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辅助中的智能教育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卢红梅

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

摘要

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不断的教育改革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在新形式下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习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中不利因素,找到新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智慧教育新形势下,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辅助中学数学课堂延申模式的方法的研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多元智能,智慧教育,项目式学习

正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是当今社会教育不断学习改革的原因之一吧。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是多元化,虽然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孩子们对某一问题产生兴趣后,可以利用课堂外的时间以多种形式进行自主式、开放式,合作式、探究式,实践式研究学习。

一、研究背景引发思考

198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中重新对智能进行了诠释——所谓智能,“基本上是一种生命的心理潜能”。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我国在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用数学的眼睛观察、数学思维思考、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充分包含了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的八项智能。那么在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实施中如何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真正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老师们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研究现状提出问题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不单单是在课堂上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多媒体虚拟现实,新的教学平台等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而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的潜力和优势。智慧教育更应该是教师角色逐渐向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转变。教师需要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开放式,合作式、探究式,实践式学习活动。那么课堂延申模式方法的研究,就和我们的大单元学习设计或者和跨学科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同学就会又更多的时间观察现实世界,思考现实世界,表达现实世界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基础的数学概念,定理、推到公式等还应着眼于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关注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和普遍规律,如此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提高数学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潜能。

三、结合想法谈谈实践

     通过学习了解智慧教育在技术层面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教育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整理识别进而辅助智能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的管理与决策。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提出数学项目化学习,不能脱离学科特点,从课程标准对项目化学习实施关键是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找到合适的项目活动主题。项目活动问题是否能是学生最近能力发展区,是否切合实际的有价值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表达的能力得到发展。项目化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生活中实际问题为基础”通过学生自由组建学习小组以探究和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发现提出的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案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基于以上的学习和理解我将“利用折叠的方法找角平分线的问题”作为课下学习小组的研究课题,我让同学们对图形对称等相关知识做一个探究式学习。他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高效便捷的互动交流平台,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支持,究性学习、协作学习、混合学习将会易于开展。同学们将自己动手折叠的视频,作图照片,总结归纳的发现等资料分享。这大大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移动终端的普及、多媒体学习资源及工具的进一步丰富,学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利用电子书包、智能手机等网络学习终端,随时随地进入资源系统点播同学们自己制作的问题讲解图片,一题多解的视频,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分享习感悟,开展小组自主探究式学习。同时可随时随地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获取帮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空间和课堂时间。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应该启迪智慧”为根本出发点。课堂上要充满好奇心,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引,使智慧的火花碰撞;从而激发探究欲望,智慧往往生成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走生活,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需要教和学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知识的不断、思维的激烈碰撞、思想的正面交锋、情感的亲密融合。最后,课堂营造的探究氛围使同学延申到课外例如:同学们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后,动点类问题是同学们感觉有难度的问题,所以我引导同学们分成小组,数轴上动点类,长方形上的动点类问题或者圆上的动点类问题,可以自己找题目也可以改编题目,小组间交换练习或是分享讲解。有的同学把生活中的打折销售问题利润问题作为自己小组的课题进行研讨交流,有的同学针对生活中水费电费等分段计费问题作为自己的小组课题进行学习探索交流,在交流探索中充分帮助学生对方程应用中寻找等量关系难点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自主,小组合作,独立思考,沟通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最近我们在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正好面临同学进入住校适应期,我就组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住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生活内务整理,宿舍文明规范,食堂菜品满意度,针对同学出现矛盾如何解觉等等问题,孩子们自主发起多个方面的问卷调查,然后汇总制作了扇形统计图。用数学知识对生活问题的实际运用。根据孩子们的情况,我设想在孩子们入住一周时间后给孩子们提出,针对如何科学安排时间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例如大家同时起床,整理被褥,同时洗漱,八个人两个洗漱台有的人在等待就是在浪费时间,晚自习的时间如何做好计划等等。总之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应重视课堂外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思考探究中这个过程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八项智能。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学生的智慧成长。

四、科学引导监督评价

在信息化环境下,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将会进一步转变。教师可以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引导,围绕教学任务,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加工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和领悟中华民族的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在孩子们听取了大思政课中的雷锋班长的演讲,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今后的住宿生活中如何做到集体住宿生活的团结互助的榜样力量。加强网络空间和线下空间的融合,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学生个人或小组以口头测试,活动报告,书面测验,课后访谈,课堂观察,课内为作业,小组互评,家长指导评价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跟踪评价。评价结果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进步点,注重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和提升空间,为后学个性化辅导提供有力依据,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质发展。借助多媒体网络和大数据信息等技术,教师将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指导。针对学生个性化评价也将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和及时反馈,为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教学实施提供有力依据

信息化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的掌握,转变角色确定新定位,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为教师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多元化的专业发展途径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信息化环境下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教育事业新发展。

 

[1]朴钟鹤. 教育的革命:韩国智能教育战略探析[j].2012,28,(4):87-91

[2]祝智庭,贺斌.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 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3]《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