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杨弼月

石家庄市维明路小学 ​ 050000

摘要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有效性,始终是教学重点研究的内容,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知识水平与社会认知的初期构建阶段,此时对学生进行与核心素养相关的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为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正文


引言

在当代教育中,核心素养概念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使其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适应、创新和终身学习。语文教育一直扮演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角色,而群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1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小学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学生顺利升入初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为达到上述目的,需要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营造良好语文课堂氛围的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提高语文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断强化语文教学成果。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语文学习意识,保障在具体教学中学生能够对学习有主动探究的意识,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语文不仅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还是学生整体学习生涯的重要学科。因此,只有不断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才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的教学方式也愈加多样,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构建的目的。

2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1坚定“素养立意”,确保全面科学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路应该坚定“素养立意”,以全面、科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应该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其中,“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其是途径也是手段,是其他素养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应该将“语言运用”作为中心,同时兼顾其他素养的培养。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该注重语言运用的实际应用,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阅读和作文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此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格培养,通过各种阅读和写作活动,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2充分做好课堂导入,强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

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应用方面有效加强,要充分落实趣味导向基本原则,结合双减政策的具体标准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和轻松快乐的感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具备良好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基础之上,对于课堂内容进行更深刻地理解和认知,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使其融会贯通,更充分感受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从而在融会贯通之中让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关键作用。例如,在针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等相关内容进行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多媒体教育情境,对于西沙群岛的“富饶”的图文资料以及视频、音频等各类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和优化利用,这样可以在融会贯通之中让学生更深刻感受西沙群岛的鱼的种类和海产种类等,在丰富海域物产的呈现过程下,让学生对文本的核心内涵有更深刻理解。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之中,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要义,以此在确保学生深刻理解其中核心内涵,且实现充分领会和认知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对于学生各类知识的充分掌握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有着关键作用,同时也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减负增效根本要求的落实提供必要保障。

2.3链接口语交际,设计交际表达系列语文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的落脚点。但是,据笔者调查,真实课堂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走过场、死板枯燥等,并没有将口语交际的功效很好地发挥出来。口语交际需要真实的交往情境。为了营造情境感,增强实践性、体验性,我们应当设计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业。纵观一至六年级的口语交际,笔者根据内容将口语交际分成三大板块,设计了生活交际型作业、故事演绎型作业、问题论辩型作业。

2.4细细品味,深度理解

泛读即粗略地读,引导学生泛读,旨在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从而为后续的精读奠定基础。完成泛读后,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兴趣点或疑惑点,这样在后续环节能够带着目的阅读,从而从更深层次了解文本内涵,精细品读精彩部分。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完成泛读,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提高朗读的流利度和准确度。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和人物形象。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即大声朗读其他故事类文章,可以是一些历史典故类文章,如《三顾茅庐》等,作为对《草船借箭》的延伸,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最后,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篇或几篇文章朗读,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通过查阅资料、做笔记、撰写小论文等方式,将阅读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以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2.5融入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可以分为生活与游戏两种教学情境。其中,生活教学情境主要是指帮助学生融入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语文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充分调动自身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语文课堂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对小学生而言,语文理论知识不仅枯燥、乏味,还较为单调,语文学习兴趣始终无法培养。但生活情境的引入,能够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语文基础知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应尽量融入更多的生活知识,寻找生活中和语文有关的内容。

2.6基于核心素质的综合评价

评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考试就是传统评价方式最常用的一种,这种评价方式存在单一性,只能够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水平进行检测,并不能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语文科教学,除对知识性学习水平进行评价外,还应对其世界观价值观等个人素质进行评价,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完善。例如在日常学习中,除了一般的知识性评价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价,通过日常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运用表格或文字描述等方式体现评价结果。

2.7坚守“两学”底线,做到合理合情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该坚守“两学”底线,既要考虑学段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学情,做到合理合情。学段要求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根据新课标的四大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题目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相应的语文素养。例如,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可以设计拼音或汉字的书写题目;在阅读与鉴赏方面,可以设计阅读理解或文学作品鉴赏的题目;在表达与交流方面,可以设计口语表达或写作的题目;在梳理与探究方面,可以设计文献整理或文化探究的题目。除了学段要求,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合理安排作业的难度和量,让学生在挑战中成长,同时不过度压缩他们的休息和娱乐时间。此外,我们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使其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我们需要在严格遵守学科规范和教育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设计富有启发性、趣味性、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作业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健康成长。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作业的反馈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准确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2.8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深度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地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充分融合智育与美育。在学生已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激发创新潜能,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探索中,更深刻地领悟和体会文学作品中所富含的美学韵味,进而从中获得灵感,激发创作的热情。小学语文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中涵盖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应更为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引领学生领略和解读作品中所富含的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魅力与独特,这对学生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的古诗,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一门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载体,蕴含着丰盈细腻的美学韵味。

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有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缓慢构建的过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样需要教师发挥相应的创新能力,将核心素养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在帮助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长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高翔.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构建实践研究[J].新课程·上旬,2020,(8):132.

[2]李海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开心,2020,(20):52.

[3]张国斌.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35):1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