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视域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化路径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闫春芳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建服务分公司

摘要

在人工智能(AI)视域下,企业财务管理迎来了全新的创新路径。首先,AI驱动的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自动化记账、报表生成和税务申报,减少了人为错误。其次,AI技术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实时获取财务状况,进行精确的现金流预测和风险评估,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此外,AI还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识别潜在的节约机会,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AI驱动的财务机器人(RPA)则可以承担重复性高、价值低的任务,解放人力资源,使财务人员能够专注于战略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最后,AI技术在财务监控和反欺诈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内部控制的力度和广度,防范财务舞弊和经营风险。通过这些创新路径,企业财务管理不仅更加高效和智能,还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人工智能;财务管理;路径

正文


1.人工智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实践表明数据计算和分析能力是人工智能的优势,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在财务基础核算领域发力,一方面是由于其具有图像识别的功能,能够满足财务处理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拥有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快速核算相关数据,提高财务核算质量及财务分析效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人工智能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效解决人工财务核算的痛点,提升财务工作质量

传统的财务核算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模式,财务人员面临大量的费用报销、审核、付款、记账等工作。这种工作具有重复率高、复杂程度低、差错率高以及审计效率低等问题。人工智能依赖于较强的数据计算分析能力,可以通过模仿人类行为,在既定规则下进行准确判别,从而使财务核算工作更加精准、快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助力财务人员从原有的基础工作转向大数据洞察,让财务人员更关注实时业务、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实时决策,解决人工财务工作效率低、信息汇总不及时、财务分析不透彻的缺陷。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财务审查不全面的问题,通过运用智能财务模式,对所有财务对象进行审查,并且利用海量数据分析功能判断逻辑关系,寻找查错原因,理清相关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让企业获得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

1.2科学预测财务风险,及时规避风险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能为企业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及财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企业业财数据越来越多,要求财务人员及时汇总分析有用信息,还要为不同信息使用者提供差异化信息。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以人工操作为主,其工作重点放在财务信息的核算上,财务人员没有太多精力也缺乏响应的能力,关注财务风险分析。而人工智能所具备的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功能满足科学预测财务风险的要求,便于企业及时发现与规避财务风险。例如,在财务决算时,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只能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容易遗漏与决策相关联的信息。而智能财务则可以通过运用专家系统、深度学习以及信用评估功能,对过去数据进行梳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挖掘与财务决策有关的信息,帮助企业决策制定者评估项目风险,识别可能导致违约或者信贷风险的环节,以此帮助企业全面分析利弊,及时规避风险,提高财务决算的效率与效果。

1.3促使财务人员角色定位转变,加快财务知识结构升级

人工智能能替代大量基础的财务工作,既让财务人员从过去低效率、烦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也给财务人员带来新的工作挑战——普通财务人员的需求量将减少,而管理会计、服务领导决策的财务人员需求将会增加。因此,可以预见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财务人员角色定位发生转变,要求财务人员由传统的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要求财务人员要具备大数据挖掘和运用所学知识挖掘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为了适应智能财务的要求,财务人员需要加快自身知识结构升级,拓宽知识横向广度和纵向深度,建立跨领域协同创新的知识体系。

2.人工智能视域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目标

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财务管理中,深化业财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智能财务是人工智能应用于财务管理的产物,以全新的财务管理理论和财务转型理念为来源,形成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功能的智能管理模式。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人工智能视域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2.1业务数据化

财务数字化是智能财务的基础,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数据作为新发展阶段一种新型生产力要素,是企业决策管理的重要资产,从长远发展看,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管理,实现业务信息聚合、财务信息交互、数据信息资源共享,需要结合企业发展情况从企业业务流转、组织流程、人员配置等方面入手实现企业业务的数据化管理。

2.2平台场景化

财务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是智能财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财务管理场景,而财务场景的转换需要通过业务流程表单化,积极与战略部门合作,对海量信息进行归类,挖掘财务数据的价值。平台场景化是智能财务的基本要素,是通过对财务流程、财务监督体系等诸多环节的再造构建的,因此人工视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要聚焦于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财务平台场景云端,以此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2.3财务数据模型化

人工智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通过设置算法、利用大数据指令规则等实现数据智能赋能会计信息化,通过业务数据与企业资源的转换建立数据模型,对数据规律做出科学预测,进而建立业绩评价数据模型。

2.4共享平台化

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下,企业财务的显著特点是共享,不仅是财务数据的共享,而且还是业务数据的共享,依赖于共享数据实现运营一体化管理。人工智能技术为业财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其通过构建财务共享平台将以往分散于各部门的业务数据聚集在共享平台中,利用共享平台预算功能、审计功能、内控功能等完成业财数据的实时传递与监督,从而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以此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因此,构建业财共享平台是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目标之一。

3.人工智能视角下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路径

3.1优化企业组织架构,构建财务共享中心

人工智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巨大影响,改变了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智能财务对企业财务部门的挑战极大,其需要财务部门加强与业务部门的协作,构建满足业财融合的组织架构体系。首先,企业要优化组织架构体系,调整财务部门职能。智能财务系统的应用改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智能财务管理的要求。例如,在智能财务的推动下基础性财务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少,而决策支持性工作逐渐增多,可见财务工作内容及工作量的转变迫使财务部门组织架构由金字塔结构转成倒梯形。要明确财务管理者的职责,调整财务部门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由传统的管理者向运营者转变。其次,组建财务共享中心,统一财务管理权限。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加突出对各项财务数据的核算,其以财务岗位为主。人工智能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增加了财务管理内容,更加突出对各项业务数据的挖掘,财务部门单一的职能难以满足需求,业财融合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所以企业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依托人工智能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整合企业财务资源,形成以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财务管理体系,将财务管理嵌入业务活动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业决策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

3.2改变财务管理理念,树立数字化转型意识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新月异,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智能财务成为引领企业未来的战略决策。可见人工智能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更多聚焦于理念层面,因此为了适应智能财务发展要求,企业要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将数字化转型意识融入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中。一是企业管理者要转变财务工作理念,积极推进智能财务的发展。企业管理者是财务管理的主体,对财务管理模式的运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工智能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管理者的权威,同时增加管理者的责任。例如,通过智能财务实现了财务工作的透明化监督,有效遏制了管理者“一支笔”的现象,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清晰认识到智能财务的重要意义,及时调整工作理念,遵循智能财务建设的要求做好相关的支持工作,在企业内部形成重视智能财务建设的氛围。二是转变财务人员的工作理念,树立数字化转型意识。人工智能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财务人员的影响最大,不仅体现在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上,而且还体现在财务人员的工作理念上。财务人员要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树立适应智能财务的思维,将数字化转型融入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为了转变财务人员的工作理念,企业要加强宣传教育,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了解智能财务与传统财务的区别,从思想上重视智能财务。例如,企业要在财务部门悬挂关于智能财务的宣传标识,购买相关书籍,组织统一培训学习等,让财务人员时刻牢记智能财务建设的初心理念。

3.3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关注执行过程

人工智能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虽然能够及时识别风险、防范风险,但是智能财务属于新生事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面临业务、预算、财务以及资金等各系统兼容问题,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数据共享协同成为企业智能财务建设面临的难题。从智能财务发展的角度看,开放性是智能财务的显著特征,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为从根源上防范财务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地见效。首先企业要建立与智能财务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智能财务释放了财务人员精力,提高了对财务管理活动的监督力度,但是由于智能财务属于新生事物,企业关于智能财务的相关规则制度仍以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主,其并未建立与智能财务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企业在运行智能财务系统时存在流程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针对该问题企业要专门制定关于智能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规定智能财务实施流程及资金管理的相关制度,避免因制度不规范而产生风险。例如,智能财务的实施弱化了财务基础性工作,提高了财务决策的地位,为避免财务决策信息失真或者舞弊行为,企业要建立财务决策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制定财务决策的相关流程,确保财务决策科学合理。其次企业要关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确保各项内控制度落地见效。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落到实处,企业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的监督工作,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3.4搭建智能财务风控系统,实现业财融合

智能财务管理系统是人工智能在财务管理应用的产物,智能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是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智能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和处理、风险预警和发布、风险跟踪和应对管理闭环。通过建立智能财务系统,能够加强对重点业务管控,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的目的。一是优化智能财务管理系统功能,强化对核算风险的管控力度。财务共享中心是财务智能化发展的产物,其可以通过收集数据特征值,运用相关数据模型进行计算,以洞察前端业务的风险。其可以在规则明确、重复性高以及操作烦琐的场景汇总对费用核算、资金支出以及发票效验等进行管理,构建全过程的监督体系。二是强化对预算的风险控制。全面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机制。科学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环节,企业智能财务系统与ERP系统集成,结合ERP系统预算控制功能,预算系统相应开发可直接推送至ERP系统的预算控制报表,实现预算事前控制。如果预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超支现象,系统就会以财务图表结合的方式发出预警信息,预警信息会自动传递给企业管理者,便于企业管理者直观了解预警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解决策略。

3.5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实现“人机物”多元协同

在人工智能视域下,企业财务人员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变革,从道德遵从、财务专业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努力提升个人修养。为快速适应人工智能,企业应构建新技术研究体系,及时研究学习新技术带来的新改变,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对员工大规模、持续性地开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培训。智能化背景下,财会人员需要精通会计、擅长管理、熟知信息技术、洞悉任务、具备长远眼光,从而全面地提升自我。因此,企业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完善操作指引,将人工智能、计算机编程等知识技术纳入日常工作中。同时企业还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对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能进行调整与优化,制定符合智能财务管理系统的规划,并且有目的、有步骤地在企业内部有序推进。例如,人工智能的应用减少了人工核算的工作量,为此企业要适当减少基层出纳等职务的设置,增加业财融合的岗位,以此为实现“人机物”多元协同奠定基础。

4.结束语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财务工作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迭代和应用落地,为财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颠覆性影响。为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企业要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财务,以此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防范风险,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洒.智能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思路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3(10):79-81.

[2]洪巧红.新时期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23(30):142-145.

[3]葛钟.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路径[J].信息产业报道,2023(3):49-51.

[4]薛楠.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优化路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2(4):70-72.

[5]孔繁琳.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浅谈[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2):14-16.

[6]李晓婉.试析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与实践[J].中国集体经济,2023(14):118-121.

[7]瞿琳.管理会计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会学习,2023(8):31-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