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粉丝群体参与游戏IP创作研究——以《阴阳师》为例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静

印刷学院 北京 100000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粉丝群体和游戏 IP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参与式文化应运而生。在这一背景下,粉丝群体逐渐成为游戏 IP创作的主体,其参与方式主要有自主创作和平台生产。《阴阳师》作为一款以日本平安时代为背景,结合了卡牌收集、角色扮演以及策略战斗元素的移动游戏,自2016年发布以来迅速风靡全球,形成了独特的现象级传播。从《阴阳师》 IP开发案例出发,可以发现粉丝群体通过内容生产、社群营销、跨界联动等方式参与了游戏 IP创作过程。在其参与过程中,粉丝群体形成了集体认同与情感归属,也促进了游戏 IP的发展。如何通过这些视听元素吸引和维持玩家,以及玩家如何利用游戏画面镜头通过二次创作来反哺《阴阳师》热度。


关键词

参与式文化;游戏IP;粉丝群体

正文



一、游戏背景及意义概述

根据伽马数据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3029.64亿元,增长370.80亿元。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发布《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关口。中国游戏用户规模为6.68亿人,同比增长0.61%其中,移动游戏用户规模约达6.57亿人,同比增长0.38%。而我国移动游戏实际销售收入占游戏市场总体规模的比例为74.88%。据App Annie《手机游戏生命周期报告》显示,只有一半游戏的生命周期超过一年,用户不会永远坚持使用一款产品,多为阶段性爆火,缺乏长期发展能力。正因如此,许多游戏公司会选择大量发行新的游戏以此来吸引用户注意力,从而获得关注度。

《阴阳师》是是一款由网易公司开发的手机ARPG游戏,网易原创的IP,已经获得市场认可。它是一款日式和风回合制 RPG手游2016年上线以来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阴阳师》自上线以来,以其独特的日式和风文化吸引了大量玩家。阴阳师的游戏画风与剧情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日本式神文化同时结合了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吸引了大量国内玩家的关注和参与。阴阳师依靠趣味的玩法稳居畅销榜榜首,凭借空灵唯美的设计,收获了大量的粉丝群体。《阴阳师》是一个标准的回合制战斗游戏,凭借同人以及二创的形式,在二次元群体中精准投放,迅速引爆了社交群体,成功出圈。具数据显示,阴阳师在上限后,直接位于app store畅销榜前十。“欧皇”、“非酋”、“肝”“SSR”等阴阳师带火的词汇在国内火速传播。 网易充分挖掘阴阳师这个IP背后的潜在价值,不断推出《决战平安京》《百闻牌》等阴阳师IP衍生游戏的同时,在2018年陆续上限了《阴阳师》IP衍生作品,泡面番、漫画与音乐剧。

随着阴阳师在游戏市场上的不断扩张发展,其背后的粉丝群体也在不断壮大。由于《阴阳师》在投放初期就瞄准二次元群体,游戏进行了精准定位。二次元群体中的这些粉丝不仅对游戏本身有着极高的热情和喜爱,还积极参与到游戏IP的创作中,创作出了大量涵盖从小说、漫画到音乐、影视等各种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阴阳师这个游戏IP的内涵和意义,也反映了粉丝群体自身的文化特征和美学取向,对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与式文化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游戏IP创作和粉丝群体方面出发,对于阴阳师游戏IP创作中粉丝群体的参与角色及其参与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二、《阴阳师》凭借自身独特要素为其游戏IP吸引粉丝群体

(一)独特视听元素立体化构建丰富的游戏世界

1)游戏界面通过独特色彩与画面呈现展现独特的视觉语言

《阴阳师》作为一款现象级的手游,其游戏界面色彩不仅是美术设计的展示,更是文化和情感的传递工具。成功地将游戏种隐含的情感内容、主题特色与文化背景等多个层次内容传递给了玩家。在每个不同节段主题活动过程中,善于运用个个中国浓墨色彩衬托来打造用户不同的沉浸式参与体验。游戏中大量使用的红色、紫色、蓝色等亮丽的颜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冲突,不仅构建了一个高纯度和强对比的视觉世界,还形成了完备配色法则和《阴阳师》独特的视觉语言,使之能给在同质化竞争日益强烈的游戏市场中脱颖而出,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在画面场景设计中,充分利用锦鲤、樱花等日本传统文化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日本平安时代气息的独特的游戏世界。极大满足了用户对异国文化好奇心,通过游戏画面镜头的改变,如角色特写、场景切换等,更加强化了游戏的叙事性。对角色表情和动作的捕捉,能够有效地传递角色的情感状态,促进玩家与角色之间的情感共鸣。

(2)和谐同一的视听元素使玩家体验深度优化

听觉元素是构成游戏氛围的重要元素,《阴阳师》通过独具风格的音效设计与切合角色本身的配音选择,使其高辨识度且具有深度代入感,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深层的沉浸式体验。在游戏的音效设计中,有基于式神角色背景特色设定的独特音效,如妖琴师的音效设计中利用了日本筝和神乐笛的元素;有基于用户与操作反馈的音效修改,如萤草的技能音效是清脆的“叮”声;有基于环境变化的音效设计,如庭院背景音效以舒适幽静的风格为主,而切换至战斗场景时则以打击乐和弦乐配合电闪雷鸣的音效,来烘托游戏场景紧张氛围。

(二)游戏构建志怪世界与文化融合的衔接引起用户情感共鸣

《阴阳师》是由中国游戏厂商制作,以日本平安时代的人鬼共存的世界为基础背景,借鉴了《源氏物语》中的历史脉络,深入挖掘了日本志怪文化的故事和形象,根据现代用户的需求,融合了中日特色传统文化,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角色和情节。在《阴阳师》游戏中,深度挖掘中日文化中的符号系统,从两者相互认同的意义中寻找共同点。以贯穿游戏的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咒为代表,公元六世纪,中国的阴阳五行说混和了道教咒术与密教占术,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日本关于阴阳道最早有明确记载的是《日本书纪》,十世纪末与日本文化完全融合,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阴阳道”。在发展过程中,借用了大量的中国道教法术,最明显的就是符咒,因此其共同的符号意义使得能在两国市场深受喜爱和关注。

三、粉丝群体参与机制分析

游戏IP创作离不开粉丝的重要作用,游戏IP的运营其实就是在建立与游戏玩家是一种长期的互动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游戏IP的创作和发展不仅仅是游戏开发者的工作,还依赖于游戏玩家对游戏的理解和创造性的参与。粉丝群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游戏体验等方式实现对游戏 IP内容与形象的深度参与,不仅在游戏 IP创作中贡献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同时也通过深度参与提升了自己在游戏社区中的归属感。

1.联名:巧抓热点吸引粉丝目光

《阴阳师》能够长久发展,关键还在于其独到的跨界联名,它垂于二次元圈层,善于抓住粉丝群体中不同时期对各种动漫的关注度,结合二次元热点推出联名游戏人物或相关电影等产品。

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与京都动画公司共同制作的《剧场版 阴阳师 妖火红莲篇》系列电影。该电影改编自游戏剧情,不仅延续了游戏中的人物设定和剧情,同时还加入了更多的细节,让玩家和观众更好地融入阴阳师的世界。此外,剧场版还推出了游戏内活动和周边商品等多种跨界联动内容,深受粉丝的喜爱。除了与京都动画的联合之外,阴阳师还曾与其他日本动漫进行过联动,例如与《银魂》、《进击的巨人》等各大知名作品进行跨界合作,推出游戏内活动、周商品等等。而目前随着《鬼灭之刃》日漫的不断爆火,《阴阳师》与《鬼灭》联名推出最受欢迎的动漫人物弥豆子的人物卡牌,获得了不少的粉丝的好评。

在垂类根植于二次元圈层同时,又积极向外创新联名,开拓新的粉丝圈层。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推出了水墨风格的游戏皮肤,将水墨山水等经典元素融入角色设计之中。《阴阳师》与东昌叶雕非遗文化传承人吴金芝老师合作,推出叶雕绘卷,《阴阳师》不断破圈层扩大影响力,又为非遗技艺提供了现代传播的新途径。

2.角色扮演:粉丝的自我建构

粉丝群体在参与游戏IP创作时,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进行角色扮演,当用户想要重新演绎游戏中某个角色时,在根据游戏设定来设计角色的外貌特征与行为方式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创作传播媒介内容,将数字角色带入现实空间,扩大游戏IP的传播范围。

虽然这种方式能够满足粉丝的喜好,但是粉丝们在进行游戏角色扮演时往往会被限定在一定的规则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粉丝们也会对自己进行一定的建构。《阴阳师》在发布初期就精准定位二次元群体,而二次元群体不仅用户规模庞大,也具有很强的用户黏性。而在其群体中有多种独具特色的活动,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角色扮演,将游戏角色从虚拟拉入现实,用户扮演成式神、晴明等角色,用户将自身带入角色,更加能够增加用户对游戏沉浸式体验,同时在这种情况下粉丝们也会对自己进行一定的建构,同时助推游戏的传播。

3.创造与想象:粉丝群体的创作能力

粉丝群体的创作能力体现在其对游戏角色的二次创作中。当用户想要重新演绎游戏中某个角色时,会根据游戏设定来设计角色的外貌特征与行为方式。游戏定期会发布粉丝创作征集活动,积极鼓励玩家进行原创同人作品,强调个体创作的自由性与创新型。这种粉丝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会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粉丝文化样式。而在整个调动玩家参与度中,门槛要求较高且较受欢迎的就是式神设计大赛,通过比画稿形式筛选出好评度最高画稿,在其基础上修改或者进行细化之后移入到游戏中,玩家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又促进了游戏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粉丝群体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参与感和归属感,同时充分利用粉丝这种“自来水”式的传播,不断扩大其游戏IP的影响力。

四、粉丝群体对《阴阳师》游戏 IP的影响

游戏 IP的运营离不开粉丝群体,也是游戏 IP重要的组成部分。游戏 IP在运营过程中,不仅需要有作品,还需要有粉丝群体的参与。通过对《阴阳师》这一典型案例的研究,可以发现,粉丝群体参与到游戏 IP创作过程中,不仅对其自身产生了积极影响,还对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参与式文化强调的自我认同感能够使个人将自身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从而承认自己的身份。粉丝群体在游戏 IP的创作过程中,通过与游戏内容、形象、剧情等互动,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身份认同提供了保障。粉丝群体将自己视为一个游戏作品中的人物角色,并将其视为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一个供人观赏、消费和娱乐的符号。因此,粉丝群体会积极地参与到游戏 IP的创作过程中去,通过参与式创作来丰富自己对游戏 IP内容与形象的理解,同时也能满足自己对于游戏 IP形象和角色的期待和渴望,进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粉丝群体通过对游戏内容进行二次创作,以及与游戏建立起的良性互动,都能使游戏 IP得到更好发展。

四、结论

参与式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粉丝群体的形成,促进了游戏 IP的发展。粉丝参与是指玩家、创作者、社区平台以及其他受众等都在游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共同作用下完成游戏 IP的生产和运营。在粉丝群体参与下,游戏 IP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游戏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粉丝群体参与游戏 IP创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抄袭、侵权等。对此,应完善粉丝经济的产业链,加强对游戏产品的质量监管,注重文化内容和 IP品牌的打造,以保证粉丝群体参与游戏 IP创作活动中能够形成共同认同和情感归属,从而推动游戏行业的良性发展。在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粉丝群体需要增强自我认知与角色认知。这对于增强粉丝群体对于游戏 IP作品的粘性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游戏 IP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许昳婷.生产式的参与和抵抗:创意时代的中国IP文化[J].编辑之友,2021,No.299(07):52-57.

[2] 王瑜.融媒体时代粉丝群体的参与式文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No.342(09):58-60.

[3] 王清华.IP社群的符号消费与文化认同——以手游“阴阳师”玩家为例[J].东南传播,2020,No.192(08):84-88.

[4] 龙金池. 参与式文化视角下粉丝文本再生产[D].武汉大学,2020.

[5] 李硕琳. 二次元手游网络趣缘群体身份认同研究[D].烟台大学,2022.

[6] 夏雨. 游戏同人的跨媒体叙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2.

[7] 赵丽瑾,王文娟.从参与式文化生产者到“数据劳工”:粉丝身份演变与“饭圈”乱象生成研究[J].电影评介,2022(13):1-6.

[8] 王玉玊.“盗猎者”与“虔信者”:在粉丝文化的“两副面孔”之间[J].中国图书评论,2021(10):25-38.

[9] 任芸.融媒体时代粉丝参与式文化的特征探究[J].新媒体研究,2021,7(09):70-72.

[10] 高怡彬. 从粉丝到粉圈[D].上海社会科学院,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