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胡文军

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 755000

摘要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观念发展、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该阶段有效落实劳动教育可以在强健学生体魄的同时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并且帮助学生们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则可以为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明确指导,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本篇文章也将目光集中于此,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分析其构建要点,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相关院校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高中教育;学生发展

正文

宁夏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 NXJKG22154


在高中劳动教育中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体系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功能可以进一步提高高中劳动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培育出更多符合于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就现阶段来看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仍旧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不足,需要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在分析其优化对策和完善方案之前首先则需要了解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现存问题。

一、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现存问题

劳动教育对于高中学生的综合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劳动活动中学生的身体体魄会得到有效锻炼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劳动技能,并且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则可以为劳动教育指明方向,但是现阶段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问题是相对较多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上来看,目标设定不完善、不科学、将会直接影响评价体系构建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然而就现阶段来看,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设定不够完整,往往更加侧重于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没有关注到劳动教育的延展性和综合性特点,进而导致了学生的能力发展、素养发展、人格发展相对而言较为缓慢,劳动教育的综合教育价值并没有充分凸显出来[1]

其次,从评价内容的角度来分析,就现阶段来看高中劳动教育评价的内容是相对而言较为单一的,多数是以教师评价学生,这种单向评价则会导致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全面性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也会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年龄差异过大进而导致评价的有效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同时这也无法为劳动教育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提供帮助。

最后,劳动教育的评价主体是相对较少的,大多是围绕着教师和学生展开的,忽略了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等相应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评价对象上多以评价学生为主,而忽略了对教师的评价,这也会导致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被及时发觉,劳动教育可供优化和改善的空间相对较大。

二、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

1、完善评价体系构建目标

目标确定是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优化的基础和核心,这对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能否准确、客观且有效的评价劳动教育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评价体系构建目标确定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劳动教育课程标准以及高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评价目标设定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在课程标准中将高中劳动教育的教育内容划分为观念教育、技能教育、实践教育、安全教育、伦理教育、创新教育等不同板块内容,高中院校可以结合课程标准来对评价目标做出有效分析。一般而言,可以在评价目标确定的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则是技能教育和实践教育要点,回归劳动教育的本质和初衷,即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学生能否通过劳动教育学习新的劳动技巧,并且能够利用劳动技巧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确保劳动技能实用性的基础之上让劳动技能真正作用于学生生活,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助力[2]

其次,需要关注观念上的引导,紧抓观念教育、伦理教育、安全教育等相应的教育内容,推动劳动教育和智育教育、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评价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其思想观念是否受到了影响,学生经过劳动教育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能否尊重他人劳动,在劳动中是否还有较高的抵触情绪等等。通过评价体系的优化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观念引导功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最后,在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还需要将评价体系构建目标瞄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紧抓劳动创新教育等相应的教育内容,力求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推动劳动教育优化,进而让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其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问题发现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通过构建目标的完善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化和调整提供更多的指导,在此基础之上配合定性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提高评价质量和评价水平,更加直观真实的反馈劳动教育情况,及时的发现劳动教育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

2、丰富评价主体

丰富评价主体可以为劳动教育的现存问题分析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帮助,进而推动劳动教育改革,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提高劳动教育效果,在评价主体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紧抓以下几个要点做出优化和调整。

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引导者和指路人,对于教学效率、质量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教师作为授业传道者,对于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情况、人格发展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因此在评价主体确定的过程中仍旧需要以教师为主体和核心,对劳动教育进行评价和完善,但相较于传统的劳动教育评价,在评价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可以在任课教师的基础之上邀请其他教师步入课堂对劳动教育进行点评,从旁观者的视角为评价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提供更多助力。因此需要将任课教师之外的其他教师也纳入到评价主体当中[3]

其次,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和核心,课堂教学内容、目标、手段的确定和优化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学评价作为分析劳动教育存在欠缺和不足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劳动教育指明方向,在对其优化过程中也需要将学生也纳入到评价主体当中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从学生的维度来明确劳动教育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有效纠正问题。

再次,学生家长与学生接触时间相对较长,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也更能够清晰的感知学生的进步发展以及学生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对劳动教育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与家长的沟通渠道,收集更多家长的意见和看法。

最后,还可以邀请教育局以及相关教研人员等专业人士定期进行指导,走进课堂更好地分析劳动教育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以此为中心,通过丰富评价主体的方式,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来发现问题并及时的优化、解决问题[4]

3、优化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将会直接决定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而在评价内容确定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紧抓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针对于学生的评价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可以引入学生的自评、学生互评甚至收集学生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了解学生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收集到更全面完整的意见,明确自己在劳动技能掌握、劳动观念树立上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同时也通过评价内容的丰富与完善让教师更好的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出有效优化和调整,并及时发现评价体系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对劳动教育及评价体系作出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在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保障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和评价体系的有效性。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则是在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引入终结性评价,即就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点评,还是要引入过程性评价,即通过课堂观察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参与劳动中其习惯、方法、技巧、态度等方面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并且教师还需要就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人格发展情况等多个角度展开评价,优化评价指标,更好的保障评价的全面性和内容的完整性。

其次,劳动教育评价不仅需要面向学生,更需要面向教师,而在这个过程中,则需要发挥学生家长、学生以及其他教师的作用和影响力征集更多人的意见和看法,就教师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点评和分析。同时教师自己也需要对劳动教育进行点评,不断的反思自己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并找到优化路径和完善方案。以此为中心通过丰富评价内容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欠缺和不足,也让教师明确教学的优化方向,推动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发展[5]

结束语

在高中劳动教育中构建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推动劳动教育质量效能的提升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劳动教育的有效优化促进学生的体质提升、人格发展并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育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相关院校可以从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等多个维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更好的发挥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指导作用,推动高中劳动教育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佳. 构建评价体系 促进劳动素养提升 [J]. 读写算, 2024, (11): 134-136.

[2] 刚劲,令狐昌连. 中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及目标实现路径 [J]. 教育, 2024, (04): 62-64.

[3] 史宝玉,刘景军,张铭奇. 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及目标实现路径 [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 (12): 26-31.

[4] 闫瑞丰,纳日太. 构建立体评价体系,让劳动教育“活”起来 [J]. 教育家, 2023, (40): 48-49.

[5] 陶燕. 构建评价体系 推进劳动教育 [J]. 家教世界, 2023, (24): 39-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