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大概念;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正面临着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它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和深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深化学习体验,提升数学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知识传授片段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训练,导致学生只能获得零散的知识片段,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关联,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应用能力,也限制了他们数学素养的发展。
(二)学习体验表面化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只关注题目的答案和解题方法,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和体验[1]。他们只是机械地记忆和模仿,而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这种学习体验表面化的现象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对数学学科的深层次理解和兴趣,也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数学教学低质化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低质化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难以有效地传授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些因素导致数学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二、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意义
(一)完善系统化知识体系
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通过提炼单元中的大概念,明确教学路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2]。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形成深层次学习体验
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注重深度学习。通过构建整体教学框架和设计真实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三)构建高效化数学课堂
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构建高效化的数学课堂。通过整合单元内容目标和设计真实任务,教师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和连贯,减少无效的教学环节和时间浪费。同时,强化问题导向教学和培养解题能力也能够使学生更加专注和投入地参与课堂学习,充分思考、积极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深研课标提炼概念,引领教学方向
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炼出数学学科的大概念。这些大概念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统领性,能够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提炼大概念,教师可以明确教学方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
以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后,教师可以提炼出几个核心的大概念,这些大概念将作为整个学年数学教学的指导方向:
数的认识与运算:这一大概念涵盖了整数的认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四则运算。
空间与几何:主要涉及平面图形的基本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统计与概率: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二)整合单元内容目标,明确教学路径
在明确大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大概念将单元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板块或主题;其次,针对每个板块或主题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最后,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进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以“数的认识与运算”为例,教师可以将“万以上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等单元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以“数的认识与运算”为主线的整体教学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城市人口、图书数量等),引入万以上数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的概念。然后,在认识大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比较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实质。同时,结合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数的认识与运算的掌握。
(三)构建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真实任务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需要构建整体教学框架并设计真实任务。整体教学框架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3]。同时,设计真实任务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使他们能够高效完成任务。
以“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城市规划师”任务。在这个任务中,学生需要扮演城市规划师的角色,根据给定的城市人口数据(以万以上数表示),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住宅、商业等区域。在任务结束后,学生需要将自己的规划方案以报告或模型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解释其设计思路和数学应用。通过这个任务,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对万以上数的认识,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强化问题导向教学,培养解题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问题导向教学,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和方法。
以“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假设学生在一个商场购物,需要购买多种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是两位数,数量为三位数。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基础问题:学生需要计算每种商品的总价(即单价乘以数量)。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拓展问题:学生需要计算所有商品的总价。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将多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进行相加,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开放性问题:假设学生有一定的预算限制,他们应该如何选择商品以达到最优的购物效果?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进行决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不仅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革新,更是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探索。通过这一策略的实施,我们见证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从单一解题到综合应用的转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不仅需要深入理解并把握大概念,还需要巧妙地将这些概念融入到单元教学中,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荣其.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J]. 读写算, 2024, (17): 80-82.
[2]陈有昌.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 [J]. 华夏教师, 2023, (35): 91-93.
[3]李芳芳. 大概念:数学单元教学的导向 [J]. 名师在线, 2022, (35): 3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