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发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姜俊荣

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实验学校 山东滨州 256808

摘要

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关键阶段,而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导致其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这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激发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本文对激发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有效方法

正文


前言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而言,小学数学是十分重要的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因此导致了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如何激发这一群体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1)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性,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2)增强自信心:当学困生感受到学习成果,他们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有利于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3)提高学习效率:兴趣使然,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专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4)促进全面发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术成绩,还能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学困生通常对数学抱有消极的态度,他们认为数学难以理解、不有趣、没有实际应用。因此,为了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互动学习环境,将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例如,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和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此外,为了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可以利用电子教具和互联网资源来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通过与动画、音频或视频互动,更加生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学习应用程序,为学困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三、激发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使用趣味教学法

1.游戏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往往过于单调枯燥,容易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的动力。而游戏化教学则通过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有趣的游戏形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设计数学题目的闯关游戏,让学困生在游戏中解决数学问题,并通过积分的方式进行奖励,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学拼图、数学竞赛等方式来进行游戏化教学,提高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游戏化教学,学困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游戏化教学还可以通过引入竞争元素来激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是人类天生的驱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设置小组竞赛或个人竞赛,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数学难题,争取获得最佳成绩或奖励。这样的竞争环境能够让学困生感受到与他人的比拼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故事教学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嵌入故事情节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或者让学生编写自己的数学故事,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故事教学,学生能够与数学产生情感上的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此外,故事教学还能够帮助学困生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以故事形式呈现数学概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他们可以看到数学知识是如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一个关于购物的故事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计算折扣、找零等实际的数学技能。通过这种实际情景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提供实践机会

1.实际情境模拟

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实际情境模拟,学生可以亲自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在学习“平移”时,可以组织一个实际情境模拟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平移的概念,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有意义。因此,通过提供实践机会,特别是实际情境模拟,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相结合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往往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与学生兴趣相关的数学问题或活动。例如,如果学生对运动感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运动和物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等。通过将数学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可以使学习更加有意义和实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实地考察

通过带领学生亲身参观与数学相关的地方,如数学实验室、科技馆等,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且亲自参与到具体的数学实践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还能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实地考察也能够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刺激,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因此,通过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此外,实地考察还可以让学困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和实际运用。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学困生可以亲身观察和参与不同的数学应用场景,例如测量和计算建筑物的面积、体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学困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并且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鼓励团队合作

1.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困生可以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解决数学问题,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小组合作中,学困生可以得到同伴的帮助和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从而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此外,小组合作还可以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与同学们一起探索和发现数学的乐趣,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在小组合作中,学困生还可以通过分享和交流的方式,获得来自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思路。这有助于拓宽学困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和交流,学困生可以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从而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此外,通过共同努力解决数学问题,学困生可以体验到团队合作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激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实际的运用和体验,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扮演数学问题中的角色,例如数学家、工程师或者商人等,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数学的实际运用,激发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角色扮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和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习效果。因此,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激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动力,角色扮演还能够帮助学困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数学概念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例如,当学生扮演数学家时,他们可以思考和讨论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家的思维方式以及数学领域的应用等,这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的深刻认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积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实际上,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振国.如何激起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咨询),2021(09):138-140.

[2]赵小荣.如何激起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1(02):33-34.

[3]赵明兰.如何激起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读写算,2020(18):116.


...


阅读全文