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健康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城市规划;健康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正文
引言
在传统城市建设中,往往会把城市建设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对于生态保护并不是非常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更加严重,给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就成了现在城市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建设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根据具体城市规划原则,做好健康生态城市建设。
1构建健康生态城市意义
1.1完善经济和环保效应
整体上分析,健康生态城市的特征还体现在它可发挥经济发展效益以及环境保护功能,两者之间实现互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当中,人类的活动大多都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各种效益,所以这就给自然环境造成极大负面影响,而健康生态城市的建设工程就可以对环境进行良好的保护,这也是当前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和环保效应与生态健康城市连接也是刻不容缓。在此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中以后,这样就能让人类的发展和城市以及生态环境实现协调,从而给人类打造一个更为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1.2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背景下,立足生态健康环保理念是科学发展重要前提,健康生态城市的建设影响因素颇多,规划的时候就要将这些不确定的元素都涉及然后实现联动,将城市资源科学规划并且整合,如此便可最大化确保资源的利用率和节省效果,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目前城市的资源紧缺问题,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也能让健康生态城市顺利建设,并把城市中的一些空间合理规划,提升土地和资源利用效率。城市建设当中土地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当土地资源形成科学规划以后才能发挥好它的价值作用,这也为健康和生态城市的发展建立了强大保障。
2城市规划中的健康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2.1空间布局规划
2.1.1城市密度控制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在建设繁华城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例如,部分城市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忽略自身发展现状,也不考虑当地资源承载能力,盲目追求人口与用地规模的扩张,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同时人口的扩张又增加了碳排放,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规划中要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低碳视域下的城市规划更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地的资源承载能力,将城市密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利用。为了实现城市建设中的低碳目标,应该合理控制城市密度,进而减少碳排放,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2.1.2土地利用规划
在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单纯追求图面效果而忽视土地利用效率的问题,还存在着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功能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尤其是低碳视域下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更要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各类用地比例均衡、结构合理、地块划分尺度适宜,在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实现合理利用。
2.2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基层医疗设施是健康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对城市进行规划的时候设计人员必须把医疗基础设施融入其中,从调查中发现现在很多城市中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空间布局也不合理,城乡间的医疗条件差距太大,这都给健康生态城市的建设造成阻碍,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实际工作中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协调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并且科学调配资金资源,完善基层医疗设施。
2.3绿地系统规划
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贴近自然、融入自然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城市绿地绿化系统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对绿色、生态、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域特点,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规划设计,为大众营造低碳绿色、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为重要指导,坚持生态性、系统性、多样性、地域性等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绿地类型、布局以及功能,丰富植物群落层次和种类,并强化和突出地域特点,进而创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休憩、交往等多样化需求。
2.4城市交通规划
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骨架系统,城市道路网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其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地块,因此,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与城市居民的出行也关系密切。城市交通的碳排放量在城市总体碳排放中占据着较大比例,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带动了城市的高效运转,也使城市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城市的节能减排。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存在着交通拥堵的问题,表明多数城市道路系统运行情况不容乐观。从规划方面而言,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道路网等级配置结构的失衡和路网密度的不合理,没有做好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工作,缺乏实用性,快速路、主次干路与支路的比例失调,生活性道路在城市中缺乏。另外,随着街区尺度的不断增加,选择汽车这一代步工具的人数比选择步行或者自行车出行的人数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碳排放。低碳视域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既要突出合理性、实用性,提高城市道路运输效率,方便大众出行,又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减少城市交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城市交通现状是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再结合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道路等级与路网密度,尽可能满足城市未来交通发展的需求。现阶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设轨道交通成为现代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目标,以低碳理念为重要引领构建高效的城市道路运输体系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控制私人小汽车出行量、鼓励自行车出行与步行出行也成了低碳城市理论下的交通政策,这都体现出了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的低碳理念。
结语
综上所述,健康生态城市的建设是未来中国各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篇文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完善建议,希望能对有关部门和研究人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邵文琦,林树枝.生态理念助推城市转型发展探讨——以厦门市为例[J].福建建设科技,2021(02):1-4+54.
[2]狄涛.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索[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16):66-67.
[3]罗勇.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中国健康城市建设[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8(04):3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