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摘要
关键词
大学英语;文化意识
正文
文章首先阐述了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其次,从文化比较、文化经验、跨文化交流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目的与原则。本文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时也为广大师生在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引起更多学者的重视,推动跨文化的交流与了解。
1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1.1跨文化教育的定义
跨文化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对多种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与合作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与实践。它强调要打破国家和文化的界限,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并且倡导把文化因素融入到教育进程之中。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交流、合作与解决问题。
1.2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增强对英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文化意识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隐喻,进而对英语有更好的认识和使用。
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了解:文化认知可让学生学会尊重与了解各种文化,让他们更好地与各种文化人士进行沟通与协作,从而突破文化壁垒,推动跨文化的沟通与理解。
培养国际化眼光与国际竞争能力:在全球化趋势下,跨文化交流已经是一种常态,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加宽广的眼界和更高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加强文化自信:通过对他国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使他们对自身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加强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骄傲,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同与文化自觉。
2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
2.1无法营造母语文化环境
我们对汉语的了解依赖于我们所处的语言环境,不管是生活中的交际、购物、用餐、学习,都需要汉语,而随着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我们对汉语的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英语是一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语言,它是我们生存在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由于目前的英语教学仍然是以课本为主要内容,所以,大多数学生接触的是英语,但在讲英语的国家,并不全是文字,还有一些民族的语文,跟中国的语文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只学习英语标准,而没有接触过俚语,不了解英语在各地表达的差异,英语是难以灵活运用的。
2.2不重视情境创设
人的印象是三维的。以卓别林为例,我们不仅因为他扮演的卓别林而被人们记住,而且因为他穿着西装,戴着高帽,留着小胡子,拄着拐杖,以及那些让人记忆深刻的滑稽行为。要让学生对英语有一个立体的认知,就必须懂得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更好地使用英语。但是,当前许多教师还没有重视情境创设,或缺乏情境体验,难以让学生对情境的深刻认识。
2.3并未渗透多个领域及学科
语言是无处不在的,各类基本事务,学术研究,都离不开它的支持。语言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学科,一切知识、一切观念、一切技巧都要靠它来完成。现行英语教科书中,尽管也有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内容,但是,大部分教科书的重点还是放在“跨”文化上,而没有对它进行系统的梳理和优化。但是,当前英语教学的范围十分狭窄,特别是英语这一外语类的课程,如果不在这一点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渗透,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2.4缺乏就业导向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外语,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等方面的发展。这就是跨文化交流的重点,不应只局限于文化界限,更应包括行业与文化的差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忽略了“以就业为本”的渗透,导致了“知识”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3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和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与意识,让他们深入了解和尊重各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文化意识培养旨在训练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并能了解并处理因语言、非言语及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沟通障碍。透过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尊重,让学生走出固有的成见与成见,真正地了解并认同其它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与行为。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自身的文化认同,了解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对其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产生的影响,从而加深对其它文化的了解与适应。在进行文化意识培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多元原则:英语教学要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与理解。
经验原理:通过亲身经历与参与,使学生对其它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可采用文化活动,实地考察,文化交流等形式进行。
对比原则:通过对比两种语言中的共性与差异,加深对跨文化差异的认识与分析。
反思原则: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文化背景进行反思,并结合不同文化间的体验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识与发展。
4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方法
4.1多种文化进行比较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对比是培养文化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可以使学生了解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并为其提供借鉴。下面介绍了将文化对比应用到教学中的几种具体方法和步骤。
选择用于比较的不同文化。在教学材料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社团之间的文化作对比,如将中国与美国、东西方文化进行对比。
找出要对比的对象或方面。针对大学英语的研究内容或者与学生的专业相关的方面,选择语言,价值观,礼仪,教育,家庭结构等进行对比,通过对各种文化在这些领域中的异同,让学生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文化间的异同。
搜集有关资讯及资料。大学英语老师要准备有关比较话题的英语文章,图片,录像等资料。这些资料可以从课本,网络,文化交流机构等途径获得。
通过对比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英语课中,老师会安排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各种话题或话题的异同进行对比,并以英语进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老师也可以提供有关的背景知识和说明,让学生们明白比较结果的缘由和效果,比如,能够说明不同文化中的历史,地理,宗教,社会环境等是如何影响这种差异的。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思与归纳。运用英文撰写论文、报告或口头报告等方式,归纳出自己对对比研究成果的认识与体会,探讨中西方文化的长处与不足,并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处理与适应。
4.2增加学生的文化体验
通过讲解和演示各种文化的语言,习俗,艺术及传统,让同学们对异国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大学英语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英语文化的素材,例如影视、音乐、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让学生们在对这些资料进行鉴赏和理解的同时,也能通过观看影视、听音乐、阅读文学作品等方式,对其它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情绪表达有更深刻的认识。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与本地的留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在彼此的交流和交流中,学生们能对其它文化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价值观有更直观的认识,也可以通过网上交流、学生交换计划、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来进行。通过加入不同的文化经验,让孩子对不同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认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经验,是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4.3鼓励学生跨文化交流
在大学生中,要让学生主动地参加跨文化项目和活动,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跨文化交流项目、志愿者活动、文化交流组织等活动中,学生能够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工作、学习,进而对其它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英语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很多志愿机构都推出了国际义工计划,让学生能够在海外参与到社区建设、环保、教育等活动中,并与当地民众进行交流,让他们对当地的文化、价值观、社会问题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我们也鼓励同学们参加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换机构和国际学生团体。他们经常举办文化展览、国际晚会、语言交换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与不同文化的人士进行沟通与协作的机会,藉此提高他们对其它文化的认识,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及意识。运用网络工具,让同学有机会进行跨文化的沟通。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和不同国家的人进行语言和文化的交流,这样的网络文化交流还能扩大学生的眼界,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痛过亲身参与与互动,让同学们对异国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感受,并增进其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意识。这不但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推动多元文化与跨文化的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5结束语
英语是大学最基本的一门学科。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英语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训练。通过让学生比较各种文化,增加他们的文化体验,鼓励他们进行跨文化的交流,这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造就一个有竞争力的人才,才能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琳情.知教学论下渗透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的几点做法[J].中外交流, 2021, 028(002):1557-1558.
[2]周娅娟.借助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J].英语画刊:高级,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