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策略阐述
摘要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布置策略;
正文
引言:小学语文的单元作业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小学生们对于语文的课后单元作业很排斥,单元作业过多,作业的形式单一等等,学生们更喜欢较课后的自主学习。在双减政策实施以后,优化小学语文单元的作业也成为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这过程中存在了许多的障碍。语文教师们要不断的优化语文的单元作业,要在保证学生没有作业负担的同时,还要保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尊重孩子们主体的地位。本篇文章,简述了在双减的政策下,在小学语文的单元作业设计中发展现状以及建议。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发展现状分析
1、课业和数量较多
虽当前处在素质教育阶段但大部分教师及家长仍旧重视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教师私自违反素质教育规定,为学生安排大量课业内容。家长让学生假期时间被补习课程占据,课业数量较多导致学生缺少个人时间,无法满足个人特长发展需求,长期封闭的学习环境会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
2、课业中存在质量问题
教师无视学生当前发展需求,完全从个人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寻求自我突破,教师围绕语文教学主题进行课业内容的布置,部分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无法及时根据教师安排的课业任务展开自我探讨,学生在课业完成过程中信心逐渐下降,无法及时获取正确有效的答案,导致部分学生存在课业质量问题,不利于教师后期工作的开展。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策略
1、合理规划作业形式
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笔者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做语文作业时感觉做作业时压力大,学习负担沉重,一方面跟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是对某些语文知识进行反复抄写的作业,或者作业难度大,学生感觉自己是被赶鸭子上架,在被强迫的状态下不得不完成作业有关。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跟语文作业的形式不合理有关系。如教师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抄写生字生词多少多少遍,学生只看一遍就了解了生字生词的含义和写法,但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得不以单调重复的抄写活动来完成任务。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处在较低的活跃状态,一心只想尽快写完,而根本就不动脑思考,这样学生必然感觉做作业枯燥乏味、单调没意思,从而使得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而另外,如果教师为语文学科基础尚不牢固,写作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布置一些严格规定字数的命题作文,如让学生尝试写《祖国啊母亲》、《我为国旗添光彩》等需要价值判断和抒情表达的作文。学生没有相应的价值判断力,也不具有相关情感,必然觉得无话可说,这样情况下学生为完成作业,就不得不虚构伪造情节,拼凑字数,而根本就不考虑作业的质量和语文知识技能的合理运用问题,这也会使得学生感觉到很大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所以,教师要避免以单一重复的抄写,和难度超出小学生语文能力的作业布置形式安排课后作业,这样才能通过合理地设计作业内容,有效实现为小学生减负减压的目的。
2、设计开放性作业,综合作业形式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一味地设计书面作业,难免就是一些让学生抄写的作业,很难更好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而在教育改革下,"双减"政策的推出势必需要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多花费一些心思,但真正做到减量增质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作业设计,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的主体性展现。那么在"双减"背景下,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多元化的学习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作业当中,并高效完成作业。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更加主动,自然要比被动要求作业完成质量更高。而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联系,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综合学习能力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而更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春望》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让学生在网上搜集作者杜甫的生平事迹以及创作的其他诗词等,并了解作者其他作品的题材,借助其爱国诗词代表作《蜀相》还可以对学生开展爱国的德育教育。
3、增强语文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热情
为了实现"双减"政策下的一减,老师布置的作业肯定要有趣,让学生乐意去完成,主动去完成,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是快乐的,这样学生的压力就减小了。增强小学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写作业时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怎样去提高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当然是老师应该去布置一些内容丰富,独特新颖的作业,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布置,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除此之外,小学生在做作业时可能也有表现欲,希望老师或者家长可以夸奖他们,并且小学生爱玩好动,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两个特点设计出符合他们的有趣味性的作业,从而提高小学生做作业的效率,进而改善教学效果。
例如,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老师要带领学生们上一节复习课,这时老师就可以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比如"词语接龙"的游戏,既可以让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逐渐积累学生的知识量,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完成作业,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写作业的压力。
4、贴近生活实际,优化作业内容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面对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容,单纯的依靠阅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全部内容,自然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教师如果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作业内容,更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作业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校园内找声音,有的学生在草丛里找到了声音,有的学生在树下找到了树叶落下的声音等等,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将自己发现的声音用语言大胆的表达出来。学生在完成该作业内容之后,对课文中的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也会产生深刻的理解,可以更好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这样的作业内容学生往往都是非常感兴趣的,自然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的作业布置不能单一化,也不能太过随意,只有多月和丰富的内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思维的培养。当下双减的背景下,教师想要进行一个优质的作业布置,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需要考虑到语文教学的内容以及实际运用,同时也需要多元化,才能让孩子们在作业中成长,并完成提高综合素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小平."双减"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4):3.
[2]王晶晶卢姣燕金雅.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上旬,2022(6):0153-0155.
[3]朱媛.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J].新作文:教研,202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