅传授基础语言知识,还注重教授行业术语和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有信心地用英语跟同事,顾客进行沟通,能无障碍阅读并了解国际先进技术及思想,更好地为我国科技发展及国际交流服务。
例如: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与行业标准要求密切衔接。该校与数家知名人工智能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在企业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基础上,厘清行业英语能力现实要求。基于此,该校对英语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尤其是加强了与人工智能有关的专业英语词汇的教学,例如“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以及其他相关内容,都与实际的项目案例相结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此外,学校还特邀业内经验丰富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专家授课辅导,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并应用于专业交流中。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英语素养显著提高,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能有信心展现自己的见解与成就,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2.2 模拟工作场景,落实综合训练
工作场景模拟这一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学生能够在比较逼真的情境下,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与任务来学习与使用英语,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语言的反应,更能够发展学生解决问题与团队协作的能力。该教学模式在职业本科院校中应用尤为广泛,这是因为其有助于学生在将来工作环境中得到更好地适应,符合行业标准以及国家政策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模拟工作场景时,学生要用英语完成多种工作交流例如项目讨论,汇报工作进展等等,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提高职场竞争力。
以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可以运用工作场景模拟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英语素养发展。在模拟软件开发项目时,学生不但要使用英语来讨论项目,例如“Which algorithm should we use for this project?”(我们应该为这个项目使用哪种算法?)或How can we optimize the code?我们该对该工程采用什么算法呢?)或“How can we optimize the code?”(我们如何优化代码?),还需要撰写英文技术文档,如“System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系统需求规格说明)和“User Manual”(用户手册)等。此外,在项目汇报环节,学生也需要用英语进行展示,如“Our project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progress in...”(在...领域,我们的项目已经取得了显眼的成果)。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极大增强,也较好地满足了人工智能行业对英语的要求。该教学方法既满足了行业标准要求又响应了国家政策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2.3 通过英语能力认证,加强英语素养培养
在如今全球化背景之下,英语能力越来越重要。对于职业本科院校来说,通过英语能力认证加强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既是学生英语能力的综合评价,也是学生今后职业竞争力的增强。英语能力认证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全面和科学的评估工具来检验学生的英语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还可以激发学生持续自我提升,追求更高层次的英语能力。与此同时,该认证机制还符合国家推进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战略,有利于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本科院校在引进英语能力认证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制定英语教学计划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学生英语素养得到更加有效地提高,为其今后在职场中取得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此,在评估环节应当引进如托福、雅思等国际认证的英语能力测试,作为评估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标准。按照这些国际认证,该校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整体优化,强化了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强调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平衡发展。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真实行业案例,例如采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gineering”这样的英文教材使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此外,学校也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例如“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等,并鼓励他们在这些平台上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英语素养显著提高,能有信心用英语和国际同行进行沟通,提高职业竞争力,并为将来在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下获得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以英语能力认证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对本专业效果显著,已成为促进学生英语素养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
2.4 引入国际化教学资源,拓宽英语学习视野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职业本科院校能够有效利用在线教育资源来扩大学生英语学习视野。通过引进如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和TED演讲这样的国际教育资源,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接触到英语的多种表达形式,并更好地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考和表达习惯。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听力、口语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发展学生跨文化交流技能。
以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该校积极引进各种国际化教学资源,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全球化学术和职业环境中。其中包括Coursera,edX和其他知名在线教育平台高水平英语课程。通过这几堂课,同学们不但可以获得大量专业知识,比如“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机器学习算法)、“big data analytics”(大数据分析)等等最新科技内容,并能实时和全球同行互动沟通,突破了地域限制。在这种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下,同学们既可以加深专业英语知识,又可以通过与国际同学进行线上探讨与合作显著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另外,该校也经常组织同学们观摩与人工智能领域密切相关的TED讲座,并于观摩结束时进行深入探讨。这些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国际前沿科技动态的同时,有效地锻炼英语听说能力。
2.5 开展英语角与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职业本科院校可积极组织英语角及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搭建自由宽松的交流平台,为同学们提供了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进行沟通的机会,深化了英语理解与应用的能力。这类活动既能促进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又能帮助学生发展团队协作能力及国际视野。
以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该大学在外语和技术教学的整合上成绩显著。为加强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及在技术领域中的认知,该校特推出与科技紧密相连的英语教学活动。在“Tech English Seminar”(科技英语研讨会)活动中,学员们获得了与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及技术领域英语讲师深度沟通的机会。这些研讨会侧重于探讨诸如“Advances in Cloud Computing”(云计算的进展)、“The Future of Cybersecurity”(网络安全的未来)以及“Innovations in AI and Machine Learning”(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领域不断创新)等前沿科技话题。
职业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英语素养的培育。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能够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与实践活动得到有效提高,继而强化其职场竞争力。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英语素养对于职场的影响也会愈加突出,所以职业本科院校要不断优化英语教学模式来适应社会对于专业人才多元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原理与开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徐国庆.职业教育学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邢晖、郭静.职业本科教育的政策演变、实践探索与路径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05):33-41.
[5]伍红军.职业本科是什么—概念辩证与内涵阐释[J].职教论坛,2021,37(02):17-24.
[6]贾东立.德美两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8,(5):118-120.
作者简介:盛争娟(1980年8月-),女,汉,湖南长沙人,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本文属2023年湖南省教科协会课题—《职业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X23B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