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问题意识的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问题意识;项目化学习;小学;数学
正文
引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教学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项目化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将项目化学习模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
1.小学数学课堂中基于问题意识的项目化学习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能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引导,使其能够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自身数学水平。总之,项目化学习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其数学素养。然后,教师再将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示给学生,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予以解决。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项目化学习模式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1]。
2.基于问题意识的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
2.1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那么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在游戏中让学生将数学知识活学活用,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游戏环节:找出班里同学最大的、最小的、最大、最小的图形;然后将同学们分成两组,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能用较少的时间找出更多的图形。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用学过的图形面积知识进行计算,看哪一组能算得又快又准。通过游戏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为以后项目化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
2.2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多,学生在课堂上听的多,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堂就是一个不断讲新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非常枯燥,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上要能够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有学生不会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耐心地解答。教师要注意自己在教学中角色定位,不要把自己当成了课堂上最权威的人,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3]。
2.3利用数学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究机会和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位数除法应用题,然后要求学生计算出一位数除以几就能得到除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这种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又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探究。
2.4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对项目化学习内容进行探究,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例如,在学习《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时间与钟表上的时间相对照,让学生发现不同时间下钟表上显示出不同的数字。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实践活动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5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项目化学习的优势,通过设计一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的特征和长宽比,从而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长=(宽+高)×2。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画出来的长方形进行实际测量,测量完成后计算出长和宽,再与长方形面积公式相结合,最终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2。这样通过利用项目化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增强自身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4]。
2.6创设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在基于问题意识的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自主学习,以促进项目化学习顺利开展,进而获得预期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教师可创设“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他人的了解进行猜测。通过这种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项目化学习中。
同时,在基于问题意识的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在小组中划分不同的任务,每个小组都有相应的负责人。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所获得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不同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另外,教师可以将项目化学习和教学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今后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其综合素养不断提升[5]。
结语:综上,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有效的项目化学习方案。同时教师也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重视教学评价工作,不断完善评价机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开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基于问题意识开展项目化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恒.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3,(12):84-86.
[2]孔林炎.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3,(36):174-176.
[3]李自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项目化学习[J].现代教学,2023,(21):36-37.
[4]张万永.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5):14-16.
[5]杜吉娜.基于问题意识的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D].集美大学,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