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延安文化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
关键词
“一带一路”;延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正文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行业是重要支柱型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地方珍贵文化与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延安旅游资源为一种全新的特色旅游模式,其融合了政治、教育、文化、旅游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一带一路”战略被提出与成功出台后,其以帮助地区走出封锁与利益藩篱为己任,促进资源的分配效果有效提升,从而扩大区域的合作范围。这是继西部大开发以后取得的另外一次宏大且利好的政策。丝绸之路施行后,很多地区都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不仅传承了珍贵的延安文化,而且充分保护与利用了延安旅游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及延安文化全面且健康地发展。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
简单来说,“一带一路”即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当代经济意义上,二者形成新型发展区,代表着丝绸之路的新型经济带。第一个经济带的起点为中国,穿越多个国家,东侧为亚太经济活跃区,西侧为欧洲经济发达区。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港口城市串联在一起,既能在海上互通以及增进港口城市贸易合作,又能对周围的一个国家地区发挥辐射作用,总体而言,其作为世界共赢和文化经济共同目标,给国家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提供有效的交流平台。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延安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一)协同发展原则
旅游产业具有劳动密集、产业关联很强的一类服务行业,受“一带一路”战略与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该全面秉承协同发展原则,与周围地区加强合作与交流,产生一种聚集、竞争、分工、制度等全面协同的效应,助力旅游资源平台的有效建设,对地区旅游业的特色资源全面开发与利用。
(二)个性化原则
身为新时代的旅游产业,应该充分融合经济和地区文化,尤其是延安文化,延安是一个拥有13年革命历史的地区,对其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求和地区民族文化充分结合,由此展现出民族特色。同时加强研究和开发延安旅游文化,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助力延安旅游业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前进。以游客为主,促进民族特色文化步入国际层面,如此,才能对各族特色文化高度注重前提下,吸收世界各个国家的优秀文明和珍贵资源。
(三)持续发展原则
“一带一路”虽是国家沿途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各类影响因素的干扰下,没有深入开发出地区潜在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开发生态化旅游环境以及自然景观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与困难。因此开发延安文化旅游资源期间,始终都要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将资源开发和保护置于同等高度,才能实现延安文化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避免旅游资源被破坏。有关部门需要从具体情况方面入手,相互之间也要积极配合做好工作,从诸多渠道建设基础设施与积极开发延安文化的旅游资源,在此过程当中,还要做好一系列的规划与保护工作,使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满足延安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发展目标。
(四)开放化原则
旅游产业属于开放化及外向化的一个产业,如同生活中开放的窗户一般。通过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的知名度,将旅游产业特殊的对外交流功能发挥出来,增进国际经济文化的合作交流。通过对外开放面的不断拓展,做好国内与国外资金留言、先进技术、专业人才、丰富管理经验的积极引进,促进旅游业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使其步入国际层面。
二、延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延安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如今,相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会遇到很多障碍。具体如下:一是开发与利用方法不先进,部分旅游业打着延安文化下的旅游标签,将其悬挂于各大景区及纪念馆的显眼处,没有进一步深挖与开发形式创新,使其难以有效开发与利用。二是旅游产业的配套设施不强,使游客旅游时,餐饮、交通或是住宿等诸多方面都遇到了极大不便,导致游客得不到良好的旅游体验。三是旅游景区缺乏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不仅增加了游客投诉率,而且降低了旅游体验。以上阐述的均为需要改善之处,只有问题得到改善,才能实现延安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延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路径
(一)深度开掘文化内涵
延安乃革命发祥地,革命历史及革命文化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可谓是内涵与价值相当重要。回首延安13年的辉煌历程发现,存在很多原生态精神。如“愚公移山精神、广泛动员、组织民众、教育人民”等一些延安精神,坚持站在民众的角度,全身心地为民提供服务。旅游行业也是为人民提供服务的一大产业,所以将其融入旅游行业之中,并对延安文化深入开掘,有利于旅游业文化底蕴不断增加基础上,助力产业持续发展。不管是陆上丝绸之路或是海上丝绸之路哪一个经济带,都充满了醇厚历史文化与悠久内涵,通过对延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一带一路”背景下,将延安文化特色与历史发展背景结合起来,开发属于自己的特色旅游资源,以创意性产品,结合延安文化和创意性产品开发,促进延安文化旅游产品全面发展。
(二)丰富延安文化旅游产品
首先,丰富延安非遗旅游资源。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是当今世界上拥有数量最多的一个国家。非遗旅游资源的丰富化及多元化发展,有利于给地区旅游业提供坚实的后盾。从旅游产业的政策层面看,在旅游产业中融合非遗资源,无疑是将其放在了一定高度上,以此释放出非遗旅游产品的活力与发展潜力。从市场层面来说,非遗旅游产品正在从政府输血向自身造血的方面转化,多产业融合与跨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需求层面来说,在人们如今的生活中,非遗旅游资源已经变成深受喜欢与充满内涵的文化产品。随着非遗文化与旅游市场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非遗旅游市场将会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次,延安文化辨识度。延安最具延安旅游特色的就是延安红街,充满了地区特色。如何发展延安旅游业与开发延安旅游资源并充分利用,要求从宣传延安精神、讲好延安故事、体现延安旅游资源等方面入手,保证寓教于游基础上,实现延安文化辨识度的持续提高。
(三)提高延安旅游配套服务水平
“一带一路”战略下,以旅游产业为先头兵,相关设施的建设需要紧随其后,政府部门需要完善建设电网、食宿、交通等基础设施,减少旅途时间,使交通系统的打造更立体,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伴随人们生活质量不断上升,对旅游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往旅游景点的服务方式与游客如今的要求早已不再相符,提出一套有效的配套服务与良好观光环境,已然变成游客首要思考的内容。所以提高延安旅游配套服务质量,完善旅游环境已是摆在旅游业面前的热点话题。首先,交通配套服务的完善提高。对于旅游业而言,交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良好的交通配套服务,才能为游客带来良好的观光体验。如何完善旅游环境,应该从公共交通网的不断优化入手,帮助人们交通安全性与舒适性提高。而且,对发布的交通信息进行加强管理,如有拥堵与事故情况,应该提前发布预警信号,使游客获得良好出行体验与服务质量。其次,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游客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观看更大景点,如果服务质量不佳,势必会对游客满意度与选择景点的意愿造成影响。如何实现旅游配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理,使其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对于景区的厕所、餐饮区、休憩区等基础设施应该按地区特色进行修建,使游客获得良好服务与旅游体验。最后,环境强化保护与管理。近年来,旅游行业持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减少这个问题的发生率,要求从环境加强保护与管理入手。为确保旅游配套服务水平的提高,要求对旅游环境加强保护与管理。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针对景区环境建设相应的管理与保护制度,对于环境的破坏行为与污染行为加强监管,为景点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提供有效保护,从而使游客获得良好旅游体验。
(四)拓展筹资路径实现顺利开发
“一带一路”背景下,延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难度很大,主要原因包括资金回笼速度缓慢、周期很长等,若是仍在依靠国家与地区政府部门投资,维持开发旅游资源根本不切实际。各个地区需要增加政府部门的投入规模基础上,我们还要从扩大融资、投资路径入手,提升投资环境,积极进入国内外的资本当中,还要从商业层面与社会层面引进资金,给“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发延安旅游资源提供有效且广阔投资平台,助力延安旅游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
结语:
总之,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推广,延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与利用前景。但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地区与国家互通有无,应该从掌握地区的发展形势与特征入手,将其旅游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营造更丰富及充满特色的旅游资源与产品,才能为延安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毕丽芳.“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大理,丽江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33(4):5-7.
[2]杨阳.“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协作机制研究-基于在鄂尔多斯地区的田野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7(10):4-8.
[3]赵思琪,周静.“一带一路”背景下延安旅游资源开发路径探讨[J].旅游纵览, 2022(18):108-110.
[4]陈明明,耿飚.“一带一路”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重庆市川剧旅游开发与利用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 2021(13):37-39.
[5]香嘉豪,张河清,王蕾营.“一带一路”背景下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南粤古驿道为例[J].当代经济, 2018(17):2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