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杨双双

河北沧县第三中学 061729

摘要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阶段的各学科教学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更好的优化教学成果,教师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灵活融入新课改理念,促使教学的质量水平稳步提升。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正文


教学实践表明,新课改能够让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得以转变,教师们的教学思路逐步优化,在具体实践的环节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们的引导功能。物理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中涉及到十分繁琐的知识体系和实验活动,为优化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必须要结合物理学科特征加以分析,在掌握其逻辑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引导对策,促使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进一步完善。

一、高中物理教学特点

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重视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要从客观视角加以分析,确保学生们更加清晰地掌握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验活动和理论内容的认识1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

初中物理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包含着众多实验活动。想要更好地优化学生学习成果,就要将实验以及理论教学密切结合,促使学生们在全面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强化自身学习技能,为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严谨的知识体系

相较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更加严谨,其中包含着概念以及定律等多项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需要他们在掌握基础理念和定律的基础上参与实践,以此才能提高实验水平和操作水平。

(三)知识应用广泛

物理知识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在生产以及生活等多个方面发挥出自身优势。要求学生们树立起正确认知,明确物理知识的实际价值,在充分展示自身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2

(四)知识更新迅速

物理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应的知识体系日臻完善,展示出较为明确的更新轨迹。要求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学习认知,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传统

在新课改背景下,应明确物理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物理是一门典型的理科类学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新课改背景下,应鼓励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始终是备受关注的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最终影响了教学进程,未能考虑学生的其他情况。

(二)忽视教学主体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仅看重传统理论的传授,未能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影响到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还有一些教师忽视对新课改的详细了解,未能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影响到与他们的互动及交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强化。

(三)教学模式单一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未能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以至于教育成效不尽人意。根据现阶段的情况分析,物理教学更加看重学生们逻辑思维的培养,但是由于传统理念和认知的存在,使得学生们的学习进展并不突出。特别是教师们沿用着单一的理论讲解模式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们无法参与到多元化实践活动中,最终影响到实验能力和综合技能的强化3

(四)学生认知不到位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优化学生们的学习成果,需要学生们充分展示自身的主体价值和主观能动性,以此才能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实验活动中,为自身综合技能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但是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学生们的主体性并不明显,特别是在参与各项活动时,教师们的引导不到位,使得学生们无法理解实践的意义,最终影响到学习成果。

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新课改发挥出一定的指导功能,对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为了更好地优化实践成果,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在全面了解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方案,让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更加完善,教师们的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一)转变教学理念

为了更好的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成果,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在积极运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让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密切结合,为学生们呈现出最优质的教学服务4。比如学习的电学这一章节时,教师应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提供参与实验的机会,使之更好地掌握电路断开和连接的要点,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相较于其他学科,高中物理更具抽象性,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必须要重视他们的实际情况,应在尊重他们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实践方案,让学生们真正的融入到特定环节,为自身学习成果的优化稳固根基。比如学习到力学这一章节时,教师应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提升学生们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让他们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鼓励其做到学以致用。为了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通过安排两位同学相对而立,让他们伸手去推对方,使其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力的作用。这种简单的实验能够提高学生认识,也能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使之充分展示自主学习能力。

(三)革新教学模式

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过程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完善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应采取合理化手段加以干预,确保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在新课改理念的支撑下,高中物理教学可以适当融入多元化技术,这对优化教学模式具有较大帮助。教师应积极运用科学化手段和合理举措,让教育教学进程得以推进,发挥出现代化教育模式的优势。教师可适当利用教学设备,比如微课和慕课等教学工具,在学习环节打造出微课堂,使学生们通过小视频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学习到超重与失重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设定出实验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考虑到实验中需要运用多种材料,可能还会涉及到危险物品,若是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将很难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演示实验的思路,让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得以优化5

(四)提高学生认识

学生在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应适当引导,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在摆脱恐惧心理的基础上主动探索物理知识趣味性,最终优化个人的学习成果。在学习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和适用条件时,应明确教学重点,对学生们适当引领,确保学生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时候灵活融入实际案例,总结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及公式表达。教师也可设置相应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具体的操作中,比如准备小车、滑轮、重物等器具,鼓励他们切身体验。可以在小车上放置不同质量的重物,通过滑轮系统施加相同的力,观察小车的加速度是否相同。在这样的环节,学生能够认识到相关的抽象知识,也能自觉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汽车加速和跳伞等常见现象,合理利用第二定律进行解释。

 

结语

高中物理知识相对抽象,对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有着严格要求,为了优化教育教学成果,需要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相应的实践环节,教师也要落实好必要的引导工作。通过本文的概述,制定出科学的实践方案,旨在让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完善,取得理想成绩。

 

参考文献

[1] 万小建. 与统一场景有效共生的物理教学策略——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加速度教学为例[J]. 物理教师, 2024, 45 (01): 9-12+16.

[2] 马朱林. 基于学习进阶发展层级模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波的形成为例[J]. 物理教师, 2023, 44 (12): 28-32.

[3] 朱蕾.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评《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 (11): 134.

[4] 李茹新, 陈晓陆, 皮永旺.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以有趣的硬币碰撞为例[J]. 物理教师, 2023, 44 (11): 29-32.

[5] 吴志山.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用发光二极管制作电源指示灯为例[J]. 物理教师, 2023, 44 (11): 57-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