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正文
引言
近年来,土木工程的施工品质已经成为相关企业和建设行业十分关注的内容。作为对施工品质有着直接影响的混凝土技术,同时也是土木工程建设的关键。目前,各个建筑施工单位都将混凝土技术当作重点来看待,期望能够充分保障建筑物的整体施工品质。故而,只有对该项技术进行不断优化,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才能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变得更加科学。由此可知,强化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是建筑行业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
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要点
1.1制备技术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型施工材料,与传统的单一化工材料有着很大的差异,需要根据土木工程的施工需求,进行严格制备才能使用,因此混凝土制备技术是一项非常基础且关键的施工技术。影响混凝土制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各材料的配合比及制备流程。混凝土制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各材料的配比,根据规范的制备流程进行操作,尤其需要注意凝胶合剂、水泥及砂石等材料的使用,防止因操作不当或配比不严格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影响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进行砂石配置时,要对相关材料进行搅拌,搅拌前要反复测量材料中砂石的含量,确保数据精准,保证砂石配比符合施工要求标准。混凝土制备之前,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各基础材料的质量,按照施工质量要求进行基础材料的采购,保障材料规格、性能等满足施工要求。
1.2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技术
确定混凝土配比之后,施工单位需要有序开展混凝土搅拌工作,施工人员需要根据配比组分各类材料,严格控制配比误差。通常需要控制集料添加量误差在-2%至2%范围内,此外,要严格控制施工用水和水泥材料,以及外加剂使用量在-1%至1%范围内。待施工单位确定具体添加量之后,需要有序加入各种材料,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搅拌的力度和时间,冬季要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在3min以内,其他季节需要搅拌2min左右。完成混凝土搅拌工作,施工单位需要向施工现场运输混凝土。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要保持输送管线的顺直性,如果因为特殊因素需要转弯管线,需要保证弯度的平缓性,向下倾斜管道,并在弯曲部分加固处理接头。在管线中不能进入空气,否则可能会引发堵塞问题。在泵送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利用水泥砂浆润滑处理泵管的内壁,在泵送初期,要低速运输混凝土,确定各项工作正常之后逐渐提高转速,保证混凝土泵送过程正常。如果在管线中混入空气,需要采取反泵处理措施,在料斗中吸回混凝土,清除空气之后再继续泵送。施工单位需要保证泵送过程的连续性,如果发生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超过了45min,需要及时清理管内混凝土。
1.3钢筋搭接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分配施工材料,优化钢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钢筋搭接技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施工成本,在钢筋搭接过程中选择使用普通钢筋,但是,这些钢筋不利于调整大小,加大了箍筋施工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产生钢筋过密的问题,不利于保证钢筋搭接质量。因此,在钢筋搭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钢筋。当前,机械连接和焊接是常用的钢筋搭接方式,有利于保证钢筋搭接质量,同时,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1.4浇筑技术
浇筑技术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对于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施工人员要熟练掌握混凝土浇筑技术,掌握浇筑技术要点,比如:混凝土浇筑所需设备、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及浇筑注意事项等,要准确掌握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施工中,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前,要对混凝土浇筑模板、钢筋型号及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模板和钢筋符合施工标准,再进行混凝土浇筑。要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逐层浇筑,要在第一层还没有完全干透的情况下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确保每一层混凝土都能够完全贴合。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要对模板进行再次检查,观察模板的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标准。
1.5混凝土养护技术
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养护工作,以此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为了优化养护效果,施工单位需要综合分析施工环境,明确施工现场的湿度和温度等参数,提高养护工程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同时,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材料种类确定养护时间,如针对硅酸盐水泥需要维持养护时间在一周以上,不同部位的养护时间具有较大差异,如地下室底层的养护时间要超过三周。施工单位通过勘察施工环境,可以选择优质的养护措施,减少整体施工成本。若采用自然养护的方法,施工单位需要结合环境温度落实洒水处理措施,并且确定养护时间,可以根据天气变化确定养护措施。例如,在养护横向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可以覆盖苇席等物品,养护竖向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喷、洒水的方式。夏季温度较高时,施工单位需要进行隔热处理,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
2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控对策
2.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整体上来看,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状况与置办人员的能力素养、经验和专业性有着不小的关联。所以,改善原材料的选择状况,就需要不断增强采购置办部门相关人员的总体素质和专业性以及能力,而且也要完善监督管理工作,在原材料的采购置办、管理等流程中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确立专门的采购部门、保障整个采购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进行严格规范的监督,以防各种渎职行为的出现。而且还应该建立规范的奖惩机制,对未遵守相关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罚。最终从源头上保障材料的质量,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2.2按照工序组织混凝土浇筑施工
施工企业务必遵照工序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具体而言,在浇筑前,作业人员应仔细检查模板,明确模板的位置和规格,确保模板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以推动整体工程作业的有序开展。模板施工后,作业人员要仔细核对模板的位置及标高等重要信息,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并且做好预埋管施工验收,从而优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对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进行合理安置和管理,派专人负责,以保障施工现场的环境秩序,避免浪费材料,保证材料质量。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妥善安置,定期进行设备检修与保养,避免施工设备出现故障,给施工造成安全隐患,影响施工质量和效果。要加强各方面的管理,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要确保相关制度和技术的有效落实,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施工要求和流程,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保障施工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2.4提升作业人员的技能素养
混凝土作业人员是技术运用的一线人员,其个人技能素养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技术运用成效,所以,人为因素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相关企业应积极提高作业人员的技能素养,并且随机巡查施工现场,加大处罚力度,同时注重返工处理,防范由于作业人员的技术素养问题而干扰到技术运用。
3结语
结合以上内容,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选择、使用,对于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能更好促进建筑发展,提升工程的质量,需要相关人员严格选择和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做好混凝土材料配比、振捣、铺筑、摊铺、养护、运输管理等工作,多管齐下,从而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左岩岩,牛田新,张幼鹤.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居业,2021(8).
[2]李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8).
[3]陆胜锋.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5).
[4]贾广鑫.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