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现实问题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潘尚尚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现代服务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盐城 224500)

摘要

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学校需要对现有的融合教育方法、过程、细节进行管控,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立足于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对教学工具、策略、模式进行严格高效把关。在此期间,学校需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多方合作,并且加强教育改革,注重实践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引进完善的证书认证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以及其中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现实问题

正文


引言: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背景下,学校需要尝试革新并调控现有的职业教育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连同多方主体,达成育人共识,提高教育水平。

一、职业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中的现实问题

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在职业教育中较为常见但是该模式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学校课程和企业实践学习,还需要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参加竞技比赛,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岗课赛证模式的评估体系不完善,评估方法过于单一,未引进定性定义、定量的评价存在对评分标准把控不清晰对评估内容设定不明确的状况,导致教学活动无法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另外由于融通机制不健全,行业企业校、政府证书评定单位创新创业中心的运行逻辑不一样,未达成在岗课赛证方面的共识,以至于各组织单位之间的融入过于片面不和谐,现的融合教育存在重形式而轻质量重结果而轻过程的状况。除此之外,从主体关系角度,职业院校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活动联合的教育部门政府高校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主体,但是多方主体的权限职责不清晰沟通方式较为单一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各主体各自为营各自为政,以至于综合育人模式无法发挥实际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开展策略

(一)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多方合作

现阶段职业院校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需要确保信息共享互动信息孤岛满足各方的需求在此期间相关单位需要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多方合作沟通,提高工作开展水平在此思想理念,学校以及各单位应当达成共识,在信息化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互动平台融合了企业学校竞赛举办机构分数评定机构政府行业协会的各项信息,强调多方合作互动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侧重性在此期间,各主体单位需要明确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的长期合作关系,对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实训项目竞赛信息进行互动共享达成共识,制定共同的教育计划,提高教育水平在此期间学校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结合教务系统,连同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开创多个端口连同政府行业协会促进各项信息互动沟通平台还需要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和企业家参与职业教育,比如通过平台来共同开发现有的职业教育课程引进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机会。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由地方政府、高阶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推动各方紧密合作,在信息共享视域下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例如,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号召,致力于推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学院认识到信息共享与多方合作的重要性,积极搭建一个涵盖课程、岗位、竞赛和证书信息的共享平台,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多方深度合作。在此期间,学院联合当地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及竞赛组织,共同投入资金和技术资源,建立了一个在线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整合了课程大纲、企业岗位需求、竞赛信息和证书认证要求,为学生、教师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实时互动的窗口。平台设有专门的维护团队,负责定期更新企业岗位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和竞赛动态,使学院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确保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职业指导。在此期间,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课程、制定实训计划和实习岗位,企业通过平台发布岗位需求和招聘信息,学院则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实训内容,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此外,学院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与竞赛组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平台发布竞赛信息和参赛指南,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并争取优异成绩。学院还邀请竞赛评委和获奖选手来校进行经验分享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除此之外,学院与多家证书评定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证书认证机会,学生可以在完成课程学习和实训任务后参加相应的证书考试,并获得认证,通过平台可以查询证书的认证要求和流程以及证书的认可度和市场价值等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证书认证服务。

(二)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对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合内容、方法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该项教育模式强调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指导、精细化引导,保证每一位学生均能够在学习期间获取成长。在此期间,学校需要将重心放在实践教学层面,尝试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工作坊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技能。在该模式下也可以引进项目驱动法,学校可以结合当地的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项目,将其设置为学习项目、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进行精准高效学习,学生可通过项目学习了解基本的竞赛规程和考试规则,使其在研学过程中不仅提升综合能力,还能够获取良好的职业技能认证。另外,学校还可以在岗课赛证融合教育模式中引进企业的岗位案例,分析其中的行业现状和趋势,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在实践教学期间,学校还需要适当增加实训课程时数,与企业共同开展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探索机会,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纠正学生错误操作,解答学生问题,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点评分析。

例如,学院引入工作坊式教学和项目驱动法,将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例如,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学院设立了多个专业工作坊,每个工作坊都配备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专业教师,在这些工作坊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电路板设计、焊接、调试等实际操作。学院还与企业合作,引入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这些改革措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除此之外,学院大幅增加了实训课时,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除了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外,学院还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管理。例如,学院与当地一家知名的电子制造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期间参与产品组装、测试、维修等工作,这种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证书认证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宽就业渠道

职业院校开展教学工作需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在此理念下,学校引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也需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此期间,教师需建立起完善的证书认证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自身需求,选取相应的证书考核项目,拓宽就业渠道。在该环节,学校需要明确各类专业所对应的证书标准和要求,基于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确保学生掌握的学业证书具备实际价值和意义。除了传统的职业资格证书之外,学校还需要引进多元化的证书类型,比如实训证书、竞赛证书等,能够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此期间,教师还应当加强证书管理,需要建立健全证书管理体系制度,包含对证书颁发、验证、更新等环节进行管控,同时也需要对证书的防伪和保密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项目教学中引进相应的证书考核项目,通过校企合作以及与行业协会进行互动沟通,推广证书认证,提高企业和社会对证书的认可度。同时与招聘机构合作,让更多企业和招聘者了解并认可学生所获取的证书,从而为学生后续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帮助。

例如,学院根据各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行业需求,明确设定了各类证书的评定标准和要求。例如,在计算机专业中,学院与多家IT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了软件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和评定标准,这些证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强调实践能力和项目经验。为了确保证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学院建立了严格的证书管理制度,即证书的颁发、验证、更新等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流程。同时,学院还采用了先进的防伪技术,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后续,学院通过设立奖学金、荣誉证书等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获取各类证书,例如,学院设立“技能之星”奖学金,对在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并颁发相应的技能证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除此之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和获取证书,学院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图书馆、实验室、在线学习平台等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学院还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背景下,学校需要革新完善现有的教育方法程序和机制,建立健全现有的育人体系和架构,引领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综合探究,多方位学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慧青,王海英,刘晓.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 2021(21):8.

[2]郭运宏,唐华瑞.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实践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 2022(19):76-77.

[3]焦喆.高职金融人才"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功能价值与路径研究--基于",,,"协同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 43(30):25-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