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新课程标准;实践
正文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能力、思维与认知正初步发展,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发挥各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基础。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也是连接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阅读贯穿语文教学全过程,而传统的阅读多以单篇课文为主,让学生就一篇文章进行系统化学习,了解基础知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模式无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分析,也无法使学生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主题或结构,影响着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单元整体教学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基于单元主题将各篇文章相互连接,能让学生同时阅读多篇文本并进行综合性解析,有利于强化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单元整体教学,其重点强调一个词,那便是“整体性”,无论是基于单元主题的多篇文章的知识点与结构,还是单元与单元之间、不同学科之间,教师都应当把握好整体性。在这一前提条件下,教师需要做好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明确以及每一个整体单元内单课教学目标的清楚把握,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深入,从而实现整体性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发展、探究实践,以一系列的连贯性的、整体性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结构是每一位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注意到的一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有条不紊地实施,以及学生能否进行针对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单元整体教学,在优化教学结构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教学模式重点强调整体性和系统化,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能将一些分散的课文和知识点重新组织起来,并在统一的单元主题下有逻辑性、有层次性地实施,从而形成完整的教学结构,让学生在大体的单元框架下自主学习,在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探索,从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主要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服务。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应用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会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会设计一系列的、连贯性的学习活动,如阅读、续写、口语表达等,以此培养学生多元化能力,不断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质量;教师还会借助单元整体教学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价值,让学生在整体性的学习活动中感受不同作品背后的情感内涵和价值意蕴,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思考,这能使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树立正确的观念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分析教材内容,明确单元主题
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分析与设计。第一个环节是“单元主题的明确”,至关重要,是后期单元整体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基石,单元主题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以及是否具有价值参考,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单元教学活动的整体深度。为了保证单元主题的具体性、引导性和价值性,教师要进行单元整体解读,解读好教科书,是真正使用好教科书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需领会编写的理念,把握教材编写的体系,读好大单元、建构单元蓝图,全方位理清单元内不同板块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通透地理解每一篇文本。
本文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课文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全面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通过单元导读部分的四句话,可以得知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与“四大名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单元主要由四篇课文、习作活动以及“快乐读书吧”构成。其中,四篇课文分别是《草船借箭》《景阳冈》《石猴出世》以及《红楼春趣》,不同的课文讲述了不同的故事,意在于让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浓厚兴趣。虽然教师对“四大名著”相对熟悉,但要指导五年级的学生进行整体阅读还存在一定难度,既考验教师的教学素养,还考验教师的阅读素养。结合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将“四大名著的文学魅力”作为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旨在让学生进行综合性阅读,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培养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拓宽其知识视野。
(二)基于单元主题,设计单元目标
在分析完单元主题后,教师则需要为学生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方向,同时也是保证单元整体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清晰完整且具有实践性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在完成一系列阅读任务后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在这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目标的设计者,需要做好对单元主题的深层次分析,结合单元主题以及单元内的编排内容细致思考,设计出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以便学生在后期更好地完成。
基于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主要内容,结合“四大名著的文学魅力”的单元教学主题,教师可先在课前对单篇文章进行深层次解读,基于单元语文要素分析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而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除了《草船借箭》之外,其他三篇课文均是原著节选,所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有些字词句理解起来有着一定难度。基于这一内容,教师可先为学生设计初级的基础知识单元教学目标,如“整理本单元内不同课文的生字新词,对于课文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积累进行猜测。”根据本单元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草船借箭》讲述了诸葛亮略施小计向曹操“借箭”的故事;《景阳冈》则讲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猴王出世》叙述了石猴变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则讲述了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结合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自主阅读单元课文,阐述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人体感知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除了以“知识与技能”为教学目标之外,还应当注重学生“价值观”“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所以,可以将单元教学目标设置为“阅读多篇文本,感受原著与现代文之间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兴趣,激发学生文化意识。”“将单元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三)围绕单元目标,丰富单元任务
教师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设计好单元目标后,还需要结合目标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单元学习,任务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学生综合性能力,提高单元整体教学质量。
仍然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为例,结合该单元的主要内容,围绕上述所说的三个教学目标,教师则可以依次为学生们设计多元化的单元整体学习任务。结合基础学习目标,为了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学会猜测课文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字词句,我来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将本单元的重点生字新词以及难以理解的句子写在摘抄本上,并结合阅读,猜测那些难以理解的句子。结合第二个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单元课文,全方位阐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整体形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容。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设置为“古典名著,我来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在阅读完毕后,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出四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清晰准确地呈现不同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用简短的话总结故事的发生内容。设计这一任务,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共同探究中完成任务,理解课文内容。而根据第三个教学目标,教师则可以让各小组投票说出最喜欢的名著,为他们提供与之相关的现代文,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整理出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文之间的差异性和二者的特点,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化魅力;教师还可以让各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最喜欢的名著情节,在原著的基础上创编台词、剧情,淋漓尽致地呈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形象,以及故事情节,最后由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共同评价,了解学生以及各小组在单元整体学习中的具体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需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明晰各个环节的要点,基于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认知精心设计各个环节,为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纷呈的单元整体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学到知识,实现能力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