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下的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例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关键性、当前状况和所遭遇的难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由于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具备实践教学能力强、成员背景多元、与产业界紧密合作等特征,他们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既拥有独到的优势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未来的研究可以聚焦于跨学科合作团队的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创新策略以及科技进步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潜在影响等关键领域。这些研究方向的深入将不仅推动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还将对整个教育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及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需求。
一、导论
伴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数字教育新形态的推进,人类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这不仅重塑了社会经济结构和工作模式,也对教育领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职业教育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提升教学成效和加速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新途径。这些变化对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期望,特别是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二、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培养现状
职业院校的教师团队在教育和职业技能的传授上展现出其特有的属性与面临的难题,这些因素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和需求产生了直接影响。以下概述了职业院校教师团队的主要特征及当前创新能力培养的情况:
1. 职业院校教师团队的特征
职业院校的教师多数拥有扎实的实践技能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使得他们在教授具体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方面占据优势[1]。教师团队成员通常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和具有多样的行业背景,这为跨学科的教学和创新活动奠定了基础。职业院校与企业和产业界的紧密合作机制为教师提供了掌握最新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的机会。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教育和教学方面的能力,以满足“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2. 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情况
尽管教育决策者和学校管理层开始重视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教师个人对创新能力的理解与认识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的教师培训项目主要关注提升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而在培养创新思维和方法方面的投入不足。针对提升创新能力的培训机会较为有限,缺乏专门的培训项目。虽然教师与企业存在合作机会,但在实施创新项目时可能面临资源短缺、高风险和失败成本等问题,缺乏充分的支持和激励机制[2]。同时,数字技术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机遇,但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在资源分配、接入条件及技术支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时存在障碍,即便拥有创新思维和方法,也可能因缺少实践机会和应用环境而难以实施。传统的教学文化和体制可能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应用构成阻碍,例如对失败的惩罚重于对尝试的鼓励,以及制度的僵化等问题。
三、数字教育生态对教师创新能力的作用
数字教育生态对教师的创新能力产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首先,数字教育生态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工具和资源,教师可以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技术,拓展创新能力。其次,数字技术支持个性化与差异化教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第三,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通过学习新技术和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第四,数字教育生态加强了教师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然而,数字教育生态也带来了新挑战和压力,教师需应对技术更新和工作负担增加。因此,建立培训和支持系统以应对这些挑战,充分利用数字环境对教师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尤为重要。
四、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策略
为了在数字化时代中培养适应性强的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群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首先进行多元资源的整合,刷新教师教育观念,运用数字化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师团队的创新力为目标,具体培养方案如下。
1. 坚实理论基础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群隶属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学院多年来不断坚实教师理论创新基础。
(1) 为教师建立终身教育理念
多年来学院坚持实施内外结合的策略,安排教师分批次出国深造,参与国内相关专业培训。培训课程涵盖教学法、课程设计、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多个领域,开展专业教学规范和职业技能等级规范等专题学习。通过这些培训,全面提升计算机专业群教师在教学设计、课程开发、团队合作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进而实现教学团队整体教学水平的显著提高。
(2) 建立协作学习模式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群在建立教师创新团队的协作模式时,以全面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专业素养为核心目标,专注于构建分层次的专业人才梯队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通过将高层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关键突破点,遵循“吸引顶尖教育人才、培育教学骨干、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专职与兼职教师的有机结合”的原则。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引进和培养途径,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体系,从而建立既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方向,又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教学团队。不断充足专业群教学团队师资力量,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从而使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具备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实现促进教师间的信息交流与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携手推动教学创新的目的。
(3) 进行教学反思性实践
学院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以此作为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基石。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不断大胆尝试,推行新的教学机制,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主导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以确保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适应性。让具备丰富教学能力的专职教师为辅助,加强学生理论基础。建立专、兼职教师沟通平台,定期进行教学研讨,课程研磨,提升专、兼职教师综合能力,令专兼职教师能够“各取所需”,从而实现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的目的。
2. 具体方案设计
(1) 不断提升技术能力
紧密结合社会信息化发展需求定制化培训:根据教师的技术熟练程度,提供个性化的数字技术培训,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在线教育平台的应用等。
建立校企合作教师实践项目:建立专职教师下企业挂职制度,要求教师建立企业实践案例库,鼓励教师参与或设计以新技术为核心的教学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2) 创新教学策略
跨学科研讨:定期邀请不同行业校、企专家举办跨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探索如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术整合到教学中,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创新申报课题,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
案例库建设:注重教学实践案例收集,让教师建立课程改革创新案例收集意识,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案例交流活动,建立教学创新案例库,收集并分享成功的教学创新案例,供全体教师学习与借鉴。
(3) 团队合作与文化塑造
团队建设活动: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创新文化的培育。
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教学创新的激励措施,对成功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团队给予奖励。
(4) 环境与政策支持
充足创新经费: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年度预算中,固定资金支撑团队教师培训进修访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保障教师团队创新项目实施。学院打造产教融合基地,与33所企业有深度合作,为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团队建设提供了实践条件保障。
政策灵活性:为教师和教研组提供更大的自主性,定期派教师下企业调研,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减少行政限制。
3. 实施策略
为了培养创新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将创新力培养划分为不同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这样可以确保培养过程有序而有效。其次,建立反馈机制,定期评估培养方案的效果,并根据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后,我们应该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包括与行业的合作、高校联盟等,为教师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和实践平台。这样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五、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在数字化时代,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面临着多个关键因素。首先,跨学科合作为教师提供了机会,通过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师合作,他们可以汇集不同的思维和专业知识,从而激发创新能力的发展。其次,数字化环境为教师创新创造了更多可能性。通过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设计,进而提升创新能力。第三,创新文化在教育机构中的建立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创新文化强调支持和鼓励创新思维、接受失败和持续学习,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积极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发展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和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同时也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后,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影响着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不断跟进技术发展,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技术,以应对日益变化的教学环境,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综上所述,跨学科合作、数字化环境、创新文化、教师与学生互动以及技术进步都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乔岚(1982.11-),女,汉族,宁夏银川市人,学历:本科,单位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系,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课题项目: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课题;课题名称: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基金项目】CYJG202211;课题项目编号:宁财党政办【2022】4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