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周晶

保定市徐水区遂城镇广门小学(河北省)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间的关系。通过随机抽取全国五个城市的30所小学,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并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方式调查。结果发现,班主任的人性化管理、尊重学生、公正公平的处理问题与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指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过于注重纪律,封闭性和权威性强的班级管理方式则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具有负相关关系。此外,班主任的情绪管理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及班级建设活动的安排与执行,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倡导小学班主任采取人性化、开放式的班级管理政策,丰富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小学班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学生心理健康

正文


引言

教育的基础设施是班级,班级如何管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素质,尤其是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与其学业成绩、行为表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是当前教育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情感、智力等多元素质发展的关键期,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研究都指出,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和管理风格,可以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爱的教育原则,对学生进行公正公平的对待,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及其特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当仁不让的班主任角色在这一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探知并理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及其特点显得尤为重要。本章将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进行概述,阐述其班级管理的主要特点,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以期为我国小学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2]

需要了解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班主任一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并进行情感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性[3]。班主任还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包括出勤、纪律、学术表现和各项活动的参与,以确保班级的整体和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此基础上,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主要反映出以下特点。具有人性化的管理特点。班主任不仅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而且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强调理解、接纳和鼓励学生。具有多元化的方法特点。班主任可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学习等多种手段,使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具有互动参与的特点。班主任需要和学生以及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4]。如,部分班主任过于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发展,这可能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过于强调权威,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主权,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其产生恐惧或厌恶,有损学生心理健康。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改良和优化既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的研究应更深入地研究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寻找更好的解决之道,以期推进我国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5]

2、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是关键的一步。通过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评估,可以检测出潜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评估的方式主要包括心理测量、行为观察和访谈等。这些评估方案不仅可以零距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判断心理障碍的程度和性质,为后期的心理干预指明方向。

2.2 对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类因素的分析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学习压力、亲子关系、教师的指导方式等。通过系统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其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学习压力、亲子关系和教师的指导方式的影响尤为明显。学习压力过大,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良的亲子关系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使其产生自卑心理;教师的指导方式不当,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价值观的形成。

2.3 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与此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能够通过正确的班级管理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他们的应对压力的能力,培育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全发展。如果班主任的管理方式过于严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压力感和恐惧感,导致其自我封闭,对外界产生逃避。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如果班主任能够采取一种和谐、开放、包容的管理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创新,这将有助于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班主任需要有深入的心理学知识,掌握现代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学会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充分利用心理学原理,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帮助其健康成长。

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3.1 从人性化管理、尊重学生、公正公平处理问题等方面探讨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是以尊重学生的权益、需求和差异为基本原则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听取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公正公平处理问题,使得学生在自由和秩序、自我和共识之间找到平衡。人性化的班级管理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圆满人格发展,满足学生的自尊、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从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3.2 探讨纪律压力、封闭性和权威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的个性化、社会化进程初级阶段,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过多的纪律压力、封闭性和权威性,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压抑感和无力感,酿成心理问题[9]。适度的纪律压力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尽管封闭性管理有其一定的优点,但是如果过度,可能会抑制 孩子的创新思维。严格的权威性可能会抑制学生的自我表达。

3.3 小学班主任情绪管理、有效沟通和班级建设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管理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至关重要。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班主任的复杂豁达,无尽的关心和敏感。班主任应具有平和的情绪、舒缓的语言和友好的态度,这有助于建立安全、宽松、愉快的班级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样,有效的沟通与小学生保持良好关系的关键位置。沟通应当注重学生的反馈,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并响应他们的需要,以获取他们的信任和尊重。班级建设活动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于此,让学生在辅导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满足社交需求,有效防止学生出现孤独感、自卑感等心理问题。

4、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优化建议

4.1 推广人性化、开放式的班级管理政策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他们的潜能,是班主任必须牢记的原则。推广人性化、开放式的班级管理政策,是对这种理念的具体实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热情与引导,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规则与纪律。人性化的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典型化处理问题,适应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使他们感受到学校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开放式的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保持开放沟通,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情况,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对于这样的管理方式,班主任需要强大的沟通能力和理解力。尤其对学生来说,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表达真正的自我,是提高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一步。

4.2 班主任提升情绪管理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优秀的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他们需要能够理解并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保持冷静,并以积极的态度影响学生。他们需要使用适当的沟通方式与学生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情绪管理和有效沟通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班主任可以通过参加培训、阅读相关材料,或者向专家咨询等方式,来提高这些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和发展良好的沟通技巧,能使班主任更好地应对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

4.3 增加和丰富班级活动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班级活动是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生活、提升情绪,以及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适时的、有趣的班级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班主任应该增加和丰富班级活动,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吸引他们的参与。在增加和丰富班级活动时,班主任需要将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纳入考虑,设计出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且有实际教育意义的活动。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逐渐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并乐在其中。本研究发现,尊重小学生、公平处理问题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好处。但是,如果班主任过于注重纪律,对权力有过高要求,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班主任的情绪管理能力、有效的说话方式和对班级活动的安排,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小学班主任采用更人性化、开放的班级管理方式,并丰富班级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我们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还需要在未来进一步研究农村学校和家庭背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薛晖.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21,(01).

[2]朱洪芬.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生·家长·社会,2021,(02).

[3]肖芳.小学班主任如何关爱学生心理健康[J].环球慈善,2019,0(11).

[4]刘乃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好日子,2022,(15).

[5]吴海燕.班主任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