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胡涛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表明,大单元教学有助于落实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应积极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教学目标,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并有效完善教学评价。


关键词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初中语文教育不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思维能力、审美情感、文化认同等方面。因此,研究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将相关的学习内容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教学方式。通过将单元内的课文、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创设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目标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还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此外,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研究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初中生。

一、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落实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单元为载体,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合作探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调、分享,有助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有助于落实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

二、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一)积极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

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教学中,积极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关键策略。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将单元内的课文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首先,教师可以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将五篇课文内容进行串联。例如,第五单元的主题可能是“中国的文化遗产”,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国石拱桥》中了解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从《苏州园林》中领略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内涵,从《蝉》中探索自然与生命的奥秘,从《梦回繁华》中感受古代都市的繁华景象。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可以对中国文化遗产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到单元内课文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比如,在文本形式上,《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可能是说明文,而《蝉》和《梦回繁华》可能是散文或小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文体的特点,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在内容上,这些课文可能都涉及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描述,但具体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提高他们的文本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积极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审美情感和文化认同,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科学设置大单元教学目标

为了科学地设置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考虑以下方面。首先,教师可以明确知识和技能目标。对于这五篇课文来说,教师可以希望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同时,教师也可以期望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把握文中的情感和主题,发展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设定思维和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分析和判断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文中的描述中找出作者的意图,并根据文中的线索推测故事的结局。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价值和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这些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教师可以希望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感,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综上所述,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明确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通过科学地设置大单元教学目标,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灵活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

灵活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这些活动应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例如,在教授《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教授《苏州园林》时,学生可以扮演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魅力。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造性强的教学活动,如写作、绘画、制作演示文稿等。例如,在教授《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蝉的生命周期和生态意义的短文。在教授《梦回繁华》时,学生可以尝试绘制一幅描绘繁华场景的画作。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如实地考察、采访、研究项目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去参观一些石拱桥或园林,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所学知识。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采访,采访一些了解蝉或繁华场景的人,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经历。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综上所述,灵活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应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通过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有效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

为了有效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口头报告、写作练习等形式的评价。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仅局限于他们的考试成绩。其次,教师可以设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主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而终结性评价则是在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注重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运用。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评价自己的学习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他们互相评估和学习,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养成的全面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要关注他们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方面的表现,以及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的发展。

三、总结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积极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教学目标、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和有效完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映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究[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04):58-59.

[2]钱仁宝.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学术刊),2024,(01):48-49.

[3]周金珠.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对策[J].亚太教育,2023,(18):72-75.

[4]伏秋洁.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J].汉字文化,2023,(14):126-128.

[5]陈家尧,刘静,韩一嘉,刘蜀黔.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专题(笔谈)[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04):110-1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