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趣味化构建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教学;趣味化
正文
读与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两部分。通过阅读学习,学生能逐渐掌握和积累更多的生字词,同时也能持续提升阅读能力、开阔视野、发展文化素养、提高审美水平等。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则能持续提高写作能力,学会用文字表达自身思想。而且读写教学的结合能强化读与写之间的互促作用,依托阅读教学促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提供模仿写作等提供支持;依托写作教学则能促使学生转换视角,让学生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与理解,让学生在写作中感悟并实现阅读能力提升。新时期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深化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更要积极构建趣味化的教学活动,以此推动教学效果提升。
一、增强小学语文读写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性
让语文读写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是促进学生体验优化以及教学效果改善的重要手段。首先,激活学生读写兴趣。不少小学生实际上对语文读写缺乏足够兴趣。小学生本身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的他们语言能力较薄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难以在语文读写中充分体会到语言和文字的魅力,无法从读写活动中获取充分乐趣,自然缺乏浓厚的读写兴趣。增强读写教学趣味性,不管是以更加契合学生的生动、直观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还是深挖教学内容中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均能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读写兴趣,从根本上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支持。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对小学教育而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可谓是至关重要。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才会在积极学习与主动探索中获得良好体验、收获丰富成果。让读写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能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而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一举扭转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最后,助力学生综合发展。在充满趣味性的语文读写教学中,学生将以更为开放的态度进行学习与探索,同时教学氛围也会变得更具包容性。这意味着学生在读写教学中不仅能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读写能力,更能放飞想象,大胆创新,体会乐趣,最终实现综合素养全方位提升。
二、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趣味化构建策略
(一)创设趣味化情境
对小学生而言,生动、直观、形象、具体的内容呈现形式十分适合他们,能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合理创设趣味化情境,则能借助情境本身优势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直观性,从而在激活学生读写兴趣的同时以更为生动有趣的形式辅助学生学习,让读写训练与实践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教师需要从读写教学内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真实需求,针对性地创设趣味化情境,以学生感兴趣、愿探索的情境支持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一般来说,教师需对读写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其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喜好、认知经验加以考量,关注可用的资源,尽可能创设出能吸引学生、适合学生探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趣味化情境中实现快乐学习与高效学习。
例如,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以在读写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境。课前,教师对课文进行分析,准确把握课文的主题,同时考虑学生们的身心特点以及生活经验,着重创设以秋天和雨为主题的趣味化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提前准备好的照片,这些照片是教师利用闲暇时间在学校周围各个区域所拍摄,展示了学生们在学校周围较为熟悉的场景。教师利用这些学生们身边场景的照片,通过直观的图像勾起学生的兴趣和记忆,并配合简单的话语创设情境,让学生们仿佛真得置身于学校周围不同地区的场景中一样,促使学生在不同场景中去感受秋天的美丽以及雨天的乐趣。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们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基于课文阅读进行写作训练,促使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读写学习与训练,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乐趣,构建了契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高效课堂。
(二)拓展读写结合形式
读写结合是读写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不仅能将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部分衔接起来,还能强化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的互促作用。而要构建趣味化读写教学模式,教师则要对读写结合形式进行合理拓展。一方面,不同的读写结合形式本身就具有不同特点,能从不同维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各种读写结合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应用,能避免教学活动长期基于单一形式展开,从而持续带给学生新鲜感,改善学生的读写学习体验。读写结合形式主要有仿写、续写、补写、改写、扩写、交换阅读写作作品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读写教学中进行合理选用和实践。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应用仿写和交换阅读写作作品两种读写结合形式。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进行阅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理清故事结构与内容、体会童话故事的思想情感等,确保学生能对童话故事有充分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鼓励和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让学生们围绕同样的主题仿写出不同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们通过仿写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追求真善美、同情弱小者的意识情感。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们交换阅读写作作品,将所有学生的仿写作品放在一起后随机发给所有同学,让每位学生能都对其他同学仿写的作品进行阅读,在阅读中结合自身仿写经验深化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与感受。
(三)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语文读写教学中不仅要拓展读写结合形式,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尽可能通过多样而恰当的方法构建高水平课堂,通过高度契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教师既要针对读写教学内容对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又要针对学生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更要在实践中尽可能避免长期沿用单一教学方法,以此改善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以及收获。包括游戏法、任务法、问题法、角色法、多媒体法在内的各种教学方法,均十分适合趣味化的语文读写课堂。
例如,教学《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以运用角色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人一组,其中一人扮演陶罐,另一人扮演铁罐,还有一人扮演画外音叙述者,让各位通过各司其职、共同协作的方式完成课文阅读与表演任务。通过这种充满乐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不仅能充分激活学生阅读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在代入角色的过程中更加深切地体会课文内容以及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和指导各组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让每组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仿写任务,并要求各组学生依旧按照角色扮演的方式向同学们表演他们仿写的内容,从而通过角色扮演法将读与写串联起来,构建高效课堂。
结束语:
综上可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在语文读写教学中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强趣味性,让教学过程变得充满乐趣,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学习探索与实践中去挖掘读与写的魅力,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奥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读写能力,促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实现综合成长与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雯. 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J]. 小学生(上旬刊), 2023, (12): 118-120.
[2]韩晗.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家长, 2023, (32): 154-157.
[3]段均兰. 构建充满趣味与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 (16): 7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