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教学
正文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校本课程教学策略的优化,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核心素养,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1. 核心素养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1 核心素养的定义与内涵
核心素养,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培养和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国家未来公民素质的基础。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政治认同是指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以及政治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前提。科学精神则强调学生应具备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法治意识是指学生应当理解和尊重法律,具备依法行事的能力和意识,这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公共参与则是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时代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1.3 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应用体现在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辩论、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现状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要求,但仍存在与时代发展脱节的现象。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占据主导地位,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结合不够紧密,使得课程内容显得抽象和难以理解,影响了教学效果。
2.2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
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多以单向传授为主,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表达观点和质疑问题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2.3 教学资源与环境的配置
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与环境配置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一方面,优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材、网络平台等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限制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学环境如教室设施、图书馆资源等在不同学校间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质量。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资源和培训机会不足,也制约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3.校本课程在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与意义
3.1校本课程的个性化教学促进核心素养的深入理解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根植于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其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通过个性化教学,校本课程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设计出更为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素养。例如,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和思考,从而对诸如批判性思维、公民意识等核心素养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3.2校本课程的实践活动提升核心素养的实际应用能力
校本课程的另一大特色是其强调实践活动的开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模拟选举、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际应用能力。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核心素养如社会责任、法治意识等付诸实践的平台。在实践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学会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种从实践中学习的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得核心素养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转化为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的实际技能。
4.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4.1情境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策略是一种强调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教学的方法,它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环境和场景,使学生能够在接近实际的条件下学习和应用知识。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情境教学策略的运用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情境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这些情境可以是历史事件的再现、社会问题的探讨、政治决策的模拟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其次,情境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在情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参与者。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亲身体验和实践思想政治理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2案例分析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教学策略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这种策略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案例分析教学策略时,教师首先需要精心挑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这些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案例的选择应涵盖不同的社会现象、历史事件或政治问题,以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接下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这包括让学生识别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并预测不同解决方案的后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互动讨论教学策略
互动讨论教学策略是一种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这一策略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首先,互动讨论教学策略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讨论主题,确保这些主题与课程目标紧密相关,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当提前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引导性问题,以便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次,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和理解不同的观点。
5.实施策略的评估与优化建议
5.1教学效果的评估方法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学效果的评估是确保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评估方法应当全面、科学,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重视其思维能力、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首先,可以通过定期的书面测试来评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2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培训
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教师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培训应着重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使其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理解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其次,培训应包括教学方法的更新,如引入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再次,教师需要学习如何设计与实施校本课程,确保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
5.3教学资源的持续优化
为了支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教学资源的持续优化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材内容的更新应与时俱进,反映最新的社会发展和理论研究成果,确保学生接触到的是最新鲜、最有价值的信息。其次,应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辅助材料,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库和模拟软件,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的学生。此外,学校应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如邀请行业专家进校讲座,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实践经验。
结语:本研究通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教学策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还能有效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青.“家国情怀”走进高校思政教育探析——基于中国药科大学三大课堂培养视角[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1-2.
[2]范忠永.家国情怀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分析[J].文教资料,2018(3):1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