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特里克兰德之归处——《月亮和六便士》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探
摘要
关键词
任务驱动 整本书阅读
正文
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强调,“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篇……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么习惯了,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时至今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放在了新课标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并且贯穿任务群始终,足见“整本书阅读”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本文以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为例,尝试以任务贯穿整本书阅读,“冲破语文教学狭小格局的深阅读、深度学习”[1]让学生能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深化对人生、世界的认识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与情境】
《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经典的小说作品,小说描绘了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一位年到中年,工作稳定、家庭幸福美满的证券经纪人突然抛弃拥有的一切,追求自己的绘画梦想的故事。在梦想追寻的过程中,他忍受了身体和精神的无尽痛苦,辗转世界多地,最终选择逃离现代文明,来到了与他灵魂契合的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画出了一幅又一幅让世人震惊的杰作。简单的故事,却反映了作者对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自我与社会、理性与野性的深刻思考与认识。小说篇幅适中,人物性格丰富,非常适合高中生阅读,从而引发他们对人性的思索、灵魂的叩问。
【学习内容与目标】
1.阅读与理解:制定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整本书的阅读计划,综合运用略读、精读、对比阅读等多种方法,梳理小说情节、人物、环境,形成整本书阅读的基本阅读经验。
2.表达与交流:学生自由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记录阅读疑问、小组交流对话、小组辩论等形式展开讨论,交流阅读的思考和发现,就人物与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3.实践与分享:选取小说精彩片段改编成剧本并且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呈现,从而更直接深刻地体验小说中人物的内心;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撰写主要人物介绍与点评;发挥创造性,制作个性化书签;
【学习活动概述】
本活动以“思特里克兰德的归处”这个主任务设计了通读、精读、思辩读三个学习层次。具体包括“手脑并用,各显神通——走进思特里克兰德”“洞察秋毫,旁观者清——选择“我”的朋友”“三、百家争鸣,剥丝抽茧——骄傲亦或耻辱”“各抒己见,博采众长——我为纪念馆献良策”等四组学习活动。在对人物的整理和思维导图的绘制中熟悉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通过选择你最想结交的朋友,走进次要人物,探究人物性格。通过小组辩论,明晰思特里克兰德的巨大人文意义,挖掘小说主旨,提升学生的思辩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前面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提交思特里克兰德纪念馆设计书:撰写主要人物文字介绍,设计文创产品,演绎小说经典片段……培养学生的联想、创新精神。
【学习活动设计】
一、手脑并用,各显神通——走进思特里克兰德
1.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采用多种阅读方式——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小说,圈点勾画,留下阅读痕迹,记录阅读问题、感悟和疑惑。
2.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小说中人物关系图。(形式不限)
人物关系图示例:(略)
3.在阅读中摘抄思特里克兰德的经典话语,并撰写自己的感悟。
摘抄、感悟示例:
摘抄:“在我看来,一个人因为看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义,只经过半小时的考虑就甘愿抛弃一生的事业前途,这才需要很强的个性呢。贸然走出这一步,以后永不后悔,那需要的个性就更多了。”
“我很怀疑,阿伯拉罕是否真的糟蹋了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英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这一切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感悟:这让我想到了鲁迅的那句话,“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只有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的真正的勇士,才会抛弃拥有的一切,选择一条从起点开始的全新的道路,一切只为了自己心中的炽热的梦想。在这一条荆棘丛生的路上他是孤独的,但是唯有孤独,他才能沉淀自我,找出清明的本心,唯有孤独,他才能捍卫自我的完整性,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而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名。
设计说明:本环节活动的完成不仅是以课堂的展示与交流的形式呈现,更多的阅读活动要在课下完成,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科学合理规划好课后的阅读时间,保证阅读任务的完成。本环节旨在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小说主要人物与内容;通过圈点勾画记录疑惑的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摘抄书写感悟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所体悟并且形成文字。
二、洞察秋毫,旁观者清——选择“我”的朋友
小说除了描绘了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之外,还塑造了一系列与他关系紧密的人物,他们性格各异,处境不同,如果这些人都生活在你身边,你最不能接受你的朋友当中有谁?最希望或者最能接受哪一个人物和你成为朋友?请分别列出你的理由。
最不能接受谁成为你的朋友 | |
最能接受谁成为你的朋友 | |
做出判断的理由 |
理由示例:最不能接受勃朗什成为我的朋友。她在当家庭教师时被男主人骗去了感情和贞操,准备自尽时遇到了好心的施特略夫,于是,为了报恩,她选择了与并不相爱的施特略夫结了婚,在婚后违心地保持着非常“幸福”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自欺欺人式的生活态度。而后她迫于无奈照顾生活窘迫、奄奄一息的思特里克兰德,却在相处的过程中被思特里克兰德深深地吸引,但因为始终得不到对方对自己的爱的回应,落得一个喝草酸自尽、声带损坏、容貌被毁的悲惨结局,至死都没能再见思特里克兰德一面。她对爱情的这种态度说好听一点是极致,说直白一点就是偏执。这种偏执让她忽略掉了其他有意义的存在和价值,尤其是身为独立的个体的自我的存在价值。
设计说明: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书中人物,这是在第一阶段阅读梳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消化阅读成果。通过鉴赏人物刻画的方法,分析比较各色人物的内在性格,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这一环节能进一步整理、提炼前期的阅读成果,形成深层阅读感悟。
三、百家争鸣,剥丝抽茧——骄傲亦或耻辱
1. 思特里克兰德曾经呆过的四座城市——伦敦、巴黎、马赛、塔西提岛将争取2021年度“世界魅力旅游城市”的称号,为此需要向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提交一份详尽的申报书,详细介绍当地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和优势。你认为思特里克兰德可否出现在申请书中作为人文宣传的重点之一。请自由分组,确定地域,以4人为一组,听取组员意见,选取发言人,以参加听证会的当地市民代表的身份写一份发言稿阐述你的理由。
理由示例:
反方:他性格怪癖,极度自私,蔑视女性,背叛朋友。画家施特略夫欣赏他并且在他最困难危险的时候帮助他,可他却恩将仇报,与其妻子私通,导致恩人家破人亡。而且他行事怪异疯狂,完全没有责任心。在四十岁的年纪抛弃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亲人,并且不管妻子儿女的生活,一味活在自己的梦想之中。
正方:在四十岁的年龄放弃所拥有的一切,义无反顾地踏上自己的寻梦之旅,恰恰说明这是一个有超常毅力与执着追求的人。年龄从来不是一个人放弃理想的借口,思特里克兰德忠于理想,不惜代价坚持自己的追求,追求自我精神世界的尽善尽美。为此,他极力挣脱物质、道德、家庭等对自己的束缚,却被世人贴上可恨、无人性的标签,这不是他的悲哀,而是时代的悲哀。
设计说明:撰写发言稿阐述理由,一方面需要学生对性格复杂的思特里克兰德深入剖析解读,得出自己的结论,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很好的锻炼,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下进行写作。另外,在阐述理由的过程中势必形成观念与结论的相悖,引起课堂的争鸣,在不断的辩论中抽丝剥茧,呈现出对人物和作品解读的一个新的高度。
四、各抒己见,博采众长——我为纪念馆献良策
市旅游部依据市民意见,整理归纳后得出结论,思特里克兰德将作为本地人文旅游资源出现在“世界魅力旅游城市”申请书中。因此,旅游部将与建设部合作,选取合适场所,建造思特里克兰德纪念馆,邀请市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参与此次纪念馆的设计工作。根据你的组所在的地域,结合当地特色,给出你的设计方案。
1.纪念馆大厅内铜雕选择及人物说明
纪念馆正厅要摆放一座思特里克兰德的铜雕,将邀请著名雕刻大师来完成。请你就自己对思特里克兰德的理解,构想这座铜雕应呈现的动作及神情,做到形神兼备。
同时在铜雕后面墙体上要有相关的人物介绍,请你根据小说内容,撰写50字以内的人物介绍。
设计说明:这项任务是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目的在于让学生聚焦于小说中对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以此推断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2.陈列馆中其他人物的选择及介绍
确定纪念馆中所陈列的其他人物,并且给每个人物撰写120—200字的介绍,要求能体现其与主人公密切的关系,凸显主人公的精神特质。
选取的人物 | 人物介绍 |
设计说明:对次要人物精准的选取实际上是对小说内容的整理,可以很好地辅助展示主人公的人生历程。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其实可以归纳为“自我——本我——超我”的人生三部曲,而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不同人物恰恰见证了他的不断突破与升华。因此,小说的人物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联系的一个个节点,这也是我们阅读小说需要建立的思维模式。
3.网络影视厅
①精读小说,选取小说精彩片段,改编成剧本(注意场景挑选、人物台词、舞台提示等),并且演绎,形成若干视频文件。
②推荐相关主题的经典书籍或电影,撰写100字左右的推荐语。
作品名 | |
作者/导演 | |
主要内容 | |
推荐语 |
设计说明:在前面展示厅的基础上加以视频的冲击,让参观者直观地感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从而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与认识。此项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的信息跨界与转换能力,即剧本的写作,又能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而推荐语的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精准反应文本或电影的主题,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参考资源】
[1]杨进虎.《关于高中整本书阅读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9(7—8A):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3].毛姆.月亮和六便士[M].傅惟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