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编创能力;培养
正文
引言:在中职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幼教行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以及表现出的个人素质,能够直接影响未来幼教行业的发展,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尝试采取更多的教育方式,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工作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在学习生涯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幼儿舞蹈是一门专业性相对较高的科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编创能力,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使学前教育专业获得更多发展。
一、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重要性
帮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高舞蹈编创能力,可以使其在未来面对幼儿教育时更加得心应手。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了让社会获得更多幼儿教学方面的人才。通过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能够充分满足幼儿学习舞蹈的基础需求。除此之外,通过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当前在评价幼儿教师的过程当中,各项考察指标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幼儿教师的优劣,其中舞蹈编创能力的培养指标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能够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发展,这也是幼儿未来获得更高能力的基础,是幼儿专业素养能够有所提升的保障[1] 。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安排失衡
目前仍有部分中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不科学,在安排具体学科的过程当中,有可能照抄专业舞蹈院校的课程要求,这也体现出了学校对幼儿教学的特点不重视,导致舞蹈编创课程很难发挥应有的价值。一般学校会设置很多不同的舞蹈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可以囊括很多关于舞蹈学习的知识,但是对幼儿专业的教学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在学习之后难以独自完成幼儿舞蹈编创的要求[2] 。
(二)实践学习不足
目前,我国舞蹈编创课程一般情况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之后再辅助相关的实践学习。可是因为受到课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教师为了尽量提高教学速度,将会在课堂上讲解过多的理论知识,并且压缩学生的实践时间。但事实上舞蹈编创需要辅以大量实践,因此如果在课堂上不给学生实践的时间,也有可能会导致学生能力提升面临瓶颈[3] 。
(三)教学方法落后
在进行舞蹈编创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多教师使用的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先进行示范之后再让学生模仿教师,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依赖性相对较高,会模仿教师的一系列动作,这也导致舞蹈编创失去了应有的创意。在之后完成幼儿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没有掌握熟练技能,从而导致教学任务失败。
(四)教材选编失调
目前有关于中职院校幼儿教学舞蹈编创的教材,大多都是根据专业舞蹈院校的教材进行改编的,但是这些教材所面对的,学生是一些专业舞蹈的学生,可是幼儿教学的学生并不具备此类学生的基础,所以在完成课程要求时难免显得力不从心。此类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偏差,因此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这也导致学生舞蹈编创能力难以提升。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互联网技术应用在理论学习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性,通过理论可以让实践工作更具规划性,因此,理论教学非常重要。但理论教学往往较为枯燥,学生大多不感兴趣,所以教师需将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融入于理论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进步。多媒体可以把生硬的理论文字逐渐变成动态的音频、视频以及图片,利用创设情境法,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提升教学效果。为了在舞蹈编创教学时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大势所趋。比如在进行舞蹈编创教学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知识点需要进行长篇累读的讲解,并且举很多的例子,这种理论课程较为枯燥,也导致学生难以投入较多的精力。如果可以使用多媒体,就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且迅速在网络上找到和本节课相关的资料,从而使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所带来的学习障碍,充分分析艺术家舞蹈表演内容,从而使其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 。
(二)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实践
舞蹈编创课程是非常专业的,但是很多学生的基础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进行编创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面临着较多的困难。教师需要转变较为落后的教学观念,让上课的内容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循序渐进的进行知识理论的讲解和实践的应用,从而使学生的编创能力有所提高。比如在进行组合动作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利用课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充分的找到其中的变化规律并掌握其中的内涵。再将一个舞蹈组合充分完成以后,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简单练习,将整个单元都学习之后再进行舞姿的变化。教师在进行期末考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增加一些编创内容,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树立起自信心[5] 。
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让更多的学生对幼儿舞蹈产生深入的了解。幼儿专业的学生对舞蹈的了解相对较为浅显,大多都是根据理论知识所获得的,所以在理解的过程当中难免产生问题。有一些学生所编创的舞蹈并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状态,或者是在编创的过程当中融入了较多成人因素,很多幼儿工作者因为缺乏对于幼儿的体验,所以在作品当中也难以形成能够引起幼儿共鸣的内容。但是当前是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幼儿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充分分析幼儿的特点,并且将幼儿的生活状态改变成舞蹈。从而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兴趣,让舞蹈的编创工作更加成功。
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欣赏一些比较优秀的节目。当前我国有着非常优秀的幼儿舞蹈节目,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专业的学生共同观看这些歌舞类的节目,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习前人的经验,不断的积累并且开阔自身的眼界,锻炼自己的思维,欣赏更多更加优秀的幼儿舞蹈节目,从而提高自身的编创能力。比如每到六一儿童节,我国的电视台就会播放很多少儿节目,这些少儿节目当中不乏舞蹈大赛等优秀的节目,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观看这些节目,并且让大家进行深入思考,如果自己是编导,应该怎样对幼儿舞蹈进行编创。
(三)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前教育的学生已具备基础的舞蹈知识,有些学生基础较为牢固,也拥有一定的舞蹈实践能力,可是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想要让学生熟练利用舞蹈进行编创,仍有提升空间。因此教师需要反复的训练学生,并带领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激活学生的乐趣。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规避难点所导致的不良影响。为使学生在进行舞蹈编创的过程当中更具有自信心,教师还需鼓励学生,使学生可以在编创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于幼儿舞蹈编创工作当中,以实践提升自身的能力。
(四)重视理论基础教学
在进行中职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拥有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基础教学更加重视,让更多的学生在进行舞蹈编创的过程当中借鉴多种舞蹈类型,并且要集多种类型于一体,从而让艺术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当然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能够严守底线,无论是内容,形式等各方面都要充分的符合幼儿审美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的兴趣所在,要能够让幼儿的能力以及各项需求都得到进一步适应。比如在将新年好作为幼儿舞蹈编创主题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需要对舞蹈的内涵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并且选择一些幼儿比较喜爱的舞蹈元素。融入于幼儿的舞蹈动作当中,让舞蹈更加能够吸引幼儿,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幼儿舞蹈的具体形式以及相关的类型选择和主题相互更加契合的元素,在舞蹈编创当中让舞蹈更加具有独特性以及针对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充分的了解幼儿舞蹈以及体育,文学等相关学科之间存在的联系,并且对其中的元素要有所借鉴,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让舞蹈的丰富性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不难发现在进行中职学前教育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对理论教学要有所重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幼儿舞蹈编创的规律是什么,为之后的舞蹈编创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五)重视舞蹈能力训练
教师如果想要更加充分的帮助学生培养舞蹈编创能力,只是进行纸上谈兵,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还需要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当中对舞蹈能力训练工作有所强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利用视频观摩等多种不同的方法,打牢基本功。当然教师还需要带领幼儿更加熟练的掌握与舞蹈相关的技巧,并且充分的领悟在舞蹈教学过程当中的精髓。以此为基础,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进行舞蹈动作练习的过程当中,尽量加入自己比较独特的个性想法以及相关的创意,从而使作品更具有灵魂,让幼儿舞蹈编创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在将燃烧的蔬菜作为主题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共同进行视频观摩,对舞蹈动作逐帧进行分析。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进行练习,并且对学生的基本功要反复训练。再次,教师在带领学生熟练的掌握了一些基本动作之后,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使学生之间进行深入交流,从而对舞蹈动作的相关思路进行总结,弥补在舞蹈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就是鼓励学生在目前有的动作上融入独属于自己的想法以及创意,并且改编舞蹈。学生通过改编舞蹈能够更加深入的摸索与舞蹈编创相关的方法,并且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技巧,从而促使舞蹈编创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六)重视幼儿身心发展
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师,所以这些学生需要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身心发展的具体特点,进行舞蹈编创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对学生有所鼓励,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阅读和幼儿身心发展有关的材料以及书籍。对幼儿也要进行深入的观察,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比如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时可以记录幼儿观察笔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幼儿学习,睡眠以及生活等相关的习惯。并且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之后,再以此为基础进行舞蹈编创,把这些比较精彩的瞬间都能够通过舞蹈的形式进行表现,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所表现出的差异,以舞蹈为载体促进幼儿获得健康成长。
(七)重视舞蹈佳作鉴赏
在中职院校当中,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为创作能力较为薄弱,因此需要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学习以及积累,才能够充分的了解舞蹈编创的基础技巧,并且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所以教师对舞蹈鉴赏教学更需要有所重视,要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提高感知力。比如教师可以把儿童舞蹈大赛的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进行整合,带领学生共同观摩,从而了解舞蹈编创的优势及特点,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在视频当中存在的创作思路以及舞台布景和动作特征等多个不同的维度,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摸索出舞蹈编创的重要思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帮助幼儿提高舞蹈编创能力,是幼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技能。所以在进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对舞蹈教学有所重视。要按照当前教学所表现出的实际情况,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编创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前教育学生获得更多发展,并使其幼儿舞蹈编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凯英.基于幼儿舞蹈即兴编创能力培养的中职幼教舞蹈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 2024(6):85-87.
[2] 冯志玲.中职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舞蹈编创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39(4):94-96.
[3] 刘一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培养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J].幸福:月末, 2023(4):0043-0045.
[4] 万祖波.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方法探究[J].戏剧之家, 2023(33):118-120.
[5] 谢枚珍.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对学生传统舞蹈编创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 202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