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蓄水模块雨水收集池安装工艺研究
摘要
关键词
PP蓄水模块 雨水收集池 安装工艺
正文
1.前言
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地面雨水收集、渗流,补充地下水资源,并减少暴雨期间的排水量,减小城市洪涝灾害。在雨水收集系统中,雨水通过PP模块雨水收集池进行保留和再利用,从而大大增加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收集的雨水可以广泛用于景观绿化、清洗道路、补充工业用水、冲水马桶、洗衣服等。PP模块雨水收集池具有高储水率、组装方便、施工简单、无限容量、收集雨水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
2.工程简介
晋城文化艺术中心工程位于开发区凤台东街北,文华路东。占地44265㎡,建筑面积45818㎡,建筑主要功能包括大剧院、群众艺术馆、少儿艺术中心、地下车库及配套用房。晋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室外设置2个雨水收集池,规格尺寸分别为20*6*2.5m与12*10*2.5m,本项目雨水收集池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雨水蓄水系统及雨水控制系统,PP模块雨水收集池工艺图见图1。蓄水池采用目前流行的水池建造方式,PP模块方式完成,模块尺寸为800*800*250mm,承重柱为16个,受力分摊更为分散,立柱结构稳定,尤其适用于目前主流的大型雨水回收项目,具有运输方便、组装便利、储水率高高的特点,而且施工快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安装工艺
PP模块雨水收集池施工工序为:测量放线、土方开挖→雨水收集池底板、墙柱施工→铺设防渗复合膜→组装PP蓄水模块→铺设上层防渗复合膜→雨水井及进出水管安装→雨水收集池顶板安装→机电设备安装→控制柜设备安装→系统调试→土方回填。
3.1测量放线、土方开挖
施工时根据设计图纸中雨水池的尺寸、位置进行放样,并考虑每侧工作面宽度0.5m,放坡系数1:1.5,利用全站仪进行开挖线放样,场地内地下水位较低,施工时不考虑降水措施。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为了减小对基坑的扰动或者超挖,机械开挖时应预留20-30cm采用人工开挖。
3.2雨水收集池底板、墙柱施工
基坑挖好之后,对基底进行整平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坑底浇筑100mm混凝土垫层,雨水收集池底板采用200mm厚C30混凝土底板,内侧配置双层双向C12@150。垫层外边线比底板外边线每侧超浇筑500mm,底板外边线比墙柱内边线每侧超浇筑500mm,见图2。雨水收集池墙采用240mm厚砖墙,每隔4-6m设置一处构造柱,构造柱规格240*300mm,内设置4根C12钢筋,箍筋A6@150,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图1 PP模块雨水收集池工艺图
图2 PP模块雨水收集池开挖剖面图
3.3铺设防渗复合膜
为了减少搭接及焊接工程量,雨水收集池防渗膜和土工布应使用整宽幅材料,防渗包裹物采用两布一膜,即两层土工布、一层PE膜,对PP蓄水模块进行无缝包裹。当超过幅宽时,土工布采用搭接工艺,搭接宽度大于等于30cm,PE膜采用双面机械焊接,禁止出现出现十字焊缝,焊接完成后进行焊接质量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3.4组装PP蓄水模块
PP蓄水模块进场后进行质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拼装,根据设计图纸蓄水池的尺寸计算PP模块的数量,PP模块距离蓄水池墙壁300mm缝隙,相邻模块间不得有缝隙。施工人员不得在PE膜表面推移模块就位,需轻拿轻放,防止损坏PP模块,PP蓄水模块现场拼装见图3。
图3 PP模块现场拼装图
3.5铺设上层防渗复合膜
雨水收集模块全部组装完毕后,将蓄水池两侧的防渗复合膜向上包裹整个PP模块,在顶面采用搭接时,搭接宽度应大于500mm,采用焊接工艺时,要保证焊接质量要求。
3.6雨水井及进出水管安装
在预留的位置安装雨水井及进出水管道,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严密性实验,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下一步工序。
3.7雨水收集池顶板安装
模块顶部用土工膜、布全面覆盖,并确认土工膜气密性检测合格后,进行顶板浇筑,雨水收集池顶板为200mm混凝土顶板,C12@150双层双向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3.8机电设备安装
设备到场后应进行开箱检验,水平安装,不歪斜,地面需精平和抹面,设备内外及接口处做润滑、防尘处理。设备采用型钢基础,下设减震垫片,安装时严格按图纸、技术说明书施工,并做好接地连接。
3.9控制柜设备安装
在控制柜基础上通过膨胀螺丝与柜体相连,壁式箱体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保持在1.3-1.5m,设别底座应保持水平,与及构件连接紧密牢固,根据设计图纸标明的设备主板及接线端口规格型号进行安装,金属外壳做接地处理,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主机设备之间连接电缆型号及连接方式是否正确。
3.10系统调试
设备全部安装完成后按照设备系统进行检查验收,线路敷设和接线是否按设计图纸施工,并进行单机运行、各系统联动运行,检查信息传输、系统功能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3.11土方回填
填土前应将基坑底垃圾清理干净,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250mm,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对称进行,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对称填土夯实,直至管项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打夯机夯实。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压实度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填土。填土全部完成后,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表面拉线找平或绿化土方造型。
5.结束语
PP模块雨水收集池具有高储水率、组装方便、施工简单、无限容量、收集雨水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以晋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为背景,通过2个雨水收集池的施工,总结了一套PP蓄水模块雨水收集池安装工艺,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高雅玉,张新民,田晋华.半干旱区生态水箱式道路雨洪资源蓄集利用系统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7,02:188-192.
[2] 孟庆娜,刘勇,王哲.生态沟渠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施工技术[J].市政技术,2013,03:106-108+120.
[3] 李海霞,车伍,李俊奇,等.大型场馆雨水利用系统的优化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6,22(10):50-53.
[4] 王彦红.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0(1):11-13.
[5] 任杰,温新明,王振华,等.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进展[A].唐洪武.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7,143-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