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多元价值及实践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林湘颖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新加花园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具备多元化价值和意义,在此过程中,幼儿园需要对劳动教育方法、过程进行把关,引进多元化的劳动教育项目,带动幼儿进行高品质学习探究。在此期间,幼儿园需要引进仿真虚拟实验,开展劳动理论教育;同时也应当结合当地优势资源开展劳动实践,并组织常态化的劳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本文对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多元化价值以及实践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幼儿园;劳动教育;多元价值;实践策略

正文


引言:现阶段,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对劳动教育细节和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以幼儿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对幼儿园劳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调控,带动幼儿参与常态化劳动学习,提高劳动教育水平。

一、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多元价值分析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具体来说,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如整理玩具浇花擦桌子,使幼儿能够提高劳动乐趣和成就感,以此来培养其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劳动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还可以培养其手眼协调能力,独立生活做好准备在劳动教育过程,教师可以锻炼其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劳动教育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成功喜悦和失败挫折,从而培养其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最关键劳动教育还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幼儿园通过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且在相关活动中增进友谊和团结,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总体来说,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具备多元化的价值,老师应当对劳动教育方法进行严格把关,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

二、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引进仿真虚拟实验,开展劳动理论教育

现阶段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可以引进仿真虚拟实验来带领幼儿参与理论学习传统的劳动理论教育较为枯燥乏味,同时大部分幼儿的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对劳动理论理解认知不全面。此时,教师应当结合仿真虚拟实验来开展劳动理论说教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突破思想认知局限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引进具备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实验软件平台确保平台的内容与幼儿园劳动教育目标紧密贴合且覆盖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每个阶段的劳动学习目标的内容,并结合虚拟系统打造特定的劳动场景,如家庭农场工厂,在虚拟场景中,鼓励幼儿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幼儿可以在虚拟系统中自主探索尝试创新,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后续教师也应当在引进仿真虚拟实验的同时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补充讲解,通过示范示例实践带动幼儿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

例如,幼儿园选择一款名为“小小劳动者”的仿真虚拟实验软件,这款软件专门为幼儿设计,内容涵盖了家庭、农场、工厂等多个劳动场景,并且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家庭”场景中,幼儿可以模拟打扫房间、整理床铺等家务活动;在“农场”场景中,可以模拟种植作物、喂养动物等农业劳动;在“工厂”场景中,模拟操作机器、组装产品等工业劳动。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了“小小劳动者”系列教学计划。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例如,在小班阶段,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如学习自己吃饭、穿脱衣物等。教师会引导幼儿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这些活动,并通过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利用“小小劳动者”软件,幼儿园创设了多个虚拟劳动场景,这些场景高度还原了真实的劳动环境,让幼儿仿佛置身于其中。例如,在“农场”场景中,幼儿可以看到金黄的麦田、忙碌的收割机和勤劳的农民。他们可以操作虚拟的收割机来收割麦子,感受农业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在“家庭”场景中,幼儿可以点击虚拟的扫帚来打扫房间,软件会模拟出扫帚扫过地面的声音和效果,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真实感。此外,老师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补充,例如,在幼儿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后,教师会组织他们进行实际操作,可以在教室里模拟打扫房间、整理玩具等活动,将虚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二)引进当地优势资源,开展劳动实践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引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当地资源,对教育活动进行拓展延伸。为此,幼儿园需要对当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当地自然环境、社会资源、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幼儿参与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项目,串接幼儿园的劳动理论教育、智慧劳动教育,帮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需组织幼儿参与劳动实践探索,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需要在教育环节,丰富教育形式和方法,使其做到知信行合一。幼儿园需要与当地的社会组织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幼儿参与实践探究。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引进主题式的劳动教育项目,使教育水平和效率得到提升。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带领幼儿进行反思总结,延伸实践活动中的主题意义,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思维和劳动意识。

例如,某幼儿园为了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引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策略。为此,幼儿教师结合当地资源,对教育活动进行拓展延伸,旨在帮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幼儿园组织教师对当地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走访了周边的农田、果园、手工艺作坊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等,了解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资源和文化遗产。经过筛选,他们选择了适合幼儿参与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项目,如农田的种植活动、果园的采摘体验、手工艺作坊的传统手工艺制作等。紧接着,幼儿园将劳动理论教育与智慧劳动教育相结合,通过组织幼儿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例如,在种植活动中,教师向幼儿介绍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然后引导幼儿亲手种植蔬菜或水果,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过程和成果。后续,幼儿教师积极组织幼儿参与劳动实践探索,他们分组带领幼儿到农田、果园等地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们亲手种植、浇水、除草、采摘等,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其学会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引进常态化的劳动教育,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引进常态化的教育项目,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此过程中,幼儿园需要设计专门的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到日常教育计划中,相关课程包含简单家务劳动、园艺活动、手工制作以及对区域卫生的维护管理等。老师需要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同时也需要在幼儿日常生活学习的各个区间、时间节点来开展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能够以常态化的形式实施下去。为了激发幼儿参与常态化劳动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幼儿参与劳动探究,结合积分制度,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兑换小礼品,以此来激发幼儿参与劳动学习的意愿。久而久之能够培养幼儿的终身劳动意识和思维品质。在该环节,幼儿园也需要与家庭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家庭作为劳动教育的关键场所,家长与幼儿老师需达成共识,引导家长在家庭中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劳动机会;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幼儿在家庭中的劳动状况反馈给幼儿园,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并指导幼儿学习。因此,幼儿园需要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立足点,组织丰富的劳动活动项目,带领幼儿在学习期间突破个人的认知局限,培养其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其终身劳动思维发展。

例如,上述幼儿园在日常教育计划中增设了“劳动小能手”课程,每周安排一次。课程内容包含简单家务劳动(如叠被子、擦桌子)、园艺活动(如种植花草、浇水施肥)、手工制作(如制作纸飞机、剪纸)以及对区域卫生的维护管理(如扫地、擦窗户)等。在一次园艺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们亲手种植了向日葵种子,并教会他们如何浇水、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孩子们积极参与,乐在其中。除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外,该幼儿园还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午餐时间,教师会引导幼儿们参与分发餐具、整理餐桌等劳动;在户外活动时,教师会组织幼儿们一起清理操场、摆放运动器材。并且每当放学前,教师会组织一次区域卫生大清洁活动,让幼儿们分工合作,共同维护幼儿园的环境卫生。为了激发幼儿参与常态化劳动学习的积极性,该幼儿园设立了“劳动之星”奖励机制,每次劳动活动结束后,教师会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当积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幼儿可以兑换小礼品或参加特别活动。该幼儿园认识到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教师向家长发放了劳动教育宣传资料,引导家长在家中也为幼儿提供劳动机会。同时,家长也将幼儿在家的劳动情况反馈给幼儿园,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并指导幼儿学习。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幼儿园劳动教育期间,幼儿教师应当对教育细节内容和方法进行严格把关动态调控,需结合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带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持续增强并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使教育活动能够提质增效,使在学习期间取得长远进步,提高劳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莉.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多元价值及策略分析[J].今天, 2023(1):0226-0227.

[2]胡雅.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探析[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7):2.

[3]王静.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2021.DOI:10.12229/j.issn.1672-5719.2021.04.041.

[4]鲍燕飞.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多元价值及实践策略[J].爱人, 2022(10):0175-0177.

[5]赵珊珊.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实践探究[J].家庭.育儿, 2021(2):122-1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