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思考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刘雪英

灵寿县社会保险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500

摘要

随着《“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和新《档案法》的实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顺应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找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以档案治理为核心,深入推进档案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安全体系建设,以新的管理成效赋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更好地展现档案工作的时代价值。以新的管理成效赋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更好地展现档案工作的时代价值。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新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思考。


关键词

新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思考

正文


引言

事业单位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是保持组织信息秩序、确保数据完整性和规范性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的纸质档案和简单的数字化档案已无法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无法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复杂的信息和不同管理需求进行快速有效处理。因此,事业单位要提高站位,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主动思考如何创新档案管理,科学高效地收集、整理、存储和分析各类档案,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促进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

1新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采集、整理、存储和分析大量的档案数据,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管理档案,快速检索和提取所需的档案资料,避免了传统人工档案管理可能造成的错误和遗漏。第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对档案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找出隐藏在档案中有价值的信息,为单位的科学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另外,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档案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事业单位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预测所服务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第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事业单位档案中可能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和其他敏感信息,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权限管理、数据自动审核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保护档案数据的安全,防止档案数据被非法获取或篡改。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事业单位还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精准、便捷的服务,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更好地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1.2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传统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人力,且各项档案资料一般以纸张的形式呈现,新时期,在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无纸化开展,有效避免了传统工作中档案容易破损、丢失的问题,从根本上保障了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3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第一,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建立更全面、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事业单位可以对档案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和电子化处理,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档案,实现各类档案的集中存储、统一管理,方便各种档案的检索、提取,能避免传统人工档案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档案遗失、损坏和难以查找等问题,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第二,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现有档案进行分析和挖掘,事业单位可以发现档案中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为档案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如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了解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从而制定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服务策略;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功能预测档案管理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风险,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

2新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措施

2.1重视档案管理数字化人才培训,引入更多档案管理专业性人才

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对当下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和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找到单位在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上的不足,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招聘编制要求,招聘更多具有档案管理和数字化技术专业背景的人才;其次,要定期开展档案管理数字化人才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人才补充理论知识,并鼓励相关人才开展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和工作交流,从而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补充;最后,事业单位可以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业务评比和竞赛,在良性竞争中促进档案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2拓展事业单位档案协同治理主体的参与度

事业单位过去主要有综合档案室进行档案集中管理,发挥着牵头引领的关键作用。伴随档案数据化深度发展,档案管理参与主体逐步增多,从综合管理室分散到每个工作人员,档案治理从集中型向分散性转变。《“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将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放在首位,体现了推动档案协同治理的重视。事业单位协同治理的主体包括:领导者、综合档案室、各科室。领导者主要通过责任分工培养参与者档案管理意识、激励内在动力,并对综合档案事业和各科室进行任务分工。综合档案事业和各科室是协同治理的主要方面,在协同治理理念下,更容易调和二者的部分紧张关系。具体而言,面对日益复杂的档案管理对象,二者需要改变事业单位内部扁平化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密切配合,对档案进行系统管理。

2.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和数据库

为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提供更便捷和高质量的档案服务,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软硬件建设水平。第一,要配置智能档案管理架,实现对档案资源的有效管理。传统的档案管理大多依赖人工操作,很容易出现档案遗失、错放或损坏等问题;智能档案架则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档案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如智能档案架可以配备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监控档案的调取情况和存放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问题。第二,优化和完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实现智能档案架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连接,实现档案信息的自动同步和更新,如有新的档案被存入智能档案架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并更新档案数据库,保持档案索引始终处于最新状态。此外,智能档案架还可以配备电子标签,通过扫描电子标签,用户可以实现对档案的精准定位和快速检索,并在第一时间找到所需的档案资料,提高用户档案检索的效率和满意度。第三,进一步打破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强化对档案资料的收集。事业单位通常有各种不同的业务系统,如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全面化和高效化,需要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数据交换机制,实现信息的共享,最终打破数据壁垒,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档案信息准确性。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收集和整理档案资料,传统的档案收集方式通常是人工填写纸质表格或者录入电子表格,效率低且容易出错。档案管理创新的策略是使用智能化的数据采集设备、扫描仪等,对档案资料快速、准确收集和整理,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文本识别、语义分析等工具,完成对档案的自动分类,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第四,建立不同种类的档案数据库。传统的档案管理往大多依赖纸质档案和人工操作,工作效率较低且易导致档案遗失或损坏。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建立信息化的档案服务平台,将各类档案资料转换为电子数据,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并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将各部门的档案分类存储和集中管理。

2.4扩大事业单位档案治理制度体系的覆盖面

档案治理维度的制度是参与主体共同认可并遵守的,并按照一定的规则程序通过的行为准则,能够对治理中的各主体进行有效的行为规范,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在档案制度设计中,要更多体现各主体的管理方式、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在参与范围上要细化明确各主体的档案管理边界,尤其是档案数据上传、处理与应用过程中利用与安全性问题;在档案解密与划控上,要明确综合档案室的牵头作用和各科室的主体责任;在创新性上,制度要明确激励措施和办法,激发参与者的创造性。与此同时,管理制度决定了协同的开放性,能够凝结各主体的参与共识并应对各种挑战。因此,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使档案管理参与都能融合到制度规定中,这既是对各主体的尊重与激励,也是对其流程中义务和责任的明确。

2.5提高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复杂,从业人员须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提升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只有提升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才可以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从而对各类档案资源进行更加科学地管控。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包含了收集和储存工作,也包含了开发和利用工作。从业人员一定要了解和分析档案工作的各项环节,全面提升自己的管理理念,在对各充分学习工作环节和内容,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更好地开展工作,确保档案文件得到合理地安排。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数据量急剧增长的挑战,尤其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领域,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档案收集、整理、存储、检索和管理的需求,大数据思维逐渐成为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关键要素。大数据思维强调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分析和利用,从而为组织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持,提高单位的洞察力。事业档案数字化管理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变革,更是一场关乎数据资产价值的革命,大数据思维的引入为事业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高了事业单位档案的可访问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巧玲.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9,(23):123-124.

[2]李铁玲.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品位经典,2019,(10):68-70.

[3]王丹.关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思路的新思考[J].兰台世界,2019,(S1):39-40.

[4]田园.探究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J].兰台内外,2018,(08):7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