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幼儿自然观察智力的有效培养方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云霞

昆山市巴城中心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311

摘要

观察力是幼儿获取身边事物信息、发现事物之间联系的基础,对于提高幼儿想象力以及发展幼儿的思维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从小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和观察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当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幼儿;自然观察智力

正文


前言:幼儿是指学龄前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是幼儿重要的特征之一,他们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同时,幼儿时期也是幼儿思维发展以及学习行动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此培养幼儿的自然观察能力是幼儿时期的重要培养目标。

1. 幼儿的自然观察智力

幼儿自然观察智力,就是幼儿运用感官,运用认知能力,对周围自然环境及其现象,规律进行观察,认识。幼儿期是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指导幼儿自然观察能促进幼儿对自然界产生好奇心,探索性思维及科学概念。发展幼儿自然观察智力对幼儿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与家长可引导孩子参加各种自然活动,观察植物,动物,天气等自然现象并做简单的实验与探究,从而促进孩子自然观察智力的培养。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幼儿认识与了解自然世界,又能发展其观察力,分析力以及解决问题等。与此同时,发展幼儿自然观察智力还有利于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的重视与兴趣,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习惯。所以,幼儿教育中要注意指导幼儿开展多样化,有目的的自然观察活动以全面提升其自然观察智力。

2.培养幼儿自然观察智力的具体措施

2.1提供丰富的自然体验

在开发幼儿观察智力时,安排幼儿到动植物园,自然历史博物馆及植物园去游览,有助于幼儿对各种自然现象的切身感受与观察。这种经历有利于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知识、激发幼儿学习自然的情趣。动植物园给幼儿一个与多种动物及植物亲密接触的机会,能使幼儿通过观察动植物的长相,行为习性及生态环境等情况,加强生物多样性知识。还能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科学知识,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自然历史博物馆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地球历史,动植物演化,古生物和矿物。展出的化石,岩石及地质标本等均可引发幼儿好奇心,并激发其探索自然界神奇之处。植物园在给幼儿带来多种植物视觉冲击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幼儿对于植物的好奇心。它能使幼儿感受植物生长变化,观察各种植物形态特征等,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保护环境意识有很大帮助。从整体上看,幼儿在丰富感官体验的过程中,能够透过这些多样的自然体验来扩展对于自然的理解,发展出对于自然界的爱好,促使其主动关心环境,形成保护意识。

2.2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引导幼儿质疑,是发展幼儿观察力,思考能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鼓励幼儿在观察环境中提出问题,如问“多大的植物?”等、“这鸟儿是干什么的?”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求答案。提问能启发幼儿更加深刻地认识周围的环境,并能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接受信息与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还可以培养幼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或家长可在幼儿发问之后,协助幼儿共同寻求答案或指导幼儿行动解决问题。幼儿在这样的交往中,既能不断地累积知识,又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能力。所以引导孩子们质疑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推动孩子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踏上探索自然之旅。

2.3提供观察工具,让幼儿更好的探索世界

提供观察工具,有助于幼儿更加细致地观察、探究身边的自然环境并从自然环境中寻找到新颖的东西。放大镜,望远镜,小型显微镜这些观察工具能使幼儿对各种自然物体进行近距离地观察,并在不同视角,不同尺度下对周围世界进行观察。放大镜有助于幼儿对小型植物,昆虫及其他细微生物与物体进行观察,使幼儿对自然界多样性与复杂性有更加细致的认识。望远镜则能使幼儿看到远处的风景,如鸟类和树木,使幼儿对自然环境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而小型显微镜能使幼儿看到微观世界如细胞和微生物,引起幼儿对微观世界的好奇。过供这些观察工具的使用,孩子们就能在主动探究中学到知识,还能发展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师或者家长要指导幼儿恰当地运用这些观察工具,鼓励幼儿去观察,质疑和寻求解答。这样既有利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又能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与好奇心。

2.4组织自然故事会

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方面,举办自然故事会,可通过讲、读与自然相关的故事书籍来引导孩子用心灵去观察,从中学到与自然界相关的东西。孩子们通过故事会能深刻地认识自然界的秘密,并激发他们热爱自然、好奇自然的情感。故事这一传统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孩子们在聆听故事时,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与丰富的想象来更好的体会自然界的奇妙与奇妙。同时故事也能带领幼儿细心观察身边自然环境,发展其对自然界敏感及观察力。故事会上,教师或家长可选择植物,动物,季节等自然主题故事书籍与合适的图片资料相结合,给幼儿提供更加全面的了解。通过自然故事会的开展,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既能接触到自然知识又能体会到和自然界之间的亲密关系。与此同时,孩子们还能通过探讨与交流,在故事中学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养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对生活的尊重之心。最后,这类活动会对幼儿全面成长、健康发展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2.5提供艺术创作机会

培养幼儿的自然观察智力时,提供艺术创造的机会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并且有助于他们把所观察的东西变成视觉,触觉等方面的经验。在这种创造活动中,幼儿可以运用颜料,纸张,黏土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材料,表现自己眼中的自然世界。在绘画中,他们可以描绘森林、花草、昆虫等自然景物,通过手工制作,他们可以模拟动物、植物的形态,也可以制作以自然为主题的装饰品和工艺品。这类活动既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又能发展儿童的审美能力、手工技能。艺术创作同时又是情感宣泄的手段,在绘画,手工制作中,儿童能够把热爱自然,崇敬好奇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又能体现他们对于自然世界特有的认识与情感。这一创作过程不仅有助于幼儿对自然界的认知与了解,而且还是培养幼儿关爱自然、关心自然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艺术创作机会的提供既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又能使幼儿享受到亲近自然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所以艺术创作应是儿童学习自然知识和表达情感不可缺少的一环。

2.6开展小型科学实验

带着幼儿进行小型科学实验,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组织孩子们做一些浅显的科学实验如种子发芽,水循环等等,能帮助孩子们认识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以及通过实践观察来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种子萌发实验能使幼儿切身感受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通过观察不同环境中种子萌发的状况,使其认识到植物生长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如水与阳光等,这类实验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孩子对自然界的好奇与求知。水循环实验能使幼儿对水分的蒸发,凝结及降水过程有一个直观的感知,进而了解水循环基本原理。通过这类实验,孩子们能学会用科学工具去观察、去记录,还能发展孩子们跨学科地综合认识自然界的能力,并促使孩子们养成科学的系统思维。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实践观察,儿童能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质疑精神,实验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等,进而提升其科学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科学实验还是亲近自然的一种途径,能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感情,鼓励幼儿用更主动的态度来认识和探究周围的自然现象。所以,进行小型科学实验对幼儿综合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加深幼儿对自然规律的理解,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科学、爱好科学的情感。

总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可以真正的自己动手参与,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体验的快乐。同时,也要带领幼儿走向大自然,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的提升幼儿的自然观察智力,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白秀英. 幼儿自然观察智力的培养策略 [J]. 教育观察,2021(4):26-28.

[2] 张金兰. 自然观察智力及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培养[J]. 基础教育论坛,2019(22):66-67. 

[3] 苟继梅. 自然观察智力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培养研究[J]. 新智慧,2021(10):127-128.

[4] 肖素芳. 自然观察智力及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培养[J]. 文渊(小学版),2021(10):21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