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学课堂”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计慧敏

浙江省杭州市留下小学,浙江 杭州 310024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使得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法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而“立学课堂”的观念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可以推动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创新思维。从这个角度看,“立学课堂”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思考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采用“立学课堂”的理念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下文就围绕“立学课堂”理想的小学数学教学展开论述,希望可以为教育者们带来不同的教学灵感。


关键词

立学课堂;小学数学;意义;对策

正文


一、引言

以学生为中心的“立学课堂”理念指的是通过激发同学们动性、自主参与意识和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数学素养。利用“立学课堂”理念,教师可以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育过程中,唤醒孩子们的求知欲,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及其处理问题技能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主动“立学课堂”理念教学意义对对策展开探究

二、“立学课堂”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意义

(一)有于强化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目标是培育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及强化其创新思维,实际上创新思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所以作为教育的引领者,小学数学教师围绕“立学课堂”理念,能够鼓励同学们勇于探索知识、敢于创新、自主提问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小学生能够保持探究精神,自主展开探索,这样自然可以真正提升他们的学习创新能力,所以“立学课堂”理念是增进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有实现自主学习

由于过去“灌输式”授课模式的影响,一些学生可能会对课程的兴趣不足,以及缺乏对学习的自主性。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再加上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并未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立学课堂”理念下,教师可以运用兴趣激发的策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使他们理解学习数学课程的价值,增强自主性的认知,实现自主学习。

(三)有于顺应课程改革

传统课堂存有一个显著的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在传统的授课活动中教师一直都在课堂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而随着“立学课堂”理念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负责引领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更关键的任务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就可以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的,在授课过程中全面强化学生的主体位置,并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立学课堂”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对策

(一)设置实践任务创建“立学课堂”

通过实践任务项目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探究数学知识,这是创建小学数学“立学课堂”的有效举措实际上由于数学的逻辑和抽象性较高,并且需要学生做大量的运算,因此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可能会感到疲惫,这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成效产生影响。所以,为了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教师围绕“立学课堂”理念设置一些需要自主完成的实践任务项目来引导学生转变学生的消极学习状态,让他们在课堂上发挥主体效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又能确保他们的积极性与能动性[1]。例如,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条形统计图”这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本节课的目标和学生的爱好,通过有趣的实践任务项目来呈现本节课知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主统计自己家中一年的用电、用水情况,然后绘制成为条形统计图,这样的实践任务项目可以升学生对统计学的理解,并掌握本课的核心内容。这类实践任务项目不会过度消耗学生的精力而是会使他们能够在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这对于全面进步和成长极其有益。

(二)激发学生兴趣,打造“立学课堂”

小学时期数学教育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造“立学课堂”的核心要素,这样不只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效,也能在无形中塑造他们对数学的乐观态度。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学习环境设计,唤醒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其中,体验到数学课程内容的实际意义。比如,教师授课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与城市建设相关的生活化数学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城市规划中的道路建设、公园面积分配等问题[2]。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生活场景中积极思考,继而激发兴趣,使之更积极地开展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数学课程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把抽象的数学理念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数学的实际运用,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同学们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有趣的数学问题,比如数学游戏和数学谜题,这样也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详细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数学谜题比赛,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解答问题,从而在竞争中锻炼数学思维。这样的比赛能够刺激学生的竞争精神,使得学习过程更富有乐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问题解决技

(三)设置认知冲突,构建“立学课堂”

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全面水平,需要深入理解“立学课堂”理念,然后围绕课本内容引发同学们的认知冲突,这样可以从多个方面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确保他们学习活动中可以自主探索与思考[3]。换个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更具实践性和探索性的活动,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方法来设置认知冲突同时教师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我看法,积极挑战别人的立场。例如,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期间,教师可以在课桌上摆放1cm和5cm的小正方体,然后激励同学们思考如何用这些小正方体组建一个大的长方体,让学生说出有几种摆放方式,探讨不同的摆放方式是否会导致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改变。在此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同学们更多的思考空间,鼓励他们尝试各种摆放方法,并且仔细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联接下来,当不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遭遇认知冲突时,教师需要马上指他们对知识的关键点有更深了解,这样不只是增进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自我驱动力。

(四)开展合作交流,建立“立学课堂”

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需要建立在求知欲之上,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将课堂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数学课程内容具体而言,为了建立“立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同学们能够自主探究问题,自我探究学习,并在协作过程中提升处理实际问题的技实际上数学教育也包含实践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需要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严谨性,并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化解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并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来扩大思维范围,使同学们自主探究过程中强化数学素养,锻炼自我能力[4]例如,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面积”这一课期间,需要让同学们理解面积的含义与公式,并能够通过公式精确地计算出图形的面积。在此次课程里,为了提升学生的空间推理技及处理现实问题的技巧,教师可以把他们划分到多个小组,每一6名同学构成,组员专注于研究面积的概念,两名组员则负责阐述面积公式的含义,剩下名组员以实际问题为例来探索面积公式的具体应用。最后,小组内的组员自行梳理相关问题并呈现结果,并由教师进行修正和指导,使同学们能够自主独立思考面积的课程内容再比如,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角的度量”这一课期间,如果想要让学生理解并准确地操作量角器,以及精准地测量并记录角度,教师则可以展示一个角度,同时鼓励大家以小组形式合作测量,以此来初步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技接下来,教师需要绘制两个不同的角度,并指引各组对比这两个角度的大小,每组指派一名同学上台示范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最后出两个角度的数值,促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积极思考和学习复杂的数学知识。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立学课堂”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班级同学置于学习的核心位置,使他们成为自主探索和协作交流的主体,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素养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围绕“立学课堂”理念,持续改进教学对策和方法,以提升教学品质和学习成果,这对于小学生将会大有裨益,所以上文就对这部分内容作出了探讨,以供大家借鉴

参考文献:

[1]赵海燕. “立学”课堂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 文理导航 2023(30): 40-42.

[2]严婷. “立学课堂”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微项目导学探索[J]. 学苑教育 2023(13): 12-13.

[3]刘媛. “立”德树人“学”有所成——浅析立学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践行[J]. 数学教学通讯 2021(31): 31-32.

[4]黄锋. 缔造“立学”课堂蕴育核心素养——基于“立学”课堂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路径浅探[J]. 小学时代 2020(33): 61-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